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两天,罗家湾仿佛一夜之间便热闹了起来。

王文宇中了头名,喜钱就撒了上千枚铜钱,谢师宴还没来得及摆,河子家便又迎来了一大群的人。

女方家不光父母,兄嫂,连族里的族长,老祖宗,都跟着来了几位,足足坐满了两辆牛车。

河子一家一见这阵张,实在是受宠若惊,自己一个外来户,在此无根无基,这方家,不但有田有地,就是那方小娟本人,都是四里八乡有名的模貌好,品行佳,听说,上他们家求亲的,还有些还是本地的富户,这方家,却不是嫌人家品行不好,就是嫌人家姑翁脾性差,不好处。象如今这样大张旗鼓惊动四邻的来自家相看,说明也是颇有诚意的。

孟无忧那边一直让人留意河子一家这事,她还准备在这事上做些文章呢。所以,当爱热闹的宜春回来一换,孟无忧便乐了起来:

“你赶紧的把今早上张妈妈煮的珍珠绿豆沙给送过去,他们家昨天肯定没想到会一下子来这么多人,别让河子一家到时候失礼尴尬才好。”

宜春在乡间这几年,对这些事早己经司空见惯,也喜欢和乡下这些质朴又善良一的人接触,听了孟无忧一说,便很是高兴:

“呀,我去,让我去,河子娘肯定得乐坏了。”

宜春猜得不错,河子娘果真是乐坏了。

方母长得很是秀气,鹅蛋脸,柳叶眉,三十七八的年纪,许是平时多是只操持家里的事宜,不大到地里劳作,皮肤比一般农家妇人白皙许多,脸色红润,眼神平和安详,脸上还带着笑意,可见方家日子应该也算和美。

方父四十上下,身材较为高大,国字脸,鼻直口方,表情有些严肃,方家大哥不但样貌,连神态都与方父有六七分相似,似是有些不苟言笑。方家嫂子则是有些肉肉的脸,肉肉的身材,看着很是喜气。

族长也不过只有五十的样子,许是平日里多思多想,额上的川字纹和脸上的法令纹有些深,使得整个人看起来略显威严。

河子家分到的临时院子,也在堤西,位置在一列房子的中段。经过半年多的精心打理与修整,院子里己经很是平整干净,院子的篱笆墙爬满了葫芦藤,藤蔓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葫芦,有好几个海碗大的己经黄得发亮,采下来就是做勺子或者是做水壶都己做得,两个芦花母鸡各带着几只未褪绒毛的小鸡在院里东翻西刨,母鸡的咕咕声,小鸡的唧唧声此起彼伏,生机又喜气。

方家一行被河子一家迎进了院子里,房子虽是临时搭建的,不是很宽,可布局却极合理:居中是一个很宽的客厅,河子一家并合方家一家众人,十来个人呆在里边,竟然也不显得逼窄。

厅里的家具,都是庄子里当初统一打造的,青一色的水杉树,木理分明,还结实耐用不易变形。

方家一家人刚进了厅,还没坐下,河子便带着王成,俩人各自还左右手各提着一把凳子跟在后边进了来。

河子爹等到河子脸红耳赤的把方家人从长到幼打过一遍招呼,方指着王成道:

“这是我们庄子里的王成,王大哥,他们二郎刚刚在县试里考了头名的,王秀才的爹,你们也许也是听过的,听说你们今天要夹,特地抽了时间过我们家坐一会。”

相亲,当地的风俗都是会请陪人的,一般都是自家长辈,族长,若能请得动有威望的,说明这家人在当地也是个体面或是德行不差的人家。这河子家,能请新晋案首的父亲过来,说明这两家也是有交情,且也得王家认可的。方家人无声的相互看了一眼,都显得意外又满意。

族长年轻时也读过书,对读书人家有种自然的亲近感,这几日,罗家湾出了个外来落户的案首这事,邻近各乡各村,都传得沸沸扬扬,这次方家一家兴师动众的过来,私下里也是有看一看这王家人的心思在,如今看河子家请来的陪人,竟是王成,对这亲事,又上心了几分。

农家人,平素最要紧最关心的,不外乎就是田产,收成,屋子,如今在场的多了一个案首的父亲,两家人的谈话中,便又多了读书这一项于农家人而言,比丰衣足食更向往的大事。

王成虽是个农汉子,不通文墨,但天性并不好显摆,关于读书的事,还是方家族长先开的头:

“你们家可算是熬出头来了,生了这么一个争气的,听说你们家二郎,乡试时得的是案首,如今县试又得了案首,往后有更大的造化也未可知。”

王成有些腼腆:

“中的也是尧幸。”

方家族长也是考过乡试的,多次没考中,也就很是知道不易,于是便不赞同了:

“你这话说的,你们家又不出身天家宰辅,考场上能弄得了虚作得了假?没真本事,能连中两元?”

王成抓了抓自己的头发,憨憨的道:

“我们家文宇说是自己运道好,遇到了好先生,从前在我们乡里,教他的朱先生也是顶顶有名的,如今这位先生,听说更是学富五车。”

说到这个,族长便试着问道:

“听说你们这里,上学堂都是免费的?”

河子爹道:

“是不收银钱的。不止是不要束修,平日里在学堂里用的笔墨纸砚也是主家提供。”

方家老祖宗一脸羡艳:

“若是这样,但凡能吃得上一口饭的人家,也都能上学堂了,即便是没有本事考取个功名,可断文识字的,去县里或是城里,给大户人家的铺子做个账房,文书什么的,都是一个极好的营生。大家都知道这个理,可普通的人家,可供不起学堂里先生的束修,更别说是笔墨纸砚了。”

河子爹笑着道:

“我们当初左思右想,决定落户在这,也是因为老二正是读书的年纪,想着在这,即便是一家只够温饱,却也比回乡去多一个盼头,不曾想,在过的日子比乡里过得舒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