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第四十一章 内丹东派陆西星 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十一章 内丹东派陆西星 上

《封神演义》相信道友们都读过吧,后面就简称封神了,那么问两个问题看看道友们是不是能回答得出来。

一,作者是谁?有的道友肯定会说:“不是许仲琳吗,这还用问?”

二,你感觉封神里谁最神秘?

第二个问题可能一时没有头绪,没关系,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同。相信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孔宣,不过作者君的答案是陆压。

那么陆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道友们有没有注意到在任何人面前,陆压永远不会吃亏,就连三教圣人都不能把他怎么样?每当姜子牙遇到特别大的难题,圣人又不方便出手的时候,陆压就突兀地出现,那个小葫芦比孔宣的神光还好用。

这里说他突兀,是因为每个角色出场的时候都会交代一番,至少姓甚名谁,哪个小区哪个村的有个根脚才是正确的姿势,可陆压这么个超级牛人就知道是西昆仑的,事了后不留一点痕迹。所以,有人说陆压就是个超然的、bug级的存在,只有一种解释:他是作者给自己在书里安排的一个角色。

这并不是开玩笑的,明清以来的小说,作者把自己写进书里的并不少见。如果这是真的,那么陆压就是在为许仲琳代言吗?答案是:No.

又回到第一个问题上面来了,《封神演义》作者是谁?不是许仲琳吗?

答案是:有可能不是。

那么还可能是谁?答案是:陆西星。

姓名:陆西星,字长庚,号潜虚子、方壶外史、蕴空居士、三剑道人等

籍贯:扬州兴化(今属泰州)

出生时间:正德十五年(1520年)

去世时间:1606

主要贡献:开创内丹东派

主要着作:《南华真经副墨》《方壶外史》《三藏真诠》《楞严述旨》《楞严经说约》……

看看上面的履历,这个陆西星貌似挺牛的,不说别的,单单他身为一派祖师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在江湖上的地位应该是极高的了。关于这个内丹东派,前面讲到过,这里先简单捋一捋。

道教的内丹一脉总体可以分为文始派和少阳派两大流派。

文始一派的老祖自然就是文始真人,一个传说中的存在,门派传承大致是:麻衣道人-陈抟-火龙真君,他们在江湖上放言自己根正苗红,其他的全是分支。一句话总结门派的特点就是:虚无为本,养性为宗。

少阳一派实际上就是钟、吕一脉,当然向上也有一个传说中的东华帝君坐镇。传承是:钟离权-吕洞宾。吕洞宾再向下就有点复杂了,前面也讲过一些,因为吕洞宾闲不住,总喜欢到处溜达,仙人嘛,有的是时间,比较任性,唐宋元明清,想啥时候出现就能出现,所以江湖上就出现了东南西北中五大门派,全都属于他的传承。

少阳派的看到自诩正宗的文始一脉很不爽,说你们那大猫小猫三两只,能和我们遍地开花,人才济济的大派相比吗?

当然了,这五派全出现之前,内丹一派是先分南北二宗的,属于老生常谈了。张伯端的几个弟子由于发展道路不同,使南宗丹法发生了演变,而且是走上了泾渭分明的两条路。

其中石泰走的是清修一脉,最后发展成为清修派。后来随着南北合宗并入了丘处机的龙门派,包括后面还要讲的明末伍守阳为代表的伍柳派,都是走的清修的路子。

另一个弟子刘永年和再传弟子翁葆光则走的是男女合修路子,后人称为阴阳派。个人感觉阴阳派的发展和这一脉弟子的身份地位有很大的关系,有钱有势,有条件研究这些东西。

在这两派沿着岔路渐行渐远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同时看到了双方的可取之处,于是研究一会清修,又尝试一下阴阳,虽然形式不同,但是归根到底都是性命双修嘛,为什么要相互看不起,老死不相往来呢?于是,他两边同修,结果就是发展成为了三教合修的守中之道,这就是中派,他就是前面讲到过的石泰的弟子陈致虚。

而陆西星就是阴阳派的传人,在明末开创了东派,和两百多年以后李西月开创的西派一样,同样都属于阴阳派。

以上就是内丹一脉的大致传承情况。

下面先大致看一看陆西星的生平。

在咸丰壬子年(1852年)梁园隶等人编修的《重修兴化县志》(尊经阁藏版)中,有关于陆西星的比较详细的记载:

当时的兴华县陆家是一个大族,比较人多势众。大家族并不是说家家都有钱有势,揭不开锅的同样是多数,比较着名的例子如刘备。陆西星也差不多属于这种情况,虽然祖上出过一位叫陆容的户部郎中,可惜到他老爸这一代不仅是个布衣,而且是个穷布衣了。

据陆西星的好朋友宗臣说:“当是时,余贫,长庚更大贫,至不能张烛启涂,往往错足沟秽,不恨也。”

虽然家穷,不过诗书传家的性质不能变,老爸熟读四书五经,特别是精于易学。有了老爸的表率作用,陆西星自幼也喜欢读书,“生而颖异,有逸才,无书不窥,娴言辞,兼工书画”。

陆西星的弟弟陆原博同样好读书,并留下一部《楚阳诗选》。侄子陆律则更加优秀,是嘉靖四十三年的贡生,写了一部《从吾集》,县志中夸他“纵横有才士风”。侄孙陆士骕是个抄书狂,曾三年不下楼专心抄了一部《稽古集》。虽然家里穷,但陆家出了这么多优秀的读书人,陆西星、陆原博、陆律和陆士骕都被收录在县志中,完全称得上书香门第了。

陆西星非常希望通过读书科举之路改变家里的现状,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谁不愿意啊?这不就是古代无数读书人的梦想吗。可惜从18岁到42岁,陆西星考了九次也没能高中。

有的道友可能会奇怪,怎么那些从小就表现得高智商,什么东西一学就会的高道们科举都不顺利?对于陆西星“累举弗售”的事情,中原才子宗臣有一天喝酒后透露了其中的原因:我的这个好朋友志不在此。

既然其志不在考学当公务员,那么还坚持考了九次,为什么?还不是因为穷,要脱贫,还要满足眼含期待的父母的心愿。

不论有没有在考试时放水,反正九次都没有中第的陆西星感觉挺失败的,最终放弃了仕途,弃儒从道,转而研究长生不老的学问了,不知道算不算是从精神上寻找安慰去了。至于父母的期望,估计那时父母已经离世了,否则可能还会接着去应付考试吧。

实际上早在28岁的时候,陆西星就已经开始研究丹道的东西了,而且还专门修了个草屋,名之北海草堂,没事就和四溟人姚列生,遵阳人赵栻等好友在里面开坛扶乩。在《金丹就正篇?自序》中他说,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第四次落第以后,看着同乡李春芳高中状元,张言、王陈策等人也都中了进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时如何失落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于是去草屋里扶乩的时间更多了。

陆西星本来就不是笨人,既然决定了改行研究道学了,那么就希望能够比读书科举之路走得更远更好。相比科举来说,陆西星天生就适合研究仙道,无数前辈扯大旗谋虎皮的那一套精髓早就被读书人研究透了,于是在某一天,有一位自称吕洞宾的仙人来到了北海草堂,说他与道有缘,相当有缘,于是收他为徒,顺便把正在一起扶乩的姚列生、赵栻也收了下来。

由于师傅吕洞宾很忙,大约是着急回去参加哪位仙人的庆生宴吧,只教了三人二十多天,等陆西星掌握了阴阳调养的入门功夫以后就飞走了。

此后,陆西星又“数遇真人”,吕洞宾陆续把内丹真诀全部教给了他,他也完成了《三藏真诠》一书。

三年后的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最好的朋友宗臣中了举人,第二年又高中进士,而陆西星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名落孙山。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是个大灾之年,“春蝗,夏大水,秋又蝗,食物草殆尽”,本来就揭不开锅的陆西星更没吃的了,只能从水里捞一种叫穗穧的东西吃。恰好,吕洞宾又一次来到了南村的万柳堂,为什么没有去陆西星的草屋不太清楚,但是这次来“法祖纯阳老师降予宅,授予地元”,传炉火外丹之法,推行阴阳双修大道,“以白变白,黄不可用,中有至精可作大丹”,大约这也是个转机,此后陆西星开始购田置业,解决了生存问题后便专注于炼外丹的大计。

吕洞宾降授时,和陆西星谈论生平道业,后来陆西星把自己的奇遇写成了《宾翁自记》和《道缘汇录》。吕洞宾降授的内容他也认真做了笔记,总结的这部《三藏真诠》,实际上这就是内丹修炼的主要内容。直到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马上要过年了,陆西星,“复感恩师示梦,去彼挂此,遂大感悟,追忆囊所授语,十得八九。参以契论经歌,反复演绎,寐寐之间,性灵豁畅,恍若有得,乃作是篇”,这就是《金丹就正篇》,是一部专门研究双修功法的专着。既然双修功法已经总结成书了,表明此时的陆西星在地元外丹的修炼也已经有成了。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地元外丹,这是早期的内丹、外丹或阴阳这种二元分类的丹法理论发展到三元分类之后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说法。三元的概念早就有了,而且也不是道教专用的名词,不过在道教丹法中讲的三元就是指天元、地元、人元,主要成型于元明时期。

直到现代,依然有学者专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地元丹法,实际上就是外丹法,浮浮沉沉,随着人们的认识一直在变化,道友们了解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