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第五十七章 吴筠的修道思想 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十七章 吴筠的修道思想 中

在理顺了道的概念以后,这就有了仙是可以修的基础,那么如何修仙,修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等问题就需要知道了。吴筠专门写了篇论文《神仙可学论》,首先明确神仙是存在的,这方面可以说是继葛洪以后明确神仙存在的第二人了,既然神仙存在,那么就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修成的,就是“学之所致”。接着又论述了修仙的原则、基本的修炼途径等,特别是重点提出来要对修仙修道过程中的种种错误做法加以摒弃,并且总结出“七近”、“七远”之类的,总之还是那句话,珍惜生命,远离外丹,必须高度、认真地重视精气神修炼的内丹之路。比如在《神仙可学论》中开篇就说“度世永无穷”,“七远”就是吴筠提出的在修炼成仙过程中不能犯的七种错误:比如不知形与性的关系以守形全性,命定性情是吴筠理论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下面再单独讲一讲。再比如心志不坚,这更好理解了,心诚则灵嘛,修仙这种最高级的追求要求自然也最高了,哪怕是对仙道有一丝动摇都不可以。吴筠的游仙诗中有这样一句“因知至精感,足以和四时”,没有坚定的信念,仙路是与你无缘的。其他的还包括强以存忘为一体,缪以道识为悟真,去形体以败散为期;追求名利,《逸人赋》中说“以鸿名为糟粕,以大宝为污垢”就是这个意思;壮年为情色所困,老后伤残不补;追求外丹,忽略本身;外表清誉,实则满心算计,《逸人赋》中“为无为以成性,事无事以澹虑”就是这种表现。总结起来,大致就是说求仙的方法不能有错误,而且是不能有丝毫错误,修炼的方向更要选对,不能走歪了,剩下的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要绝对努力才有希望成仙。总之,神仙是的确有的,不要说我没见过就不存在,你没见过的东西多了,“仙实有,修可得”。怎么修呢,吴筠的神仙思想的核心就在此,简单总结就是:性耽玄虚,希高尚行,恭慈密修,恬乎摄生,奋机静安,补过坚操。全部展开讲的话内容比较多,主要是讲起来还比较枯燥,所以咱们就不再展开了,不过吴筠对“性”是相当重视的,可以说不修性就不可能成仙,而且“全自身之性”是学仙的第一步,这就是他对心性修炼态度,这也正是他否定外丹学那种肉体永生的理论的原因。经过吴筠的总结,可以说坚定了大家对神仙是可以修炼而成的信念,宋代有学者高度评价他是“演休息之方以勉学仙之士”,这实际上相当重要,仙路漫漫,是个苦差事,他给了后世修道人以信心和指引,也是对道教的义理的丰富和完善,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对佛教的一种攻击。为什么这么说呢,道友们可能都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下面简单讲讲。下一篇中会讲到另一位丹道泰斗张伯端,他是出现在《西游记》里的人物,详细的后面自会分解。大家坐好,先听故事。话说有位得道高僧,自以为修成了上乘禅旨,有一天来找紫阳真人炫耀说:“老张啊,最近我神功大成了,入定以后元神出窍,几百里转瞬就能来回,羡慕不?”紫阳真人一笑,说:“大师啊,我是真的太羡慕你了,这下可以和你一起元神出游了。咱们现在就找个远点的地方,嗯,至少得5A级的景区,您带我去游玩游玩怎么样,也让我瞻仰瞻仰您的遗……咳咳,风采?”和尚那是极为满足:“好说好说,你想去哪玩?”紫阳真人暗中撇撇嘴,恭敬地说:“都听您老的。”和尚想了想,唉,想当年上学时地理课没好好学,神功练成后也还没来得及四处走走,这哪也不知道啊,对了,这里离扬州不远,听说那里的琼花出名,美女……嗯,罪过罪过,于是便说:“这样吧,太远了怕你功力不够,咱们去扬州看琼花怎么样,估计你现在的功力也差不多能去。”紫阳真人暗自鄙视之,就这点功力,看你怎么出丑,口里却连连称是。于是二人就找了间净室,这可是关键,要是随便在山里一坐就元神出窍,来个老狼、老虎什么的把肉身吃了就真成了两个茶杯了,所以事前安顿好肉身是很重要的,传说中的铁拐李不就吃了大亏。二人面对面坐好以后,同时闭目元神出窍,只见两道白芒倏然而出,直奔扬州而去。紫阳真人的元神看着和尚的元神玩了命的在前面猛跑,姿势也不好看,心想这速度太慢了,出来一次也不容易,又不好太过落了和尚的面皮,于是故意先去长三角、珠三角绕了一圈,本来还想去美国转转,也不能太过分了,于是才慢悠悠地来到扬州。和尚先到了,当然非常得意地等着紫阳真人到来。紫阳真人来了以后先绕着琼花转了三圈说:“大师啊,您看我们来了一趟也不容易,这么好看的花,不如一人折一枝带回去,怎么样?”和尚也没多想就同意了,于是二人各自折了枝花以后,意念一动回归本体。睁开眼睛以后,二人相视一笑,紫阳真人问:“大师啊,您真厉害,佩服,这是我折的花,您的呢?”和尚低头一看手里空空,袖子里也没有,僧衣脱了也没找到哪怕一点花粉,羞了个大红脸。外行看热闹,行家看门道,这个小故事实际上是讲道教的性命兼修的,这个理论已经讲过很多了,气聚成形,形散成气,这就是修的阳神,神与形,气与形的变化只在一念之间,这是道家的修炼正道,同时讽刺佛教修行的急功近利,不修气,只修阴神,所以只是无形无影的虚幻罢了。吴筠早期受儒家的思想教育,所以为了皇权他也认可儒家的治国思想,但对佛教则没有好感,在翰林院时那些和尚动不动就找碴,也更增加了他对佛教的敌视,所以写了不少排佛的文章,比如《思还淳赋》等。吴筠认为佛教破坏了中国的传统风俗,把华夏礼义全都搞坏了,“代千亩之竹,不足记荒唐寓言;倾九府之财,焉能充悃款诚愿!”佛教的引入和流传破坏了礼仪,消耗财物,大量人出家去当和尚,天天不劳而获,蚕食鲸吞,纵观历史,只要是放任佛教兴盛不遏制的国家没有不灭亡的,反之只要是废除佛教的没有不昌盛的。在《形神可固论?养形》中,吴筠说佛教玩的全是虚的,信他们不仅会浪费钱财,更不可能延寿长生。由这些简单的内容实则可以看得出吴筠的反佛的态度了,就不再详细讲了。既然提到了,这里就多说几句《形神可固论》,文中吴筠从宇宙的生成讲到人自道生,和其他万物一样一般是不会永生的,为什么,当然是自己的原因——嗜欲。“夫生我者道,灭我者情”,“人得一气,何不与天地齐寿而致丧亡何也,为嗜欲之机所速也“。吴筠认为情是有悖于道的,须要根除。道能从无中生有,又可以使有返归于无,人本身是具有道性的,只不过不能合道,修仙嘛,就是要形与气合,气与道合。上面一直在讲吴筠对性、情的重视,下面就总结一下他的命定性情的理论。吴筠是用命定理论来解释性和情的,他认为人天然是有善、恶之分的,这是受到了先天之气的影响,先天之气有阴、阳两种属性,天赋是阳气的人那就是上等人,聪明美丽又大方,是上上等人;天赋受阴气影响的那自然就是恶人中的恶人,凶恶得不要不要的,除了好事什么都干,他认为这是下下等人;同时受阴、阳二气影响的,“阴阳交杂则为人”,就是中等人了,具有善和恶两面性。实际上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应该都是“人”,是“阴阳交杂”而成,唉,古人们都比较质朴,可能没感觉到什么,现代人看来总感觉有点别扭。而上上等人和下下等人实际上并不属于人的范畴,大概可以归类于天上的神灵和地下的邪灵吧。那么为什么我们这些人又有善恶之分呢,这当然是受阴气影响大还是阳气影响大这些不同情况而造成的,所以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在吴筠的理论面前是错的。根据吴筠的思路,命也是天定的,天生就确定的。我们不用理那些上等人,人家生而就与道合,下等人呢,更不用管他们,这类人是没有改造的可能的,一点可能都没有,就好比如火吧,你可以熄灭它,但不可以让它变得和冰一样冷,同样,你可以让冰化掉,却不能让冰变得像火一样热,因此,中等人才是需要学习道法,修行成仙的。吴筠的这套理论和郭象的“独化说”是如出一辙的。进一步,吴筠就提出了“性”和“情”的关系,“性动为情,情反于道,故为化机所运,不能自持也”,二者显然是对立的,性动了就生情,情生了就不能得道,实际上这个情最终是影响性的,是由世俗外物所影响而产生的,是不是和前面的坐忘、重玄思想一致?所以,吴筠就认为,想修道,想成仙,第一步就是要在“性”上下功夫,或者说是在“心”上下功夫,“性会则形全,形全则气全,气全则神全,神全则道全,道全则神王,神王则气灵,气灵则形超,形超则性彻,性彻则返覆流通,与道为一,可使有无为,可使虚为实”。吴筠这几句话实际上很全面,提炼一下,就是性、形、气、神、道这几个阶段的修炼步骤,最终达到性、情全部忘掉而成仙。吴筠提出的这三类人性,对后世韩愈、李翱的性三品学说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他对于心性修养尤为重视,同时还把儒家的忠孝伦理纲常引入到修炼,认为道和德是社会的根本,是内在的,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则是外在行为,是道和德的具体表现,二者也是一种本末关系,“道为心,德为体,仁义为车服,礼智为冠冕”,所以,吴筠的道,是人的内在的精神世界的天堂,也符合儒家的伦理标准,所以才符合帝王的心意,您以为李隆基那么看重道教,那么尊重那些高道就是为了长生不老,为了仙丹啊,哪有那么简单。所以,吴筠在道教思想转型期中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他把神仙思想从度己向度世度人转变,道教只有适应社会才能得到发展,大家全都钻到深山老林里去,只为自己成仙不问世事,谁还会想起你,社会上怎么还会有道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