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北疆蓝图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二十九章 北疆蓝图定

“唐皇,如今大唐乃是人族最大的国度,又是南瞻部洲诸国之首,却是皇位空悬,恐怕非长久之计啊——”

大唐关隘,中军帅帐,李世民、李治、秦琼、徐茂公、程咬金等人赫然在座。

此时的中军帐,哪里还有帅帐的味道,早就被布置成了一座待客厅的模样。

李世民居中而坐,右手边以晋王李治为首,秦、徐、程三老依次相陪。

左手边,二郎神杨戬却坐在了首位,紧接着坐着的是燕赤霞、孙思邈二人。

这样的场合,秦怀玉和罗通是没有座位的,却也侍立在两旁,时不时给众人添茶倒水。

方才开口的,正是二郎神杨戬,也只有他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哈哈,二郎真君果然快人快语,这大唐第三代皇帝的位置,很明显就是给雉奴留的,不过眼下却不是他进位的好时候啊。”

虽然在座的众人早已心知肚明,但是,当李世民第一次如此明确地说出,李治会是将来大唐之主时,中军帐内还是引起了小小的骚动。

“得雉奴提醒,朕方知唐御弟西行取经,却干系着我大唐,乃至整个南瞻部洲大兴佛教之举。”

“想来此事背后的牵扯更大,可我李家一直对外称是道门祖师后人,哎,此事越是细琢磨,朕越觉得自己当年的做法太过草率了。”

“不过,既然西游已起,想来是无法回头的,朕这个皇帝虽然已经退位了,想必还需等唐御弟一行回转长安,此事才算是告一段落。”

原来,李世民迟迟没有册立新皇,原因在此啊?

杨戬听完,却摇了摇头。

“唐皇,恕在下直言,您方才所说虽然也在理,然而暗中隐藏的真正危机,恐怕你等还尚未觉察到吧?”

杨戬用了一个“你等”,那就是把这中军帐中,除他之外的所有人都包含在内了。

“二哥,有什么话您尽管讲在当面,此帐中都是我大唐的忠良之士,随我父皇出神入死之人,即便有再大的危机想来总有化解的办法。”

看到杨戬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李治在对面插言道。

他很理解自己这个准大舅子,既然他都用到“危机”这个词了,那么,想来对大唐的影响应当是很大的,甚至还要在佛门东进之上。

李治这样说,按理也没什么毛病。

此时的中军帐内,李世民就不用说了,秦琼那早就是李治的死忠,程咬金虽然见面不多,两个儿子多年前都送到“晋王府”了,这队站的还不明显吗?

燕赤霞和孙思邈,此二人能够有今日的成就,与李治的关系同样密不可分,早就算是绑在李治这个战车上的人了。

至于说侍立在一旁的秦怀玉和罗通二人,那对李治的感情,恐怕比老一辈人还要炙热,甚至都算是李治的半拉徒弟了。

中军帐中,唯一的例外要说徐茂公了,此人向来以智谋着称,可谓大唐第一“谋帅”。

由于常年驻守在北疆,李治还是在很小的时候见过一次面,如今都快三十岁的人了,两人之间完全没有交集。

先前,李世民让徐茂公改回了“徐”姓,更是把这个天大的人情,安在了自己儿子李治的头上,徐茂公在心中已经对李治产生了浓浓的好感。

如今,眼见二郎真君要说的话,必然关系重大。

李治一句“此帐中都是我大唐的忠良之士,随我父皇出神入死之人”,顿时让徐茂公彻底“治”化了。

杨戬朝着李治使了一个眼色,李治会意,二人暗中联手在中军帐内布下了一道结界,与外界完全隔绝。

杨戬依仗的是绝对的修为和对诸多阵法的熟悉,李治却很简单,他就仅仅依托着识海之内的十二品净世白莲。

“诸位都是大唐的股肱之臣,自然明白人间帝王不得享以长生,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但凡人间帝王都无法完成‘筑基’的。”

“比如唐皇陛下,意外获得五百年修为,一举突破到‘渡劫’期,就必须除去帝位,否则当有性命之虞。”

“如果让九郎来承继为帝,想来他所遇到的阻力会异常强大……本座也有一半人族的血脉,却亲眼见证了人族最后一位‘人皇’的谢幕……”

杨戬这一番话,彻底让中军大帐安静了下来。

有人敢接着这个话题来聊,即便是唐皇李世民,也只是端坐在那里,脸上阴晴不定,两只眼睛在飞快地转动着,没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

杨戬率先离开了北疆的唐军关隘,李世民等人却还要停留数日。

这么大的一场战役,绵延了大半年,动用军队三四十万,更是直接损失了至少十五万的军力。

大战结束了,战后的事宜总得安排妥当吧?

好在无论是秦琼、程咬金,还是李世民和徐茂公,那都是多年的老行伍了,要经验有经验、要权力有权力,处理起这些事情来,也就是繁琐需要花费时间而已。

程家两兄弟程处默和程处亮,也终于从“安北都护府”回来了。

去的时候带领着十几万军队,回来就他们小哥俩,还把李治他们寄存在“安北都护府”的三匹战马牵了回来。

老程此前身受重伤,虽然被孙思邈给救了回来,却也有些元气大伤,回京静养、势在必行。

因此,老程就把自家两个儿子给留了下来。

用老程的话说,他的命是军中无数兄弟的生命换回来的,他如今要离开了,那必须要让他老程的儿子们顶上。

李世民和李治商量之后,就同意了程咬金的请求,李治更是将“体诀”和“心道”一并传给了这兄弟两个。

至于说,他们二人的天赋够不够,或者说最终能够走到何种地步,却不是李治能够掌控了的。

“咬金啊,听说你那匹‘大肚子蝈蝈红’也不在了,多年的老伙计了,朕能够体会到你那份难过的心情。”

“这匹‘飒露紫’,如今已经不是凡马了,朕就送给咬金了,希望它能够代替你那匹老伙计,继续看到当年‘混世魔王’的风采。”

李世民如今的修为,已经无需再乘骑战马了,即便“飒露紫”已经完成筑基,却也满足不了李世民的要求。

一听说程咬金的“大肚子蝈蝈红”没了,李世民就想到了自己这匹战马,索性今日当众赠马,也算是对老程镇守边关这么多年的肯定了。

既然程咬金都要离开了,那么,徐茂公也就没必要继续守在最前沿。

大唐北疆最大的对手,就是刚刚被覆灭的突厥人,秦怀玉和罗通,各率两万大唐铁骑,整整追出去三百里地。

那突厥人被杀的惨啊,哭爹喊娘的,都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啊。

不仅仅是那四万余的散兵,更是碰到了跟在突厥大军身后的几个后勤保障部落。

秦怀玉和罗通可不会同他们客套,又是一阵冲杀,斩获无数。

据不完全统计,在他们之后的两天冲杀中,直接杀死的突厥人就高达一万三千余人,更有一万八千多的俘虏。

这些俘虏,按照李治的要求,既没有杀掉,也不去搞什么献俘那样虚头巴脑的事情,而是全数编入“劳教队”。

大唐在北疆,只有几处关隘要塞,连一座像样的城池都没有。

李治这个后世来人,自然知晓这个地方是可以建城的,有这么多的壮劳力不利用起来,还真就对不起他在“基建狂魔”世界中生活了那么多年。

北方强敌已除,只是正常的驻守,有程处默和程处亮二人足矣。

不过,徐茂公也没有远离,而是被任命为新的“安北都护府”的都护,却有辖制程家兄弟之权。

也就是说,虽然徐茂公离开了前沿,他依然还是北疆最高的军事长官,而程处默和程处亮,只是代替了原来的程、徐二人,行使带兵驻守之责而已。

“陛下,请您为此城赐名——”

筑城的地址,就选在北疆最大的两处关隘中间,略微靠南的位置。

距离两处关隘不过三百里左右,就算是到“安北都护府”所在地,也没超过五百里。

此城不仅作为后方支持前沿的中转站,更是为很多伤残且无家可归的军旅之人,安排了不少的产业。

耕地是少了些,却依城划分出大片的牧场,俘获的一万八千突厥人,其中妇孺却有三千多名,她们自然是最好的牧民。

秦怀玉和罗通洗劫了突厥人的后勤部落,自然也收获颇丰,李世民大笔一挥,全数投放到新城的建设中去。

牛羊和物资,按照各自军功的大小,全数奖赏给那些愿意留在新城的大唐军将。

“既然这算是朕的最后一项军功,不若就命之为‘贞观城’吧,让后世永记我大唐贞观的盛世,这是朕的年号,也算是朕亲自镇守在此处了——”

李世民不愧是政治作秀的一把好手,连在北疆建一座城,都要说出一番名堂来。

不过,左右是一个城池的名字而已,如今甚至连影子还没有呢,也没人去计较名称的好坏。

正如李世民所说,用了“贞观”来命名,至少也能体现出皇帝陛下的重视,真的有朝一日敌人打到此处了,说不定还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

北疆诸事安排妥当,甚至从长安运来的第一批犒赏之物都来到了,这次带队之人,居然是吴王李恪。

“儿臣给父皇问安了,这么多年不曾入京觐见,儿臣……儿臣有罪啊——”

一进入中军帐,李恪就双膝跪倒在地,膝行向前,跪爬到李世民的帅案前,涕泗横流。

对于自己这个三皇子,李世民可以说是百感交集。

李世民的女人不少,儿子女儿也一大堆,不过他宠爱的还是长孙皇后所出那几位。

这个李恪却是一个例外,他的身份有些特殊,母亲是前隋的公主,外公自然就是功过参半,毁远胜过誉的隋炀帝杨广了。

有这样的一个身份在,李恪注定是与大宝无缘的,只是此子从小就透露出一股子干练之气。

又是天生的神力,修为异于常人,论个人的综合实力,他绝对可以排进众兄弟的前列。

李恪的样貌,李恪的秉性,李恪的做事果决之风,却是众兄弟中和李世民最为相像的。

因此,才有了当年李世民不自觉的夸赞之语,“英果类我”!

可惜,一个注定无缘大宝的皇子,如果平平庸庸的还好,反倒是从小表现的太过优异,引起了不少人的忌惮。

关陇世家自然是要站在长孙皇后嫡出这方面的,而前隋遗留下来的诸多老臣,却若有若无地对李恪保留着不切实际地幻想。

再加上李世民自己的“前车之鉴”,使得李恪这些年都保持着一定的拥趸和可能性,直到峨眉山中遇到了李治。

李恪心中有“想法”,又被李承乾、李泰等人针对,索性就找出各种理由,躲在自己的封地,不再回长安去。

这也就是他为何十多年来,每次只有亲笔书函送到长安,而本人从不露面的原因。

李世民和李恪这对父子,也十几年没见面了,看到帅案前已经蓄起胡子的老三,李世民不自觉往旁边的李治身上看了一眼。

现在这个大帐中,就只有他们父子三人,连秦怀玉和罗通,都识趣地躲了出去。

只是不敢远离,就守在中军帐之外。

“三哥快快起来吧,你的苦衷,小弟已经同父皇讲说清楚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如今父皇已经是‘天仙’境界了,那是真正的神仙,神仙还岂能同你斤斤计较,哈哈哈——”

李世民没发话,李治却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半开玩笑地来到李恪身边,亲自将他从地上搀扶起来。

李恪还想着等自家父皇的诏令呢,可惜,他就算是“天生神力”,却也没有李治如今的力量大。m

“恪儿,听雉奴说你会到长安去参加雉奴的婚礼,朕为此很是高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如今看到你、看到承乾、看到雉奴,你们能够如此相处,朕就算是闭眼了,也放心我这大唐的江山啊。”

李世民骨子里是一个极其好强的人,贞观朝三十年,励精图治终于让大唐成为整个南瞻部洲最为强盛的国家。

李世民这样做,除了他自身的抱负之外,更是要让老爹李渊,让大唐千千万万世人看一看,他李世民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之人。

可惜,在李世民的内心深处,当年惨死的大哥李建成,三弟李元吉,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李世民甚至觉得,那也算是他做人的一种“失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自己的大哥和三弟都无法相容,“齐家”这一点又从何谈起?

在这一点上,李世民倒是很佩服李治。

其实,李世民也不想一想,李治现在和自己那几个兄弟是怎样的差距?妥妥地以“力”服人。

李治随便动动手,都能让那几位生不出半点反抗的心思,这算是降了多少个维度进行打击啊?

“儿臣到京之后,才知道父皇和雉奴来了北疆,恰好太子哥哥和房相已经筹措了第一批奖赏之物,儿臣就自告奋勇请缨前来了,鲁莽之处还请父皇责罚。”

已经被李治从地上拉起来的李恪,说这番话的时候,却又再次跪了下来。

不管他是出于何种考虑,一介藩王未得诏令私自回京,如今更是跑到北疆来了,这如果是被御史参一笔,绝对够李恪喝一壶的。

“哈哈,你这有何鲁莽之处?听到自己老爹和弟弟身入险地了,能够不顾危险万里迢迢赶过来,难道朕还得治罪于你吗?快起来吧——”

李世民一句话,给李恪的北疆之行定了性。

至此,李恪和李世民之间多年的隔阂,算是彻底解开了。

至于李恪会对李治如何,李世民压根就没有担心过,他甚至在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遇到李治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

当然,他也不会挡着李治的路,李世民已经记不得是从哪年开始,如果李治想坐他那个位置,李世民会毫不犹豫地让出来。

就像现在这样,他是名正言顺的“太上皇”,不还是这几个小子的老爹吗?

军中、朝中一干文武大臣,有哪一个还能不听他的号令吗?

李世民算是想明白了,只要父子一心,上下一体,关键是实力还足够,皇帝和太上皇,又有什么区别呢?

尤其是,他又想到了杨戬说的那句话,他见证了人族最后一位“人皇”的谢幕。

是啊,与“人皇”比起来,一个普通的人家帝皇又算得了什么呢?

“恪儿啊,既然你想出来任事了,朕手中还真有一事相托,北疆要修建一座‘贞观城’,已经诏令工部招募能工巧匠过来了。”

“不过,朕对这座城池看的很重,没有一个值得信赖之人坐镇,朕的心中总觉得有些不踏实。”

“正好你来了,朕想着你能够在此驻守三年五载,等‘贞观城’建起来了,你再回京如何?只是雉奴的婚礼,恐怕你就参加不了啦……”

北疆苦寒,派文臣过来总是不妥,除非朝中那几位有修行在身的文臣大佬,让武将来督促此事吧,似乎又有些不放心。

徐茂公倒是一个相当合适的人选,可惜,看李治同徐茂公商量了几天那架势,不定要在“安北都护府”搞什么大动作呢。

恰好这个时候,李恪送上门来了。

论能力绝对没问题,李恪又有皇子的身份,现在看来,他对“大唐”的忠心更不用去怀疑,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

“能为父皇分忧,儿臣责无旁贷!但请父皇放心,五年之内,一定让一座举世瞩目的‘贞观城’,屹立在大唐的北疆。”

“至于雉奴的婚礼,看来真的是无法参加了。不过,儿臣准备的礼物,已经悉数放在兕子那里,到时候儿臣人不能过去,礼总是要到的。”

说来也奇怪,长孙皇后所出这几个孩子,李承乾和李泰同李恪不对付,而李治却对李恪的感观不错,兕子李明达,更是所有皇兄、皇姐无法拒绝的存在。

“呵呵,那小弟就多谢三哥了!三哥天生神力,如今已经是‘元婴’后期了,只是你那佛门功法还是不要继续修炼为好。”

“这里有一套功法,名为‘体诀’,又有一套枪诀,名为‘嗜血’,三哥可以一并修炼,或许将来我大唐也要出一名‘北地枪王’呢。”

对待已经“投诚”自己的李恪,李治自然慷慨大方的很,再说了,这好歹是自家的三哥,他怎么还能允许继续去修炼佛门功法。

“这……这太贵重了,小兄我……”

感受到脑海中多出来的两套功法,李恪虽然一时之间还没弄明白,却也能感觉到它们的非凡。

比起当年木吒给他的“六字箴言”,似乎要更加厉害一些。

“恪儿,你虽然是兄长的,在修炼一道上,还是要听雉奴的。雉奴注定是做大事的人,你们是亲兄弟,务必要多多帮衬一番。”

“承乾如今修炼的功法,也是雉奴给的,他只希望你们都变得强大起来,将来真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能够更好地自保!”

有些话,李治自己不能说出来,但是,李世民这个做老爹的,却正应该当场点明。

“父皇,儿臣明白,雉奴就是我大唐的太阳,儿臣愿意做他身旁拱卫的繁星,儿臣一定努力修行,也好为我大唐略尽绵薄之力!”

很多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一旦是想通了,就会一顺百顺,如果还是在钻牛角尖,想一条道跑到黑,就会平添很多的麻烦。

比如,尚在长安城里那位魏王李泰。

在李治看来,虽然李泰年长他几岁,却更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也可能真的是书读得太多了,从小到大,身旁要么是一些阿谀奉承之人,要么就是一些舞文弄墨之辈。

李泰活的太不真实了,才造就了他那样偏执的性格。

对于李泰,李治不会去动他,更加不会伤害他,好在母后长孙无垢的话,李泰还是能够听进去的。

那就让他在自己的世界里,慢慢地学会长大吧。

……

“父皇,此人您打算如何处置?”

中军大帐中,又剩下李世民和李治父子二人,李恪却是走马上任去了。

为了让他这几年行事方便,李世民甚至加封李恪为“凉王”,却没有去除他原来“吴王”的封号和封地,这是食双王俸禄啊!

更是命其为“贞观城”第一任城主,嘱予在“贞观城”完工之时,可立碑以纪之。

这又是实实在在的,名留青史的机会,但凡后人来到这座“贞观城”,看到所立的碑文,自然会第一个想到他李恪。

李治和李恪都明白,这是老爹变相地在补偿自己的三皇子,更是一种鼓励和赞赏。

李恪千恩万谢,亲率两万大唐铁骑,押着一万八千名手无寸铁的突厥俘虏,浩浩荡荡地赶奔“贞观城”的建城之所而去。

“贞观城”的图纸,却是由李治给提供的。

不同于大唐其他城池,这座“贞观城”在很长时间内,恐怕会作为一座边城的存在。

防御、生产、商贸是这座“贞观城”的主题,当然,生活、教育和娱乐等项目,也被李治考虑了进去。

那却是要等到二期了,没有足够的人口,没有长期的稳定,孤孤单单就一座城池,是很难真正发展起来的。

中军帐中,突厥可汗阿史那泥熟匐被秦怀玉给推了进来,有李治在此,连绑绳都没给他上。

“你就是突厥的可汗?听说还是一位‘玄仙’中人,如今你兵败被俘,不知还有何话要讲?”

李世民居中而坐,看着眼前立而不跪的突厥可汗,总觉得此人怎么有些眼熟?

李世民算同突厥人打过不少交道的,从十几岁开始,他就同突厥人来往了,其间有争斗,又有相互利用和合作。

有唐一朝,是一个真正兼收并蓄的一朝,不说别的,单单朝中的大将就有不少是异族人。

比如突厥族的阿史那社尔,这位更是突厥的贵族出身,贞观九年归顺大唐后,战功赫赫。

败吐蕃,灭高昌,征伐高句丽、薛延陀,平龟兹、焉耆等。

不仅如此,他对大唐和李世民都忠心耿耿,在另外一个时空里,李世民驾崩之后,阿史那社尔甚至请求以身殉葬被拒绝,最终死后才陪葬昭陵。

甚至李世民曾经有过一位红颜知己,还是阿史那一族的公主,更是被他娶进皇宫的“那妃”,阿史那燕。

可惜,大唐和突厥之间,终究是交战的双方,即便有了阿史那燕的和亲,也不过是带来几年的短暂和平而已。

最终,在突厥兵败,可汗被俘之后,阿史那燕也选择了“自杀”,来了结了她短暂且拧巴的一生。

看到眼前的突厥可汗,居然也是姓阿史那的,李世民不自觉就又想起了往事。

好歹那也是他的一位红颜知己,虽然他们婚礼的形式是“和亲”,两人之间的感情却是货真价实的。

甚至,他们曾经还一度怀过一个孩子。

可惜,家国情仇,除非你不是当事之人,否则谁又能够真正理得清楚呢?

“哼,李世民,有种你就杀了我,反正我的父王,我的娘亲,我的诸位哥哥姐姐,都是死在你的手中。”

“今日,如果我又死在你手里,也算是一家子团聚了。三十年了,父王,儿子无用啊,不能手刃了李世民,没能替你们报仇啊——”

这个突厥可汗阿史那泥熟匐,突然痛哭流涕,双膝跪倒,而他朝拜的方向,分明是东南方啊?

“朕是你的仇人?看你的年龄,不会超过四十岁吧?你一个突厥人……不对,你不是突厥人,你是大唐的人?——”

大唐之初,各族人民混杂,就算是李唐皇室,都不能算是纯粹的汉人。

眼前这位突厥可汗阿史那泥熟匐,除了一口流利的关中话,离得近了李世民更是清晰地看到他的样貌。

怎么看,都不像是突厥阿史那一族的啊?

只是,为何还是这样的熟悉?

“哈哈哈,李世民,你说我是突厥人?也对,我叫做阿史那泥熟匐,乃是突厥贵族阿史那一族的。”

“哈哈哈,可笑,真的可笑啊!既然今日我是必死之局,不妨实话告诉你们,我并不是突厥人,而是真真正正的大唐之人。”

“李世民,你当年用了卑鄙的手段,窃取了属于我父王的大唐江山,诛杀我们和三皇叔一家,又逼得皇爷爷退位。”

“三十年了,你的良心难道就不会痛吗?——”

这个时候,阿史那泥熟匐突然暴起,冲着李世民就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