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第十四章 促清整尊为国教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四章 促清整尊为国教上

在取得了皇帝的认可之后,寇天师及众弟子便兢兢业业,朝九晚五,五加二,白加黑……总之就是上班特认真。

审时度势,寇谦之经常找拓跋焘汇报工作,偶尔露几手道术,比如扶乩请神,降个天地异象之类的,中心思想都是为了让王权日盛,百姓愈加敬畏。当然,也不能忘记交好权贵,没事也常给皇帝和贵族们画几道符,拿回家去驱鬼化灾、治病祈福、健胃消食、夫妻和谐……总之,用过的都说好。当然了,出去讲座、义诊、走个穴、弄个直播什么的,刷刷存在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收获点信徒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课。考虑到北魏治国还离不开儒学,也为了回报崔浩的引荐之恩,寇谦之也常把崔浩的儒学治国的方略和风细雨地推送给拓跋焘,自然收获了越来越多的信任,拓跋焘则越来越倚重他了。

在取得了皇权的坚定认可和支持以后,时机成熟,寇谦之便开始着手对道教大刀阔斧地改革整顿。当然要师出有名,这样才能理直气壮、气势如虹,我是遵奉太上老君的法旨,哪个敢不服!没意见最好,有意见也得保留,要不自己找他老人家反映去,我也只是个执行总裁。

当时道教的现实情况我们也说过不少了,无论是五斗米道还是地方性宗教,都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了。底层百姓容易成为起义军的主力,有人一场吆喝就拿着扫把、擀面杖就敢攻城拔寨,统治者早就忍得快出内伤了。涣散的组织、废弛的科律也让士族失望,原来信道还是个很体面、很有面子的事儿,可实在受不了诸如涂炭斋,就是通过用炭抹脸,泥里打滚这类悔过行为,太有点非主流了,哪能被清流们接受?其他诸如房中术、不入流的一些修炼功法、尊道贬儒的一些教义,更让知识分子们嫌恶。同时,佛教的强势、玄学思想的流行及儒家伦理的复兴,都刺激着混乱的道教不得不变革。有关佛教,后面我们讲佛教之争时再和道友们详细探讨,儒教是大家熟知的内容,不再多讲,至于玄学思想,前面也基本上探讨过。实际上,在北方道教连一地鸡毛都没不知道怎么收拾的时候,南方道教却一直稳步、健康地发展着,并且上清、灵宝、三皇三大经系发展不久后也将被陆修静整理成三洞经书,为后世道藏的编纂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南北相隔,但南方的道教界的消息却一直影响、刺激着寇谦之。

寇谦之心里清楚,此次清整工作势在必行,但也绝不能鲁莽行事,对道教改革影响的绝对不仅仅是宗教,还有很多政治方面的因素要考虑,一步踏错可能就是万劫不复。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保持平常心,掌握好步伐,步子迈得太大那会扯到……那会出问题的,所以,如果一味地诋毁或完全抛弃三张,把他们钉到十字架上,底下再点把火,搞个篝火舞会什么的,对五斗米道信徒来说是不可能接受的。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寇谦之提出了改革的总体原则,以“以礼度为首”为中心,首先要肯定张道陵的功绩,并且对他的后代子孙也要表现出礼敬的态度,就算你心里骂着张道陵,脸上也要百分之二百的真诚的笑,所以他的改革,实际上是尽量对合理部分保留,而对糟粕则尽可能得剔除,这除了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外,实际上在那个时代,还孕育不出完全的、彻底的改革家。

寇谦之的主要改革有哪些呢?综合归纳了一下,大体如下。

一、取消了治的制度,“其蜀土宅治之号勿复承用”。

改革后的道教组织必须依附于统治阶级的管理体系,也就是说得让统治阶级感觉到我能掌控它了,这样消除了利用宗教犯上作乱的隐患,统治者们也能放心让它发展,睡觉也不用再学猫头鹰了。

曹魏时,五斗米道教民大量移居洛阳、邺城等地,到寇谦之时代依旧保持着治的宗教组织结构。治的形式在教团发展初期的管理上起过积极作用,但后来却变成了各地自行其事,成了农民起义的创业孵化基地。寇谦之通过多年的实地考察和思考,托言太上老君授意,在《老君音诵诫经》中说老君当初让张道陵如此立教,有当时的时间和空间的原因的,现在时间变了,空间也变了,当然就出现了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情况,治的组织形式已经非常落后了,不适合新时代的发展了,所以现在老君他老人家授权给我打破旧制度,我们以后要穿新鞋,走新路了。寇谦之废除治后,设置各级道官,使各地分散的教徒统一由他这个天师总领,全部教众在特定的宫观、道场定期礼拜、斋戒,强化了权威,也防止出现暗中的搞风搞雨的事情。

二、取消“天师”、“祭酒”职位的子孙承袭制。

想当年,张道陵飞升前对众弟子们说,我飞升后,天师之位是要传给我儿子张衡,你们不要多想了,而且今后必须是我们老张家的子孙才能接任天师,这也就宣布从此以后,五斗米就成了老张家的私营企业了。弟子们如果知道二百多年后寇谦之取消了天师世袭的话,是不是希望他能早出生二百年呢?

寇谦之显然不姓张,更不可能是张道陵的子孙,如果不让太上老君取消这种世袭制,他还怎么能理直气壮地当上天师呢,这可不是改个姓或入个赘就能行的。当然,为了能更好地推进改革,祭酒的位子也顺便不用再承袭了,防止家族势力掌握权力。《老君音诵诫经》中给出了很有说服力的理由,“道尊德贵,惟贤是授。若子胤不肖,岂有继承先业”,总之就是你们老张家的子孙不争气,不能领导公司健康发展,所以老君才让我来当天师。当然,教内的等级制度是保留下来的,这样才能设置各级的道官,帮他垂直统一管理整个系统,选人用人也是有原则的,那就是“唯贤是授”。并且要求传教的人要保持威仪,不能总盯着富人发展入教,穷苦人也是我们的阶级兄弟。

三、革除租米钱税。

宗教体系是要有稳定的财政收入才能维持的,早期的五斗米教徒秋收后需要交米五斗,这也是教众的标志和义务,到张鲁时代,就不仅仅限于是收米了,肉、布、席子、纸笔之类的,总之你家里有的,值点钱的东西基本上都收了。到寇谦之时代,又进化了,连人带牲畜没有不收的,人嘛,当然都是漂亮的女仆了,所以,此时的租米钱税已经成为了教民的沉重负担了,五斗米道实际成为了高层的敛财工具。寇谦之认为,张氏家族让信徒交纳的租米钱税发展到如今,那是“脏钱逋税,贪秽入己”,属于非法所得。当免除了这些吃人的税收之后,道民哪有不拍手叫好的,谁还不给他点个赞?这项改革,不但减轻了道民的沉重负担,更重要的是缓解了统治阶级和底层百姓的矛盾,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如果百姓有口饭吃,哪还有人没事去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