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5章 数控系统

因为精度较高,刘光福生产的机床,对于国内一般厂子来说,也可以当做母床来用了,所以很快就被各个机械厂和机修厂抢购一空。

但刘光福心心念的,还是得造出自己的数控机床。

现在的国产数控机床并不是没有,晶体管的数控机床已经比较成熟了,普通机械厂也都有一两台。

70年代末,z80,8086单片机已经在我国上市,我国已经设计制造出了苏州长风单片机数控机床。

刘光福很快找到了出产长风数控机床的苏市机械研究所,跟他们商量,一起开发一款自己的三轴数控机床。

他们的母床精度不足,而且苦于芯片和集成电路卡脖子,

听说刘光福可以提供高精度零件,也可以提供大批的芯片,长风表示机床马上就可以有质的提升,而且能把产量提高几倍。

刘光福道:“我们不仅要把现在的数控机床做好做多,还要开发出自己的三轴数控机床。”

苏市机械研究所的总工和所长,都纷纷摇头。

“无论三轴,四轴,还是五轴,数控芯片和程序才是最核心的技术,说我们一个地区厂家,没有这样的人才,你还是去十八罗汉那里找找吧。

十八罗汉,指的是一五期间建设的十八家机床厂,是国内机床行业的支柱,包括沈市的第一第二第三机床厂,连城机床厂,昆市机床厂,四九城第一第二机床厂,津市第一机床厂,齐哈市第一第二机床厂,济市第一第二机床城,山城机床厂,金陵机床厂,此外还有无锡机床厂、武市重型机床厂,沪市机床厂,长莎机床厂。

刘光福也没工夫每一家都跑,但在四九城第一机床厂,也找不到会编写控制程序的工程师。

机床厂的总工说,现在国内大多数机床,用的是继电器系统。

在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历史上,继电器第一种自动化设备。

继电器的本质,是通过串并联及断开等电路,利用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来开闭大电流的开关。

利用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是也可以实现简单的逻辑自动化。

最初的自动化设备,都是继电器系统。

想要实现稍微复杂的逻辑功能,就要设计复杂的继电器系统,有许多开关线路要连,如果哪根开关的电线松了,都十分难以查找原因。

它相当于,把芯片内部的微观电路给放大到成了由无数开关构成的电路系统。

要是非要拿它当成计算机进行运算,也是可以的,毕竟秦军队列都可以用来算三体问题。

其实,美丽在五十年代计算原子武器的时候,用的也不是晶体管计算机,而是把几百个美丽大妈编组手工计算,效率比晶体管还高,因为计算机只能按最简单的加法处理所有数学问题,而人类早已经掌握了数学知识。

那时候人类和计算机比赛计算,就等于一个掌握了数学知识的普通人,和天赋异禀的超级文盲在比赛。

而电子管计算机,就是把继电器那一条条的开关线路,集成在了一个小小的电子管里,因为电子管很小,所以能进行更复杂的逻辑运算。

而集成电路则是用北美特产的一种硅里,自然形成的空洞当做微观电子管,也就是平面晶体管。

实际上只有这种特产的硅里才能顺利形成微观晶体管,所以硅谷因此而得名。

而如何让这些晶体管连通,这就要靠芯片生产过程中,注入的各种杂质。

在芯片生产之前,就已经进行了系统设计和逻辑设计,经过模拟软件检测逻辑设计无误后,转换为门电路图,这个门电路图其实相当于普通的继电器系统图,也就是逻辑原理图。

只是,门电路图还有变成实际的晶体管布局图,并不是所有晶体管都留下,而是根据设计出的晶体管布局图,并且输出版图。

这些版图,其实和普通电路板的元件布置和布线图没有区别,只不过芯片内的元件,就是各种N型p型半导体晶体管,电线就是晶体管之间的连通空洞。

接下来,就是输出用于刻蚀和注射杂质用的版图,如pcb的布线图、焊盘图。

接着,版图送到芯片厂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要按照模版,刻蚀掉那些不需要的晶体管,然后在其他晶体管上注射杂质,这些杂质充当电阻,可以让晶体管形成N型和p型两种半导体,以及形成芯片内部的电阻和电容等,最终会使它们的布局和连通方式与设计的门电路图一致。

至于指令集,其实就是把类似乘法口诀表的数学知识,告诉芯片如何运算。

其实芯片原理并不难理解,只是如此细微的控制,必须借助于高端数控机器,以及相应的芯片。

因此,高端芯片的诞生,又就有赖于低端芯片和足够精密的数控机床,光刻机本身就是最高端的一种数控机床。

无论光学刻蚀和化学刻蚀,都要能做到纳米级别的细致控制才型。

因此,高精度数控机床与先进芯片,如今也就成了一个鸡生蛋与蛋生鸡的关系,没有其中一样,另一样也就没有。

现在刘光福有了先进的芯片生产线,又有了高精度数控机床,自信可以造出一种精细的,可以用来加工芯片的数控机床。

而如果是装上各种刃具,就是普通的高端数控工业母床。

到时候,只要得到了紫外激光头,或者化学腐蚀技术,就可以自己造出光刻机了。

先不说光刻机,那还有点远,但现在工业母床这种精度是够了,芯片系统也有了,但是,唯一的障碍是数控系统还没有。

这在四十年后,还卡国内的脖子。

刘光福抱着这个目的,来到四九城机床厂。

可惜的是,重型机械,用的大都还是继电器自动控制系统,刘光福在这里没找到需要的pLc编程人员。

刘光福又问了441所,还去中科院计算所转了一圈,虽然他们懂计算机,但对工业控制系统编程还是一窍不通。

这种程序员,是计算机与机械之间的交叉人才,这个时代连懂计算机的大学老师都很少,更别说懂计算机的同时还要懂机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