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侠行天地 > 第二十六章 南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辽统和十九年,北宋咸平四年……

自上次镇压耶律崇光谋反后,林夕在大辽已过了一年的生活,虽说时常想念大宋,也曾去过边境眺望过归雁山,却再也没有越过去。

某一个平常的晌午,观音刚走不久,忽然又回到府内,林夕才得知了大辽要主动进攻大宋的领地,而且太后已经到前往前线去调度军队了。

林夕一路紧追,得知大辽已攻进了大宋的高阳关,最后在高阳关外见到了辽军所扎的营地。

“站住!你们三个什么人?”一个站岗的士兵拦住了他们。

“本宫辽国大公主耶律观音,这是身份令牌,麻烦进去通报一声。”

站岗的士兵看了看手里的玉牌,对他们说:“你们在这待着,我去通报。”走之前他还不忘找人看着这三个来路不明的人。

过了一会儿,士兵从营地里急匆匆的跑了出来,“让三位久等了,太后请三位中军大帐一见。”

三人进帐,萧太后还在大帐中对着地图沉思。

“见过太后。”三人最后还是林夕先开的口。

“你们来了。”

“太后首战告捷,在下特来道贺。”

“你的表情可不是像来道贺的,想说什么你就直说吧。”

“太后此次南下,目标是何处,漳河以北,还是黄河以北?”

萧太后用手里入鞘的剑,指了指地图上的汴梁。

林夕脸色微微一变,“看来,太后志在天下啊,倒是林夕目光短浅了。”

萧太后问林夕:“知道这些年大宋在面对我们的进攻时是如何应对的?”

“林夕不知。”他已有一年多未曾打过仗,自然不敢妄自回答。

“但令坚壁清野,不许出兵,继不得已出兵,只许披城布阵,又临阵不许相杀。”

林夕心头微微一颤,若萧太后没有说谎,宋军就完全是在消极防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个命令在林夕看来,就是愚蠢至极。

“林夕,这样愚蠢羸弱的国家,真的值得你如此思念和效忠么?”

“我……”林夕被这一番话弄得无话可说。

“我只有一个要求。”

“你说。”

“城破之时,勿伤百姓一人。”

“我答应你。”

“多谢太后。”

“汝可随军,若哀家违背誓言,则你可将我大辽行军路线告知大宋。”

“我相信太后言而有信,至于行军路线……不用太后告知,我已大概知晓。”随后,林夕的手在地图之上依次划过,指向几座重镇:

遂城--保州--定州--河间府,最后向南划了一下,意指南下。

“你是如何得知的?”

“听闻辽军向东进攻莫州失利,那必然会西进,而保州和遂城距离又非常相近,想来辽军定会先攻下距边境更近的遂城,而后攻保州,保州攻陷,便可以直取南边的定州,而后东进攻克河间,到那时,辽军便可一路南下,直至黄河北岸。”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哀家也难以相信,你口中所说的和我的计划几乎无差。”

“若我在此统兵,便会如此行军,太后深谙大军作战之道,我想,太后的计划跟我所想的,应该也是大同小异吧。”

“大宋竟把这样一个文武全才逼到出走异国,真是愚蠢至极。”

“在下告辞了,希望太后遵守承诺。”

“放心,我会的。来人!带他们三人去后营,找两个军帐让他们住下。”

同年冬,辽军至定州,两军出现相峙局面,宋降将王继忠乘间劝萧太后与宋朝讲和。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初为宋真宗所拒。十一月,辽军在朔州被宋军大败,西部战线的辽军也因粮草不继撤军。辽军主力集中于河间城下,日夜攻城,宋军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未下。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清河。宋廷则“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戌卒会天雄军”。同月,辽军攻克德清,三面包围澶州。

“报!前线传来消息,大宋皇帝御驾亲征来到澶州,宋军士气大振,反击已不像前几日那般羸弱了。”

“噢?之前传来消息说大宋皇帝意图迁都,现在居然变得这么快……看来,宋朝还是有明白人的。”

“据说是宰相寇准的力谏皇帝一定要御驾北上,大宋皇帝这才来到澶州的。”

突然,帐外又闯进来一个士兵,喊道:“报——不好了!”

“何事慌张?”

“统军使大人不听劝谏,带着几十个人,执意要去澶州城下巡视,刚刚回来的弟兄回报,统军使大人被宋军的八牛弩射杀了!”

“什么?”萧太后手中的书本掉在地上,脸上难掩震惊的神情,帐中突然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娘!娘?”这时,耶律观音赶巧就走了进来,喊了萧太后两声没反应,观音才觉得有些奇怪。

“娘,您怎么了?娘?”

“观音……”

“娘,您哭了?”观音看到了萧太后眼角竟泛出点点泪光,在观音的印象里萧太后几乎没有流过泪。

“观音……你舅舅,萧挞凛,阵亡了。”

“怎么回事?早上不是还好好的么?”

“观音,你先走吧……”观音也识趣的点点头就离开了,同时叫走了帐里的士兵。

“林夕。”观音找到林夕,说道:“出事了。”

“怎么了?”

“我的舅舅,统军使萧挞凛死了,我问过手下的士兵,他是在澶州城下巡视的时候被八牛弩射杀了。”

“看来,战争快要结束了。”

“你怎么知道?”

“统军使死了,对辽国军队的士气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况且,辽国战线拉的太长,后勤补给一定跟不上。我想,萧太后应该就要退兵了。”

辽军整整五天没有动静,第六天,果然不出林夕所料,萧太后将林夕叫了过去,商谈议和之事。

“太后。”

“我想让你帮忙送一封信到澶州城。”

“是什么信?”

“是议和信,你可以打开看看。”

“不必了,在下去送就是了。”

“你不怕我骗你?”

“太后没有必要骗我,太后是个有手段的人,我想在战前您就已经做好可战可和的准备了吧。”

“不错。”萧太后满意地点点头。

“放心吧,林夕定不辱命。”

林夕只身来到澶州城下,却遭守门军队团团围住。

“在下辽国信使,有信呈递大宋天子。”

“把信给我,你在这等着,你们看着他。”领头的士兵拿起信就进了城。其他士兵依旧围着林夕,林夕也不慌,就这样悠闲的等待着。

“陛下,辽军来信,说的是什么?”说话的正是在群臣首位站着的,大宋的宰相寇准。

“辽军希望能罢兵言和。”

“陛下的心意呢?”

“朕也希望能息兵止战,永结盟好。”

宰相寇准义正辞严,苦心劝道:“陛下,辽国已是强弩之末,人困马乏,而我军士气高涨,正是击败他们的大好时机啊!”

“那……诸位爱卿觉得,两国应当如何?”真宗赵恒畏敌如虎,便将锅甩给了下站的其他臣子们。

其他臣子也大都惧怕辽国,纷纷表示支持和议,甚至联合起来攻击寇准拥兵自重。寇准无奈之下,只能同意与辽国讲和。

“送信的人呢?”

“禀陛下,还在城外。”

“让他进来,朕要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