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理寺卿年纪 > 第二百三十三章 杀人不需要理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三十三章 杀人不需要理由

王小七记得自己好像听过一个人和他说过这个词的意思,但是他还是想不起来,于是他说道:“我记得有人和我讲过这句话,但是我想不起来了。”

李平峰说道:“那我替你回答这句话吧,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这是所谓的前倨后恭,其实这世上很多人都是如此现实的,有些事情和人都是你想不到的那样。

虽然我知道这么说不太好,但是我觉得你在面对到我的时候,也是有一些前倨后恭的。当然我不是觉得你不是好人,但是你确实是有一些前倨后恭的样子的。

当然我知道对于你这样的人来说,可能是不太愿意承认这些内容的,像是我其实也是不愿意承认的,这种事情看起来没有多大的问题,但是实际上是很有问题的。

你昨天和我说话的时候,你是一种恐惧的神情,就像是看见官员的那种恐惧。

而你今天见到我的时候,你是那种尊敬的样子,至于你以前看我的话,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怜悯的表情。

我知道不管是哪种表情,其实都算得上是你对我的看法,但是我觉得你还是有些前倨后恭的。

你之所以以前对我怜悯,我觉得有很大的可能,当然更应该说是你对我身世的怜悯,像是你知道我的生活并不如意,所以你才会一直看我的眼神中会有那种像是人看待受伤的野兽一样的神情。

至于你昨天看向我的恐惧,应该有很大的可能,是因为你觉得是我杀了刘莽,虽然我不承认,而且你也没有证据,但是你就是觉得是我杀的刘莽。

至于今天的尊敬,我觉得应该是那些官员告诉你不要恐惧我,在没有调查清楚我身份之前,是不要对我太恐惧的。

而且有很大的可能,是你并没有觉得我做过这些事情,或者有人希望你觉得我没有做过这些事情。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你说这件事情,但是我觉得你的前倨后恭还是有些让我觉得想笑的。

前倨而后恭,思之令人发笑,我对于你这个人可能没有太大的恶意,但是我对于你做这些事情是有恶意的。

好了,也不说这些事情,我问你的问题你没有回答上,那么我就可以再问一个问题。”

“您要是想问的话,您就问问吧,但是我不一定保证自己能够回答上来,只是希望您能够不要太介意这件事情。”

“我当然不会介意这些事情,我问的问题很可能我自己都回答不上来,我要是再用这些事情去为难你的话,恐怕就实在是算不上一个成功的人了。

先不说这些,我就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假如真要是我杀了刘莽的话,你会不会做什么事情?或者你觉得刘莽是个什么样子的人,我觉得刘莽不是好人。”

王小七有些犹豫,但是随即还是说道:“其实我也觉得刘莽并不是好人,但是并没有觉得他是一个多么坏的人,在很多情况下,我都觉得他是一个好人,而且还是那种只是在一些问题上做得不好的好人。

这种人在某些事情上确实挺不是个东西的,但是你不能够给说他这人就有问题吧,他这个人很多时候还是很仗义的,就是有些事情上,实在是算不上是什么正人君子的品质。

至于我为什么说他不算是那种坏人,是因为他在大多数时候,都不是那种什么事情都不做的人。”

“可是难不成因为他做过善事,就忽略他做的恶事吗?我知道你在想什么问题,但是你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像是这样的人,难不成真是那种好人吗?

还是说好人就是那么评定的呢?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我觉得荀子他老人家对于这番话的理解,算是不错的,这天底下的人本性就是恶的,尤其像是刘莽这样的人,看起来是很正常的,但是实际上是首恶之徒。

像是这样的人,他伪装起来,难不成不能够看起来像是好人吗?我觉得看起来像是好人,但是不代表他是个好人,像是前朝的那位丞相,谁能够说他是坏人,他给前朝带去了长达三十年的和平,可是谁又能够说他是好人呢?

难不成他不应该说是坏人吗?可是前朝大部分人对于他的看法是什么?他们都觉得他是英雄,因为他给他们带来了三十年的和平,可是那三十年的和平最后是什么结果呢?

三十年的和平过后,前朝是经济成为盛世,可是军备孱弱,最后在灭亡。要不是太祖皇帝奋起,恐怕中原之地就要落在北方那些蛮子的手里了。”

当然这上面有一些话只是粗略的记载,真正的内容是齐年北自己想起来的,毕竟善恶这种东西虽然有很多人去讨论,但是真正讨论到文章层次的,却是只有那两位和他们的门徒而已,就算是大吴一朝的文人,当中都很少有人会因为这些事情写文章。

其实也是因为更多的人并不是在意这些内容,而是在意官名利禄和那些浮名虚利。

这听起来可能不是很读书人,但是大部分官员所谓的自称读书人,其实也只是自称读书人,但是并没有把自己当成真正的读书人,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就只是真正的官员。

有人会把读书人等同于官员,但是官员是官员,读书人是读书人,或许读书人以后会成为官员,而官员也会想起来自己曾经是读书人的事情,但是更多的事情,其实应该是大部分官员都不会想起来自己曾经是一个读书人。

当年读过的圣贤书,和那些书上的道理,到最后都只是一些年少时的轻狂,和不知道世事艰难时的那种放荡不羁。

人的成长并不是随着时间变化的,而是随着人在社会上的认知,以及人对于自身认知的变化,一个人想要变得成熟,想要能够认清某些事情,最应该做的事情,其实应该是认清自己,只有真正明白自己的不足时,才会明白自己该去做什么。

这不是代表着那些官员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是这也不代表着他们做的事情是错误的。

至于人性善恶之分,齐年北也不想去懂,他对于这些事情并没有别人应有的那种纠结。

李平峰原本以为王小七是回答不上来这些话的,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王小七竟然回答上来这些话了,王小七是这样回答的,“人之初,性本善。上智为圣,则民不疑矣;下愚为圣,则民不世矣。性相近,习相远。苟不近道,无以为人也。

善者之所以为善,非以其无恶也。善者之所以为不善,亦必不以其无善也。人之有善,亦发乎亲;其所为恶,亦发乎亲也。尽心于父兄之间,则远近无以异矣,故君子存之。

我学的圣贤文章不多,但是我还是懂得这些书上的道理。好歹也是从说书先生那里学到过一些的。”

李平峰郑重其事地点点头,似乎对于这种说法也是有一些赞扬的,于是他说道:“你说得不错,我觉得你讲的道理也没错,但是我不选择接受你这个道理,其实我当时和刘莽吵完架之后,就是这种心态,我知道他是觉得我还不起钱,但是我不觉得你是对我好,就像是你今天说的话一样。

我也不觉得你是为了我好,相反,我觉得你是对我不好,才会说这些话的。

你先不要急着反驳我的话,我先和你说一下我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其实这件事情是很简单的,处理起来也是没有多么麻烦的。

我之所以觉得这些事情,并且觉得这些事情处理起来不太像是一回事儿,是因为我觉得这些事情不符合我心中的想法。

而我杀他,其实也是这种想法,而这和我想杀你,其实是不一样的,咱们两个之间的交谈还是很愉快的,但是我还是要杀你,除却我们的想法不同,还有就是我觉得你这种人还是不要活在这世上比较好。

你既然去报官了,那就大大方方地承认这件事情,没必要欺瞒我的,我这人其实并不觉得这种事情,我真正觉得让人讨厌的事情是,你居然欺骗我。

而这也是你必须死的理由,这个理由听起来不太好,但是这个理由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

人想要杀人,是可以刻意需要理由的,但是又是可以不需要有刻意的理由的,毕竟这种事情真正看的并不是正确与否,而是看我想不想做,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