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冠军侯 > 第一百六十六章 贾母出言赞文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六十六章 贾母出言赞文武

第166章 贾母出言赞文武

“好了!你们眼里究竟还有没有我这个老婆子!”

高炕上,贾母一声怒喝算是给了贾珍台阶下,荣庆堂内剑拔弩张的气氛瞬间消失。

霍去病双手抱拳行礼,面色淡淡道:“不敢。”

与此同时贾珍心底也松了一口气,顺势就将手中的杯盏重重放下,嘴上仍旧硬气道:“老太太当面,老爷我不跟你这孽障一般计较!”

霍去病没有回话,只是面无表情地瞥了贾珍一眼,眸中的轻蔑之色险些又叫他暴走起来。

贾赦则满脸阴沉地指着霍去病看向贾母道:“老太太,你也看到了,这个小畜生实在是无法无天的紧,若是不将其拿下送去官府惩治,怕是哪一天凭着他手里那把剑把我们这些老骨头都砍了也不一定!”

送去官府的话自然只是贾赦随口一说,有元春封妃的大事在前,他自己也是不愿意闹大的。

只是故意在贾母面前这么一提,存的乃是漫天要价的心思。

贾母人老成精,眼睫毛都是空的,哪里能不清楚大儿子的意思?

她本就因宫里的事情而担忧着,如今贾赦这番话算是撞在了马蹄上,老太太脸色当即就不好看了,没好气地说道:“够了,既然你们是让我这个老婆子来处置,那就先听我说。”

被落了面子的贾赦有些挂不住脸,然而谁让上面坐的是他老娘呢,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面无表情地坐回了黄花梨木高椅上。

眼见这位叔叔吃瘪,旁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王夫人不由得多看了一眼,手中拨弄着的佛珠也下意识快了些。

对于大房一脉,王夫人是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一对夫妻。

斥完贾赦的贾母将目光重新转向霍去病,出人意料的,她并没有询问贾珍被打一事,反而提起了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

“蔷哥儿,听说你这一身武艺可了不得,是从几个老太爷那里学的?”

霍去病也被贾母的问话弄蒙了,微微一怔后,点头说道:“老祖宗,正是几位太爷传授的把式。”

贾母继续问道:“仅仅传授了你一些把式,就能让你武功这般高深,一个人能放倒几十号家丁?”

看来是自己突飞猛进的功夫惹来人怀疑了?

见贾母一脸严肃地盯着自己,霍去病心中若有所思,只是事情的真相就算他说出来,恐怕这些人反倒是不会相信了。

因此,他也是丝毫不露破绽,双手抱拳一脸风轻云淡地开口道:“习武之事,乃是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唯有勤学苦练四字。”

“话虽如此,可依我看,未必全是吧。”

贾母意味深长的一句话顿时惹来一干人等的各种猜测,紧跟着她自己便又说道:“若不是天赋过人,这世间又有多少人能博得圣皇陛下一句文武兼备的圣谕呢?”

闻言众人也都纷纷想起来,面前这看似人畜无害的清俊少年,可不仅仅是武艺高深那般简单,就连文采,也是斐然,便是府里最大的文化爱好者政老爹,都因此对其改变了看法,由此可知一二。

是了,蔷哥儿必定是不世出的天才,方能同时深耕两道,同时颇有建树。

听贾母这般说,霍去病也是微微一笑,又行了一礼:“老祖宗谬赞了。”

见着这一幕的贾赦和贾珍都不由得傻了眼,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他们二人一大早过来,可是打着“逼迫”老太太行家法的主意的,这会儿她非但不提正事,反而夸起人来了,这是何道理?

尤其是贾珍,听着贾母那番一人独占几十家丁的话,瞬间就想起了那一夜的羞辱。

对他来说,这一番话无疑是重提旧事,往他伤口上撒盐。

尽管无人想起这一层,然而身为当事人的贾珍却是敏感不已,本就一肚子火气没地发的他险些就想掀了桌子。

忍不住开口道:“老太太,这孽障恃武行凶,便是武功再好,也只是为非作歹,依我看,此前宫里也是走了眼,被这畜生诓骗了!”

一听贾珍口不择言,居然说起了上面的不是,别说是贾母了,就连贾赦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冷不丁重重咳嗽了一声。

贾珍一抬头,看见贾母那极为不快的神情,瞬间也明白过来,连忙闭上了口。

霍去病犹若未闻,丝毫不把贾珍当人看,思虑几瞬后,他继续说道:“老祖宗,也是多亏了牛世伯和谢世伯看重,时常邀我去他们府上打熬磨砺,不然恐怕也不会进步如此之快。”

亮出牛继宗和谢鲸的关系,也是霍去病思虑再三之后的结果。

如今随着他逐渐在步军衙门站稳脚跟,那城门郎的位置,也就越发近了,到时候势必是掩盖不住他与两府之间的关系的,还不如此刻说出来,还能多一分筹码。

果不其然,听到这句话的老太太更加震惊了,忙问道:“你说的牛世伯和谢世伯,可是镇国公府的牛继宗与定城侯府的谢鲸?”

霍去病点头道:“正是二位世伯,承蒙两位长辈看重,说与贾家是世交,又见我有一些功夫底子在身上,便起了提携之意,如今我也在步军衙门领了一份差事,负责值守京师九门之一。”

听闻这一番话,老太太顿时又一脸复杂起来。

那镇国公府和定城侯府,她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两家与贾家可谓是几辈子的交情了。

然而随着自家子弟的不争气,竟连一个参军的都没有了,渐渐也就断了跟四王八公一脉的寻常联系。

唯有生死之间的大事上,各家才会出面笼络一番交情。

而随着牛继宗的原因,镇国公府逐渐成了开国一脉最后的荣光,老太太心里的滋味可见一斑。

如今得知霍去病竟入了两家的眼,又让贾家跟他们重新搭起了世交故旧的牌子,也算是为大厦将倾的贾府添了一把热柴,贾母自然是高兴的。

只是,他们贾家的子弟,自家人不管不问,还因为某些说不出口的原因离开了府邸独自去外面过活,可却在老亲那里参了军不说,还谋了份吃皇粮的差事,这岂不是明晃晃的打脸?

一时间别说是贾母,就是其余贾家人,心底也是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