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5章 逃亡

寒风之中,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在一路向北而行,队伍足足迤逦了三四里长,在薄薄的雪地之中,留下了杂乱的足迹。

行在队伍当中,多铎极是不甘的朝南回望。

黄河就在身后,这一场雪,倒是为那条浑浊的河流平添了几分素净。

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黄河以南的那片区域,却是无法再看的真切。

这场兵败的后果,他已经可以预料的到。

经过此次大败,清军已然失去了进攻的主动。

这一年多来,明军改变不小。当然,和清军比起来,那群明军依然没有太出色的战力,只是新增了军备之后,实力突飞猛进,不再惧怕和明军对阵。

等再过上一年半载,明军操练出几支主力来,清军再想要攻入江南之地,怕是难上加难了。

作为摄政王多尔衮的胞弟,多铎深知这一场大败意味着什么。

等军报传回去,那些八旗中的政敌,一定会再次紧盯着他和多尔衮不放。

一旦回了燕京,等待他的将是无尽的耻辱和嘲笑。

当然,这不是多铎眼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日他醒来时,大军已经在撤回宿州的路上。虽是恼怒耿仲明擅做主张,可也是无可奈何,毕竟面对着内外夹击,正是因耿仲明当机立断,才避免了更大的混乱。

在耿仲明的调度之下,除了殿后的绿营军尽数陷没投敌之外,大营中的大部兵力都安然撤退。

那些还在攻城的绿营就倒霉了,因收到军令迟了一些,难免陷入了被动。

还好孔有德和博洛是久经战阵的大将,经过一番冲杀,各自带了本部冲杀出去。

好在明军慑于清军的凶名,哪怕是清军后撤,也不敢过分逼近。

原本十二三万的大军,在撤出凤阳地界之后,还剩下七万多人,尚有和明军一战的能力。

多铎本打算回宿州整兵,补充军需之后,再杀回凤阳。

到了宿州之后,全军上下顿时傻眼。

整个宿州城到处断壁残垣,几无一处完好的房屋,也见不到任何人烟。

地上倒是有不少尸身,尚埋在积雪之下,成群结队的寒鸦翻开雪层,在尸体上啄食着腐肉。

多铎这才想起,当日攻下宿州,军士们大肆劫掠三日,尔后又放了绿营军进城,不免又是一番杀人放火。

大火肆意在城中蔓延,便成了如今的一座废城。

宿州的百姓被杀的差不多,哪怕是幸存下来的人,也早躲了起来。

无奈之下,多铎只得下令,大军急速行军,回到徐州再做补给。

清军行军,讲究兵贵神速,一向没有运粮的习惯。

在他们的观念之中,只要大军在手,就不怕没有粮食。

好在这些日子,前面攻城,绿营也没闲着,在凤阳的周遭,抢了许多叫甘薯干的东西。

据当地的汉人说,这些东西是残明朝廷让他们种的粮食,可用作果腹之用。

这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全分配给了军中的绿营。

说来也怪,自绿营以甘薯为军粮之后,孔有德和耿仲明这些汉将,便屡屡收到绿营将领的回报。

说是军士吃了甘薯之后,多有腹胀腹痛的症状。许多兵士都觉得,是清军觉得他们是累赘,暗暗在军粮中下了毒药。

听说之后,多铎只得忍痛下令停食甘薯,可除了甘薯之外,大军之中,又哪有那么多的军粮?

哪怕是在徐州搜刮了好几遍,也刮不出太多的粮食和军需。

饥寒交迫之下,每日里都有绿营兵逃亡,哪怕是靠杀人,也阻挡不住逃亡的步伐。

军心已乱,大势已定。

看眼下的军心和士气,根本无力再和明军征战。

多铎只得下令,大军尽数渡河,撤回到黄河以北。

眼下的队伍,只剩了五万多人。哪怕是只有五万多人,每日的军粮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缺粮和缺军需,是清军眼下最紧要的问题。

念及于此,原本正在回望的多铎收回了目光,朝着前方打量。

天上还飘着零星的雪花,茫茫的野地里,一望无际全是空洞的白色,看不到丝毫的生机。

军需怕是一时半会儿补给不上,是不是该舍弃掉绿营兵,只留下精锐?

随即,多铎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此番回京,免不了要和京中的那些人明争暗斗,这些人是他的筹码。

手头上掌握的兵马多一些,回到燕京之后,才会更有话语权。哪怕是那些人再如何算计,也会忌惮他的兵权,不敢轻举妄动。

尤其是山东境内还有明军的出没,他还要靠手头的兵马多杀些明军,才能出了心头的恶气。

大军沿着官道一路向北而行,多铎的心也是越来越沉。

山东的百姓,经历了连年的战乱,又有刘泽清肆虐了半年,能逃的都逃了,早已是十室九空的状态。

几个月前,加上王永吉的动员,剩下的那些人,要么迁到了滋阳城中,要么迁到南直隶。

即便是一些村落里偶有住户,多数处于濒死的状态,莫说是粮食,就是人肉也找不出几个像样的来。

滕县的县城虽然没有遭遇屠杀,和宿州也不了多少,几乎成了一座空城,无非就是城中的房屋完好,还能勉强做御寒而之用。

若是平时,自可以让大军歇息上几日,待地上雪融了之后再做行军。

可眼下的形势,根本容不得有一丝的耽误。

多铎心中甚急,催着大军向北行进。直到临近滋阳城,总算遇到了一些人影。

是滋阳的明军。

看得出来,这些人就是由流民临时拼凑起而成,哪怕是一两万人凑在一起,对清军造不成什么实质的威胁,就是拖延一下大军的行程。

可在眼下,哪怕拖延一日的行程,也是相当致命。

而面对着眼前的滋阳城,多铎悲哀的发现,因一路急行,辎重和攻城的武器都被放弃掉,大军连攻城的能力都没有。

多铎只得下令,绕过滋阳城,向济南府行军。

当然,这样的决定是极其危险的,将大军的后路暴露在明军面前,一旦明军突袭,很容易造成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