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2章 逃亡

在给暗部的回信中,张平安同时附了一封给朱元璋的信。

信上的大概内容也就是说了一下自己在江浙、福建、以及云南的一些规划,再就是让其安心北伐,务必坚守住大都,自己会想办法和朱元璋的大军汇合。

至于为什么张平安不随着暗部的密信回去?

那送信的是信鸽,带张小纸条还行,总不能带着人飞吧?

洱海虽说名字里带了个海,其实也就是个内陆湖,理想一点的路线,自然是通过丽江到长江上,然后再顺着长江直下就可以到应天了。

到了应天,再想北上就安全多了。

甚至都不用到应天,只要进入朱元璋的势力范围内,自己联系到当地的守军就能让其安排自己北上了。

但这个年代的长江被称为天险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平缓一些的地带还好,若是遇到水位落差大的地方,水流湍急,又多暗礁,张平安没有坚固的战船,想要顺着长江飘到应天,只怕十条命都不够张平安花的。

所以实际的路线只能是以长江为参考物,大致的保证路线不偏移就好了。

但这其中就有了一个问题,以长江为参考物,就得经过巴蜀地区,也就是明玉珍的势力范围。

张平安如今的两层身份,不管是蒙元朝廷的左丞相,还是朱元璋麾下的狗头军师,都是明玉珍的敌人,若是被明玉珍抓住,可以说这两个马甲都保不住自己。

因此,只能偷偷摸摸地过去了。

张平安把亲兵们叫了过来,随后发给了众人一身渔民的装束,让众人扮作渔民掩人耳目。

随后又把目光看向了小一,小一本就是疍民,不用装扮就是天生的渔民。

见众人都没了什么纰漏,张平安这才让亲兵们散去,两两一队,分了七艘渔船朝着丽江而去。

然而让张平安没有想到的是,一行人刚出洱海,就被拦了下来。

一支近千人的部队刚好驻扎在洱海口,这支部队虽然借着灌木隐藏自身,俨然一副山匪惯用的伎俩,但张平安还是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一支正规的军队。

这些人不管是整体布置的防线,还是个体锐利的眼神,都不像是匪寇能够拥有的。

张平安冲亲兵们比了个暂时不用轻举妄动的手势,随后把渔船朝着这支部队划了过去。

同时,张平安脑子里在飞速的旋转。

这里地处云南边境,明玉珍和把匝剌瓦尔密的军队都有可能出现在这里。

但这支部队明显是在防备有人从洱海逃离云南,那么必然不可能是把匝剌瓦尔密的部队。

也就是说,这支部队是明玉珍麾下。

张平安心中暗道一声麻烦,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为了防止露馅,亲兵们的火枪都藏在了渔船里,但就算亲兵们全都配备着火枪,也敌不过对面这上千人,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和对方硬碰硬。

“官爷,您拦下我们这是?”

渔船靠近营地,张平安凑到一个士兵面前问道。

“例行盘问!废话少说!”

士兵皱着眉头问道:“姓名?籍贯?”

张平安这才松了口气,编了一段渔民的履历后,那士兵这才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当即,就有几个士兵朝着张平安的船上跳了上去。

几个士兵一番搜查后,并没有发现刀枪之类的武器,那士兵才摆了摆手,示意张平安离去。

张平安长舒了一口气,随后将渔船划过了关卡,在一旁等候亲兵。

渔船一艘艘的划出关卡,眼见着第六艘渔船划了出来,张平安一颗心终于是放了下来。

可下一瞬间,张平安就紧张了起来。

只见最后一艘渔船上搜查的士兵,从渔船上拿出来了一根黑长的铁管!

虽然隔得有些远,但张平安一眼就看出了那是火枪!

当即,这艘渔船上的亲兵脸色就变得急切起来。

接着张平安就看到一众士兵将亲兵团团围了起来。

眼见事情即将败露,张平安正要有所动作,就见到那亲兵对着守关的士兵指了指自己的嘴,“阿巴阿巴”一阵之后,又将铁管放在了嘴前,做了个点火的动作,鼓起腮帮子一吹。

那盘问的士兵瞬间恍然大悟,将火枪递给了亲兵,随后摆了摆手,将亲兵放行了过去。

亲兵将渔船划过关卡,随后不动声色地就朝前划去。

张平安紧跟在其后,七只渔船缓缓朝着丽江而去。

足足驶了半里地,眼见再也看不到守关的士兵,张平安这才追上亲兵的渔船,好奇地开口问道:“你跟那个守关的兵说了什么,他怎么放你过来的?”

亲兵嘿嘿一笑,拿出了先前被搜查出来的火枪。

张平安一看,瞬间了然。

这火枪整个就只剩下枪管了!

难怪亲兵能这么容易过关。

亲兵接着开口解释道:“小的本来也打算把火枪藏在船舷里的,只是后来才发现小的那艘船的船舷没有夹层,藏不住火枪,眼见着对方要搜查到我了,这会儿丢掉火枪水面上肯定有动静,没办法就把火枪毁了,只留了枪管。”

“那搜查的士兵搜到了枪管,我就装作哑巴,说这东西是吹火棍,那士兵见我是个哑巴就放松了对我的警惕,放小的过了关……”

果然,亲兵的解释和张平安所想的大差不差。

朝着亲兵比了个大拇指,张平安将目光投向了前方,接下来的路,依旧很远……

……

大都。

距离朱元璋夺下大都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大都城外虽然时常有蒙古骑兵骚扰,但大都城内却已经维持住了基本的平和。

基本的秩序已经建立了起来。

作为蒙元朝廷皇宫正殿的大明殿,此时自然是成了朱元璋一方诸多将领的暂住地。

“大明殿……大明殿……”

朱元璋看着大明殿上高悬的匾额,喃喃自语。

如今蒙古人无休止的骚扰,让朱元璋大军士气大跌。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守城的士兵根本不知道蒙古人的骑兵什么时候会来骚扰,早就烦不胜烦。

可攻却又攻不过去,大都和上都之间,成了一个天然的缓冲带,大都但凡有所动静,上都立马就能反应过来。

得想个办法提起士气了……

感谢书友一串数字尾号3711打赏的150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