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第二十三章 会昌法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会昌毁佛是发生在会昌五年,实际上从李炎登基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在筹划并逐步推动毁佛行动了。给一个正式点的定义:这是一次针对以佛教为首的外来宗教的一次禁毁运动,是一次寺院地主和世俗地主矛盾的总爆发,结果使佛教遭受到严重打击,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史书称为“会昌毁佛”。

公元841年,唐武宗会昌元年六月庆阳节,嗯,这个庆阳节是李炎为了庆祝自己的生日搞出来的大型party,也叫万寿节。刚当上皇帝不久的李炎,总是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激动心情,这个谁都能理解,于是就借着庆生之机,搞了这次聚会。当时来参加的还包括宗教界人士,主要是当时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借着这次机会请和尚和道士们讲经说法,也提升一下档次。

不过李炎的表现得就有点意思了,结束后给参加party的道士们大大赏赐了一番,还每人送了件限量定制版的紫色法衣,当一群大和尚们眼巴巴地想着一会就轮到我们领福利的时候,李炎挥一挥衣袖,手下人宣布party结束,开始打扫卫生了。

这下和尚们就尴尬了,当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一个明确的信号已经透露出来了:新皇上并不喜欢和尚和佛法,接着,一个又一个对僧人们发难的敕令就从皇宫里签署、发布出来。

会昌二年(公元842)开始没收一些寺院财产,当然并没有大规模行动,只是针对一部分佛寺。

会昌三年,下了一道“杀沙门令”,因为据谣传说有藩镇的奸细假扮和尚混了进来,现在就藏在京师的某个地方,于是京兆府在长安城中展开了一次打假行动,抓住并打死了三百多个所谓奸细的裹头僧人。

会昌四年初,敕令尽拆大型寺院、佛堂,勒令僧尼还俗。

会昌四年二月,宰相李德裕上奏说,“今毁拆天下山房兰若、普通佛堂、义井村邑斋堂等,未满二百间,不入寺额者,其僧尼等尽勒还俗,充入色役”,色役就是一种徭役,解释起来还挺麻烦,道友们知道就行了。

会昌五年四月,对全国寺庙、僧尼搞了一次普查,这就在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了。普查的结果是,全国有大型的寺庙四千六百多座,招提、兰若达四万之多,总计有僧尼二十六万五百。

唐代,招提是四方僧物,十方寺院的意思,来自梵语“拓斗提奢”,后来省去了斗和奢两个字,又把拓误写成了招,这就是招提的由来。而兰若则是梵语阿兰若的省略,指的是出家人能安静修行的地方,后来慢慢也用来指一般的佛寺了。晚唐以后,兰若和招提一般来说就泛指小寺庙,而且多指民间私建的,道友们可能时常听到兰若寺这类的说法,可能是说的是一个特定的小庙,更多的时候就是泛指小寺庙,私立的规模自然就不会很大了。当然,这并不是我在这胡乱解释的,《唐会要》记载,元和二年,薛平奏请赐中条山兰若额为大和寺,由此可见,官赐额就是寺,私造的就是招提、兰若。

会昌五年七月,“帝恶僧尼耗蚀天下,欲去之”,开始了正式灭佛行动。首先毁了“山野”招提、兰若,随后又下敕在两个首都左右两街分别只能保留两座寺庙,每寺只能保留僧人三十,其他的寺庙全部拆毁。两都以外的地方,节度观察使治下这一档次的各州只能保留一座寺庙,并且按规模分成三等,上等寺留下二十个僧人,中等的留下十人,下等的五人,多余的僧尼“皆勒归谷”。对于那些要拆除的、不在保留范围之内的寺庙,“立期令所在毁撤”,而且还派下了御史到各地督导,监督、检查具体是否落实到位。

有道友可能奇怪这里怎么说有两个首都?这是隋唐时期的特殊产物“二都制”,就是设置了长安和洛阳两个首都,那位问这个怎么玩啊?是不是和明朝的北京和南京那种关系?这个还真不一样,详细的内容可以私下里再聊,这里就不多讲了。节度使这个生物道友们应该都知道了,但这个节度观察使以及另一种节度经略使可能知道的不多了吧,这两个是在级别上比节度使要低,不影响我们理解这次灭佛行动就行了。

处理这么多佛寺,那么田产财物呢,这应该才是重点吧。放心,“财货田产并没官”,拆下来的那些紫檀、花梨、香樟之类的木材去拉回来修衙门、驿站非常合适,铜像、法器什么的更有用处了,铸钱丰富国库,简直不要太合适了。那位说了,不是还有很多铁器铁像呢,千万别浪费了!放心,各地官府可以拿回去回炉铸成农具,明年还能多出产点粮食呢。至于收缴的金银财物,更让官家发了一笔横财,谁让你这么有钱啊。

会昌五年八月,这次轰轰烈烈的毁佛行动基本落幕了,经过对各地上报的各种数据汇总,李炎高兴地下诏宣布此次行动胜利结束,并将战果公布如下:共毁了大、中型的寺庙四千六百多座,小的庙宇(招提、兰若)四万多,增加纳税人——就是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没收的良田数千万顷,解放了奴婢十五万。

真可谓“战绩辉煌”,但对僧尼们来说无异于一场浩劫。随着战果宣告中外,也宣告了此次行动取得阶段性的胜利。李炎认为“自此清净训人,慕无为之理;简易齐政,成一俗之功。将使六合黔黎,同归皇化”。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这句话绝对不只对现在适用,“一朝隳残金狄,燔弃胡书,结怨於膜拜之流,犯怒於鄙夫之口”。这么大的行动,哪能不得罪人?

846年三月,李炎病倒了,很重,久病不起,名医们也都束手无策,于是就请了个算命先生来给看看。那位问了,不是有赵归真呢吗,怎么不让他给看看?实际上是不是请过赵归真,我也不清楚,总之懂行的人看过以后说了,“陛下您这次病一直好不了,是因为名字有问题,必须改个名字病才能好。”

“还有这样的操作?那你说说为什么?”

“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太多了,简单解释就是大唐朝为土德,陛下您的名字李瀍(李炎的原名)五行是水,土是克水的,所以王气压制了陛下的名字,时间久了这才会病倒的。”

“有点道理,那要怎么改名?改了以后就能好吗?”

“您改个五行为火的名字就可以了,火生土嘛,这样就成了您的名字生王气了,病也就好了。”

所以,武宗就改了名字,就叫李炎了,可能感觉“炎”比“火”的火力更旺吧,所以没改成李火,可是还有焱和燚呢,这两字的火力不是更强吗?而且这在命理学里面也是有问题的,用名字去生王气,就是要用火去生土,人本身是泄气的,对命主是不利的,所以不到一个月,李炎就驾崩了。

那么道友会问,怎么改名才对,真的有效果吗?按命理学来说,应该是用王气来生名字,就是要土生金,改一个五行为金的名字才是最恰当的,至于说改了以后能不能改变历史,让武宗能多活几年,……嘿嘿,你猜。

李炎死后,846年四月,叔叔李忱继位,这就是宣宗皇帝。新领导上任,三把火是必须的,所以先罢了李德裕,贬为荆南节度使,党羽也都清洗了一遍;接着就杖杀了赵归真团伙;五月,下令上京两街在原来留下的两座寺庙以外,再各增加八座寺庙,并且开始度僧尼。

三把火烧完以后,第二年闰三月,又宣布僧尼们可以把会昌五年所废的佛寺全部修复起来,从此“僧尼之弊皆复其旧”。

直到852年底,才下诏严禁私度僧尼,开始注意加强了佛教的管理。

至此,会昌毁佛算是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