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活在天宝十四年 > 第二百三十六章 空印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9章 空印案

朝廷近来为了科举的事而变得越发忙碌。

有的人负责出卷,有的人奉旨去准备考场,但一场全国性的考试还得照顾到其他方面的细节,所以大部分人现在都忙的脚不沾地。

当程元振抱着一叠奏疏走进大殿里的时候,颜季明正在出试卷。

“放这儿吧。”

“是。”

程元振把东西放下后,笑道:“陛下您已经半日未进水米了,虽说是为了国事操劳,但也终究是得爱惜龙体才是。”

“行啊。”

颜季明头也不抬地说:“你去御厨,让他们随便做点端过来就好。”

程元振赶忙答应一声,颜季明放下笔后长舒一口气,看着殿外打了个哈欠。

对这次科举他也算是上了心,后面几科的卷子,全都是他来出。

但对于农桑一道,估计也没多少精通耕织的读书人,所以这次的题目更多还是偏向于策论,比如说国家为何要重农抑商,或者是列举土地兼并的危害之类的题目。

第一届科举,主要还是试点,以及让天下人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学习,颜季明不指望第一届就能选出什么经天纬地的大才来。

人们也如他所料的那样,开始主动接触这些学科,但民间对此的非议之声则是越来越大。

先前就有朝臣就河北免税三年之事提出异议,实际上也代表了不少人的共识:

陛下出身河北,所以对河北就格外偏爱,犹如李唐和关中一般。

而且,河北的寒士居早就开始教授这些东西,里面的学子就算没法学的更深,但至少对其是有了解的。

至少在落笔的时候,对于大部分题目也能写个似是而非的答案出来。

这不公平。

没人敢站出来这般明着说,天子的狠辣早就让朝堂为之震慑,何况也不过是一届科举,不至于让大家奋不顾身地跳出来。

而且这次科举的招收人数和范围都是空前庞大,据传,下一届科举甚至有兵科,与武举划分开来,专门在军中考试,选拔有才能的将士。

而与前朝那几十个名额、甚至名额一个没有的科举相比,这无疑是给出了更多机会。

程元振端来了“简单”的午膳。

一列宫女都跟在他身后,每个人手里都端着菜。

看颜季明皱起眉头,他连忙道:“奴路上碰见了李贵妃娘娘,是她吩咐要多送些来的,奴不敢不从。”

颜季明叹了口气,示意他把饭菜都放过来,在这空档,他随口问道:

“李贵妃在做什么。”

“有人把长安商行的账本送到宫里来了。”

“送到宫里?”

颜季明想了想,在面前这堆奏疏里翻了翻,脸色很快阴沉下来。

“朕这儿,为什么没有?”

程元振吓得哆嗦起来,这玩意可是他负责送的,他连忙跪下:“奴只是每日去前殿拿来奏疏,万不敢私下查看,更不敢有所隐匿,

想来是前殿负责此事的学士出了什么差池,所以没有送来。”

“去召贵妃...算了,朕亲自去。”

李珂还大着肚子,颜季明扔了筷子,程元振赶紧爬起来跟在他身后。

外面飘着小雨,小宦官撑起伞,程元振接过来,替颜季明撑在头上,他回头看了一眼,脸色微缓。

“跟着的人不用那么多。”

宫女和宦官们都淋着小雨跟在后面,颜季明让大部分人留下,吩咐多拿了几把伞让他们撑起,才朝着后宫走去。

程元振还想让人扛来辇轿,但颜季明已经抬起脚步,他不得不跟了上去。

烟雨微寒,宫中除了冒雨值守的禁军将士,到处都看不到人影,显得冷清死寂。

御花园里建有亭台楼阁,坐在这儿听雨,别有一番风情。

李珂将账簿放在一旁,痴痴看着雨幕,问道:“御厨的人把膳食都送过去了?”

“是。”

宫女恭恭敬敬地回答:“都照娘娘的吩咐,又加了些,好给圣人补补身子。”

“成天的就晓得看那堆奏疏。”

李珂叹了口气。

“陛下可也没轻慢过您。”

金善雯坐在一旁练字,这时候笑道:“而且陛下平日里操劳国事,应该欣喜才是。”

李珂叹气不语。

两个人偶尔闲聊几句,一个继续低头练字,一个发呆出神,而外面则传来声响,李珂抬头看去,正看到那个身影走进来。

“陛下...”

颜季明连忙让两女坐下。

“外头风凉,坐一会就回宫里去吧,不要受了风寒。”

“知道了。”

颜季明看到金善雯在练字,笑着打趣了几句,才看向李珂。

她装着不在意,又看向外头的雨幕,脸上不施粉黛,侧颜却依旧极美。

“儿子还安分吗?”

李珂哼了一声。

“像你,都喜欢胡来,昨夜还蹬了我一脚。”

随着肚子一天天大了,她难免出现些焦虑的心思。

李珂早已为人妇,长安被攻破时,前夫柳潭死在城中,等到颜季明坐了帝位,她也只是希望自己与柳潭的几个孩子能够有一份维持体面和生计的官职,从不过多要求。

但这事,终究是让她多了一份顾忌:

她本就不是完璧之身,虽说平时表现的落落大方自有一番气度,心里却偶尔也担心天子会不会因为这个而不喜欢她。

而且,李唐亡国了,她也没了公主的身份。

颜季明越是陪着她,她就越是忧虑,到了金善雯也怀上身孕的时候,她虽然也替对方高兴,但心思变得也更沉重了。

天子起家之时,金善雯就一直跟在他身边,自始至终备受宠爱,她在这,自己的情分会不会......

孕妇难免会胡思乱想。

颜季明觉得李珂的笑容里有些勉强,他微微皱眉,握住她的手,只觉得冰凉。

“回去吧,外头凉。”

“知道了。”

“程元振。”

“奴在。”

“带人送两位娘娘回宫。”

“奴遵旨。”

等她们走后,颜季明才拿起账簿慢慢翻着,很快,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长安商行操持的行当说简单一点,就是负责稳定民间物价,监管国内各处商品运输、售卖,同时将工坊产出的商品大量运到国外卖掉。

因为它背后就是朝廷,公信力足够,所以商行还可以自发在民间集资和建立起工坊。

上个月内在长安建立起的工坊约有一百二十五座,按理说都是准备的差不多了,经过商会的认证,才可以挂上工坊的牌子。

已经是说,挂牌之后,就能立刻投入生产。

这个月的产量是提高了一些,但提升的量明显没有一百二十五座工坊那么多,而且在营收、利润方面,账面上也有很大的问题。

这套记账的方法就是颜季明写出来让施行下去的,所以就算是匆匆看了一遍,也很快就发觉出了问题。

等程元振回来的时候,他吩咐道:“派人召李萼和刘晏入宫。”

......

天子正在长安,所以即使确定了都城是洛阳,也依旧有不少人选择回来,想碰碰运气。

再加上确定了科举的事,越来越多的人涌入长安,而他们见到的,是一个“崭新”的朝廷。

朝廷不断推行政令,在秋冬之季号召无事可做的百姓参加工坊工场的生产,施行按劳分配,让百姓可以多一分营收。

而在春夏的时候,则加大对农桑耕织的扶植力度。

这一套方法整体是没有问题的,也相应催生出了不少行当,至少让大部分人都有饭吃,使得大量流民回到城池中安居乐业。

但在这中间的诸多流程,毕竟全是由人来执行的。

颜季明在河北的时候,就曾施行过一条政令。

当时民不聊生,为了快速收拢百姓和以工代赈,他下令允许民间成立工坊,在通过官衙的审核后,申请者可以得到相应的扶持,譬如说一些钱。

官衙的审核制度是他亲自指定,官吏也有相应的监督,整套流程严格,但也算得上合理。

所以在占据关内后,为了安抚本地的百姓,他便下旨在长安施行同样的办法。

在等李萼他们的时候,颜季明让人去找来最近几个月内所有的账簿,准备开始查验。

李萼到宫中的时候,刘晏也恰好到来,两人对视一眼,神情不尽相同。

“李相。”

“刘御史。”

两人彼此施礼。

“陛下忽然召我等入宫,似乎是长安商行出了点事。”李萼淡淡道:“那儿,是刘御史管的,过会可要仔细些。”

刘晏默默点头,思忖着可能是哪里出的问题。

长安商行最近还算平稳,至于账面上的东西,全都是第五琦在管,她也不过是负责出点策略和监察商行内部有没有人监守自盗。

似乎...没什么问题啊?

跟着引路的宦官一路前往后花园,两人看到了天子,后者面前摊着几本账簿。

“自己瞧着吧。”

颜季明敲了敲石桌,装过身去,看着外面的雨势愈发阴沉。

两人心里疑惑,伸手将账簿拿来一页页翻动着。

李萼最先看出问题,自从跟着颜季明做事,从常山到河北,财政一直是他在管,对这些方面的事更为熟悉。

长安商行的整体运作处于刘晏的监察之下,明面上是没出问题的。

事情就坏在民间工坊的申报制度上。

有长安商行的认证,是可以免过官衙审核的流程、直接获得扶持的。

这本意是为了简化流程,尽快让工坊进入运作。

而商行认证的标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申请者手中是否有足够的资金,而且商行本身也是可以进行投资和直接建立工坊的。

所以这也就有个漏洞可钻:

内部人员串通外界,让其他人代为申请,自己虚报或者多报数目,利用职务之便直接通过认证,再去官衙申请扶植的钱。

官衙得到了朝廷的命令,所以只要有商行的认证,就能批下来钱和场地,而这些的去向则是不明。

倘若官衙中也有他们的同伙,那只要看到认证的文书,随即开府库放钱即可。

同时,商行内部串通外人将钱投进来之后,根据相关流程进行操作,所以避开了内部监察,这笔钱被并入商行日常贸易的流水中,实际上是回到了他们自己的腰包里面。

等于是一门无本万利的生意。

两个人额头冒出冷汗,先后跪在地上。

“臣有罪!”

“臣有罪!”

颜季明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

“朕施行的这套法子,是不是太过急切了?”

“陛下仁慈之心,为家贼所利用...”

“那就是说,朕还是太仁慈了?”

“.......”

两人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颜季明自言自语道:“那,确实是朕的错。”

“封城。”

听到轻轻的两个字,李萼和刘晏都瞪大眼睛,李萼不顾颜季明冷漠的目光,立刻劝阻道:“眼下大量人正为了科举一事涌入长安,倘若骤然封城,必然使得人心不稳......”

“通过科举,便可做官。”

颜季明轻声道:

“而做官,就是为了捞钱么?”

他看向两人,

“如果都是这样想的话,那错的,不还是朕么?朕强逼着他们违背心意去做官。”

“陛下,岂会有错!”

“自今日起封城,”他声音里是不容置疑的语气,“朕会派万花协助你们查。”

其中的血腥意味,两个人都听得出来,却没再反对。

明初的时候,朱元璋认为官员皆贪,给官员的俸禄极低,同时拼命打击贪官污吏,就算是这般,贪污之风依旧疯狂。

既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

这自然是不行的。

所以颜季明给出的俸禄标准里,放宽了对官吏的限制,连续两次提高了他们的俸禄,同时允许官吏通过朝廷准许的途径额外获得钱粮。

而政绩突出的官吏,在每年每月都会收到朝廷赏赐,不限于财帛土地。

只要老实肯干,那么生存吃饭,甚至是生活的比以前富裕,都是没问题的。

就这样的待遇而言,依旧有人想利用手里的权势搞腐败。

“臣回去之后,一定想出合适的办法,补上这个缺口!”

“补上?”

天子轻笑一声。

“为何要补上?”

李萼一时语塞,心想着既然是朝廷的审核和相关流程出了问题,那就一边查案一边弥补呗。

“这个缺口,就先放在这,朕倒是想看看,有多少聪明人,从这发现了赚钱的良机。

有一个,就杀一个。

杀的再没人敢伸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