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第八十八章 王道士:功垂百世 历史罪人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八十八章 王道士:功垂百世 历史罪人4

1924年1月,姗姗来迟的美国人终于登场了,哈佛大学的华尔纳知道自己来得太晚了,别说肉了,连汤都不可能剩下了,但是怎么也要捞点好处才甘心。他先是用低价从王道士手里买了尊唐朝的彩塑菩萨像,接着又给了王道士70两银子取得他的默许后,偷偷地用一种特制的胶布破坏性地剥离了26块精美的唐代壁画,看着弄得一塌糊涂的壁画,总算有点失望地回去了。

看着被破坏得大量壁画,百姓们火大了,虽然王圆箓说自己没发现,但是老百姓不信,说你王圆箓就是失职,县令陆老爷也是个混蛋,必须得给个说法。人家县太爷可是不怕这些刁民,王道士这小身板儿必须得害怕啊,干脆我装疯得了,也难为他了,一装就是好几年。

令人气愤的是,1925年,这位华尔纳又跑来了,而且打算整次大的,把看得上眼的壁画全剥走,所幸被当地居民发现后赶走了。

1930年,斯坦因又跑来了,此时国内已经群情激愤,再加上政府的干预,斯坦因只好停止了所谓的考察。1943年,81岁的斯坦因应邀前往阿富汗访问,10月19日到达卡布尔,十天后病死并安葬在那里。

历史上对于斯坦因评价褒贬不一,耶鲁大学芮乐伟说过,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用现代的标准来评判斯坦因”。无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位探险家、考古学家,在敦煌文物的研究方面称得上是第一人。在英国人眼中,他还是一位传奇性的冒险家,所获的主要荣誉包括:

英国皇家亚洲学会颁发金质奖章;英国牛津大学颁发荣誉博士学位;英国剑桥大学颁发荣誉博士学位;比利时学术院荣誉会员;英国女王授予的勋爵;印度总督授爵;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授予“发现者金质勋章”……

至于伯希和,1909年12月回到法国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名流400多人欢聚巴黎大学,为他举办了隆重的报告会。他带回来的这些宝物,分别收藏在巴黎国家博物馆和吉美博物馆中。令中国人无言的是,在吉美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个精美的小盒子,里面并不是什么珍宝,也不是什么文物,而是一点点沙子,这就是伯希和探险回来后从靴子里抖出来的。

1931年日军占领东三省的那一年,王道士也辞世了,时间是6月3日。两个徒弟,应该还有一个徒孙把他埋了,就在莫高窟前、党河对面。百日后,弟子们给王道士立了个碑,看着不远处几座已显破旧的佛塔,两个徒弟蹲在坟前,一边吸着老旱烟一边讨论着一个话题,敢不敢给师傅也立个塔?

之所以有这点顾虑,主要是怕老百姓们还揪住几年前壁画被盗那件事不放。商量了一晚后,二人决定先征求一下各方的意见。经过几天的奔走,还算不错,得到了各方的谅解,于是修起了这座因余秋雨而着名的道士塔,有了余秋雨的那篇文章。

道士塔至今已经在莫高窟前矗立了九十多年,还算完好,它的存在,是不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年百姓对他的认可呢?

王道士的死,丝毫不影响外国人对敦煌的兴趣。1936年,英国人巴慎思来盗取壁画,被当地村民抓住,可见这片神奇的土地是有多么大的吸引力。

最后,再探讨一下藏经洞有什么宝物,是什么时候、是谁、为什么放进去的?

先说时间和人物。

史学界有两种主流的说法,其一是避难说。

宋景德三年(1006年),敦煌西部的于阗王国被一个大概是叫做黑韩国的王时朝所灭。消息传到敦煌,三界寺的僧人们极为惊慌,大家聚在一起一商量,我们跑吧,于是就把几个世纪积累下的五万多卷经卷等宝物全都藏在这个洞窟中后封闭起来,然后大家就各自逃难去了。

不过这种说法有个问题一直没有合理的解释,什么呢?首先那个黑韩国并没有继续东进,直到三十年后的1036年西夏攻打敦煌,这三十年间僧人们为什么没有回来?另外,西夏也是个信佛的王朝,自然不会为难和尚喇嘛。如果说前三十年他们不敢回来,那么从此以后一直没有回来吗?一直没人去取回那些珍贵的经卷吗?

当然,避难说还有一些解释不清楚的地方,所以学者们又提出另一种假设,废弃说。大概意思是敦煌周边的寺庙统一组织了一次大扫除,大家都注意啦,谁家有什么没用的东西,什么旧书烂本子什么的都集中一下,咱们找一个地方集中处理一下。于是各寺庙赶紧把占地方的一些东西送了过来,然后就有了这个藏经洞。

个人感觉,所谓的废弃说听起来咋有点不靠谱呢?谁闲着没事组织这个活动,还把破烂用白布包好,整齐地封存起来?挖下坑埋起来更合理一点吧。

总之,不管是谁,为了什么把这批东西藏好后,就再也没回来过,以至于沉睡了九百多年。

再说说藏经洞中都有什么宝贝。

最多的当然是写本、佛画,大多数是以卷轴装为主,还有梵箧装、经折装、蝴蝶装、册子装和单页等多种形式,其他还有一些拓本、印刷本和刺绣本,绢幡佛画,以及古木刻印刷品,铜和木制的佛家法器等物件。

这些宝物的时间跨度大约有600年,历经十六国、北魏、隋、唐、五代和北宋,有天文、历法、历史、地理、方志、图经、医书、民俗、名籍、账册、诗文、辞曲、方言、游记、杂写、习书,其中佛教类的最多。文字方面,汉文最多,还有吐蕃文、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粟特文、突厥文、于阗文、梵文、吐火罗文、希伯来文等多种古代民族文字。这些都是研究中国及中亚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以及科技的巨大宝藏。

上面讲到,叶昌炽当时在日记里说:“当时僧俗皆不知贵重,各人分取”,比如其中有《老子想尔注》残卷,《老子化胡经》残卷,河上公注的《老子道德经》等,这些残缺不全的宝贵文献,对系统了解早期的道教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更何况那些被列强抢走的大量珍宝了。

余秋雨的《道士塔》中这么讲的,“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不仅余先生想问,亿万中国人也想问,估计王道士自己也想问问,为什么他等待多年,怎么没见一个人来真正关心这些文物。对于王道士,学界、史界对他恨之入骨者有之,怒其不争者,同情体谅者有之。有些人站在客观角度上对他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公允,有的则不知前因后果便把千古罪人、民族败类几顶帽子奉上,芸芸众生之相全赖王道士所赐我们才能欣赏得到。其实我更想问一问,2000人的八国联军都能横行无忌,抢了圆明园,中国人都去哪里了?

还是先看看王圆箓在敦煌期间都做些过什么吧。

他改建了三层楼,修造了三清宫。

三层楼要重点讲一讲,为什么呢,因为它建于晚唐,外面的木质结构早在明朝时就已经破败了,而藏经洞就在它的下面。为了更好地保护它,王道士四处化缘对三层楼加以修复。有的道友也许说了,那还不是为了当成他的私有财产才保护的?私人财产不是也在中国,也是中国的吗?

不仅如此,王道士还四处搞钱来补葺千佛洞,他是一个道士,完全可以不理会这些和尚们的东西吧。当时经历千年风沙洗礼的千佛洞一直没人管理,偶尔还住进些土匪大盗什么的,早就破坏得面目全非了。王道士花钱请人进行了整理,这本是好事,不过因为打通洞壁造成了大量壁画的彻底破坏,当然这不会记录在墓志上面的,却被文人们当成了一桩不可宽恕的大罪。

在敦煌博物馆里有一份《敦煌千佛山皇庆寺缘簿》,是王圆箓在1910年所记的化缘来的账本,共计白银129两,银元6块,用于保护莫高窟的佛像。账簿首页有一篇《重修鸣沙千佛洞募缘疏》,记载着这次事件的始末缘由,他是以一个卑微的身份做着伟大的事情。

斯坦因在1921出版的《西域考古图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他将全部心智都投入到这个已经倾颓的庙宇的修复工程中,力图使它恢复他心目中这个大殿的辉煌……他将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缮庙宇之上,个人从未花费过这里面的一分一银。”咱们的一些学者呢,有几个知道他做了这些事,或者不屑于知道?

王道士还有一个大工程,就是重建五层楼,同样是为了保护大佛的。注意是保护大佛,不是三清道祖,不是道教诸神,并且还亲自上工地,可惜还没完工就辞世了。至于他还修桥、绿化、垦田等等,这些事估计很多人更不屑知道了。

可见,王道士在敦煌着实做了不少事,正因如此,县里面给他正式明确了道会司的职务,管理太清宫、王母宫、西云观等,同时全县道教的事情也交给了他,也希望他来保护藏经洞。

在发现藏经洞以后,他的一系列做法其实非常符合他的身份。

首先,他和发现的人商量后决定不能随便动先人们的功德物品,反而第一时间用砖头把洞口封闭保护了起来。同时嘱咐知情人不要对外宣传,以免引人觊觎。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他是有私藏起来的心理,哪怕百分之百想据为己有。

其次,无论是主动也好被动也好,他多次上报是事实,试图得到官方的妥善处理也是事实,但是当官的做法让他失望也是事实。经受这种待遇以后,换了你会怎么做?要知道,他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也就是说他的意识里藏经洞的这些东西没什么价值,否则也不可能白菜价,应该是沙子价卖掉了。同时,他是个小人物,一个极为卑微、渺小的小道士,靠四处化缘生活,让他有多么高的家国大义,可能吗?

第三,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数次争取官府的拨款未果的情况下王道士一直看守藏经洞,事实上他是尽职了。当时他和两个徒弟住在藏经洞外面,平时成千上万的百姓到莫高窟往来,赶集卖货,相当混乱,经书都没有丢失,即便他出去化缘一走几个月,门上只挂一把锁也没事。他没有得到过官方发的一两银子。斯坦因第二次来的时候,王道士给他夸耀自己化缘所得,让他看凭一己之力修起的三清观,看他修缮的洞窟,虽然现在看来他的所谓修缮是破坏性的,可是官方谁又管过他?

第四,是官府对这批文物不管不问给他了错觉。他开始送人不管,大量卖给外国人官府甚至来牵线,这里应该是有一个思维误区,里面的东西就是破烂,不值钱,而且从上到下都认为这批宝物是王道士的东西,你卖就卖吧,就算后来北京也是出钱从他手里买。当然了,县老爷可能认为这东西应该是县里的,所以才把北京给的那笔银子截留下来了。

他是一个合格的道士,他做到了一个住持应该做的一切,他做到了一个没什么见识,没什么文化的小人物应该做的事,很符合他的身份。

当然了,在保护藏经洞的过程中,王道士是有功有过的,这也是事实,功过孰轻孰重放一边,至少给他安上历史罪人的标签似乎欠妥当。还是那句话,设身处地想一想,换了你是他,会如何做?

所以有学者这么说:“敦煌文物的流失不应该把责任归因于任何个人,那是历史对整个中国的嘲讽。”一个国家在2000洋人面前都低头了,任人家劫掠了,又凭什么对一个小人物提出那么高的要求?

还有一个问题道友们可以思考一下,无论是到英国的,还是法国、日本的敦煌经卷,都被珍而重之地收藏进了国家级博物馆、图书馆里面了,再看看留在国内的呢?各路妖魔齐出手,连偷再抢,或成为自己的私藏,或卖给外国人,不但散落得哪都有,毁掉的更是不知凡几,谁来骂他们?有的道友可能会说了,相比王道士来说,这些人造成的损失太小了。大胆假设一下,如果那5万件经卷全装车往北京送,又有剩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