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修练不成我功德成圣 > 第一百五十三章 锦绣文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3章 锦绣文章

“演化过去未来,这是……锦绣文章!”

止水阁中,尖锐的叫声打破了沉寂。

随即,全场沸腾了。

“我没看错吧,竟然是锦绣文章,这怎么可能?”

“天啊,竟然是锦绣文章,上一次出现还是六十年前吧,当时已经是一品儒圣的董天舒,写下名篇《天人》。”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我肯定是在做梦!”

“怎么会这样,不是说方旭不学无术,仅仅擅长诗词么,为何文章也作得如此之好?”

“原本只是想看看方旭出丑,却没有想到小丑是我们自己。”

“盛名之下,难有虚士啊!”

……

全场喧哗,议论纷纷。

所有人都激动不已,目光灼灼地看着满阁异象。

杨绍秋的思维完全宕机了,呆呆地看着这满阁异象,脑海中只有一念头:

这不可能!

这怎么可能!

锦绣文章,这可是锦绣文章啊,而且是半个时辰的命题作文。

就算是夫子和董圣亲自下场,恐怕也写不出来吧。

为何方旭能?

吕素也完全惊呆了,美眸中异彩连连。

她很想去质问父亲吕公着:这就是你说的经意不行,勉强达到秀才层次?

如果方旭的水平都是勉强达到秀才水平,那我们岂不是刚启蒙?

想到这里,她看向方旭,眼中毫不掩饰欣赏。

她恩怨分明,也敢爱敢恨。

方旭能够作出这等锦绣文章,她自然无比欣赏,但也仅仅是欣赏,因为经意有时候不完全代表修为,就比如说方旭。

连儒道都未入门,经意再好又有什么用?

还有方旭的武道修为,据说也才六品初期而已,差她也太远了。

她吕素的夫婿,必须是文武双全的天骄。

“让开,让开,快让我们看看,究竟是谁写的锦绣文章?”

就在这时,止水阁外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这声音虽然苍老,但也非常洪亮,充满了激动之意。

吕素被惊醒,文气下意识一收。

于是漫天异象一缩,化为一道青光遁入了文卷之中。

十几个老儒齐出力,他们也管不到那么多了,直接出手将前面的人群从中挤开,硬生生开辟出了一条道路来。

紧跟着他们,吕公着等人也挤了进去。

“是你,方旭。”

一个老儒激动地说道:“你们在做什么,莫非锦绣文章是你所作?”

他目光扫过全场,差不多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虽然他也认识杨绍秋,春秋书院的新辈领军人物之一,但既然方旭也在场,那能够作出锦绣文章的也只能是方旭了。

虽然这个猜测,有些异想天开,不切实际。

但方旭能连作两首天人之作,这本身就是无法理解的奇迹。

唰唰!

老儒们的目光,齐刷刷看向了方旭,让方旭立时感觉头皮发麻。

吕公着也挤了进来,看到吕素手上的文卷,连忙也问道:“素素,快将锦绣文章拿给我?这是东阳的字迹,真是他所作!”

他几乎是‘抢’,将《师说》从吕素手中夺走了。

其他老儒见此,各个痛心疾首。

他们怎么就没有想到这茬,第一时间抢原稿。

他们虽然都是前辈,各个都比吕公着要强,但吕公着作为未来的至圣,他们也不敢在他面前摆谱,就更别说抢他手中之物了。

吕素忙躬身一礼:“见过父亲,诸位先生。因为某些原因,方旭与杨绍秋约定切磋文章,由我做裁判,命题为‘师’,限时半个时辰,这锦绣文章就是方旭所作《师说》。”

“哈哈,好,好!”

吕公着开怀大笑:“我就知道,东阳从未让我失望过,我先看看文章。”

“还有我们!”

老儒们就要围了过来。

但人太多,根本挤不过来。

吕公着忙说道:“诸位先生,还是由我来读吧,如此在场所有人都可以看到。”

“也好。吕小子,快读吧。”

吕公着点头,他双手摊开文卷,高声诵读。

他每读一个字,都有文气化形。

化为一个个橘子大小的文章悬浮在半空中,组成文章。

“好文章,果然是好文章,三人行,必有我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道尽‘师’之本质!”

“就连初代夫子,当年都曾求教于不识字的佃农,更何况是我们?自我膨胀,耻于请教,真是人心日下啊。”

“如此文章,我们应该全力推广天下,让所有人都好好学习。”

……

众儒高声称赞,议论纷纷。

在场的书院弟子们也纷纷大有感触,回想过往,许多人都如此懊悔和惭愧之色。

难怪《师说》是锦绣文章,实在是实至名归。

诵读完《师说》,吕公着眉开眼笑地将文卷折好,收入怀中,还非常轻柔地抚了抚胸前的衣服,生怕没有放好。

老儒们全城眼巴巴地看着,恨不得去抢过来。

至于其他人,只有羡慕的份。

这时,吕素看了看方旭和杨绍秋,高声道:“我现在宣布,方旭胜出。杨绍秋,你可有意见?”

唰唰!

一双双眼睛,齐刷刷看向了杨绍秋。

他们眼神复杂,再也没有先前的力挺,有的只有同情。

找谁不好,非要找方旭,这些踢到铁板了吧。

“我认输。”

杨绍秋神色数变,最后低头认输。

一位白发苍苍地老儒这时站了出来,高声宣布道:“鉴于方旭作出锦绣文章,老夫现在代表春秋书院做出决定,提升方旭为真传弟子。”

吕公着欣喜道:“东阳,还不谢过副院长。”

方旭连忙躬身道:“多谢副院长。”

副院长抚须而笑:“无需感谢,这本来就是你应得的。关于我春秋书院真传弟子的待遇,稍后就由小素素告诉你吧。对了,有时间再手抄一份《师说》给我。”

“还有,还有我!”

“我也要一份!”

其他老儒纷纷讨要。

其他三品大儒们也厚着脸皮讨要。

锦绣文章,最珍贵的当然是初稿,凝聚了作者的精气神,虽然没有经受大道淬炼,但本身就承载了大道,久而久之也会蜕变为儒宝。

当然作者的手抄副本,同样也很有价值,就像是明星签名般。

千百年后,这都是底蕴。

方旭感觉头皮发麻,但也只能苦笑着点头。

这些人不是三品大儒,就是二品亚圣,他根本无法拒绝,也不会拒绝,因为这些都是人情,不是谁都有这样机会的。

见方旭答应,众人这才欣喜一笑,说了些勉励方旭的话就离开了。

杨绍秋更是逃式的离开。

其他人也纷纷散去。

很快,止水阁就只剩下了方旭和吕公着父女。

吕公着微笑着说道:“我本来还想着,找个时间安排你们见面,如今看来是不用了。素素,你带方旭去办理下晋升真传弟子的手续,为父有事就先走了。”

说着,他也不能吕素和方旭回答,转身就走。

方旭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反倒是吕素落落大方,她恭喜道:“恭喜你方师弟,作出锦绣文章。”

方旭矜持笑道:“意外,超常发挥。”

吕素摇头说道:“锦绣文章,意味着暗合大道,这可不是意外或超常发挥能够做出来的。你若过分谦虚,那就是故意显摆了。”

“好吧,这都是我实力。”

既然如此,那方旭就坦然‘承认’了。

吕素这才笑道:“如此方是君子,坦坦荡荡。走吧,我们去国子阁,办理晋升为真传弟子的手续,同时跟你说说我们儒门和春秋书院之事。”

“那就麻烦吕师姐了。”

方旭拱手道。

他与吕素并肩而行,走向国子阁。

国子阁,春秋书院管理弟子的机构,相当于朝廷的吏部。

“我们春秋书院乃是儒门圣地,天下书院,皆直属于我们……”

一路上,吕素介绍着儒门和春秋书院。

天下书院皆为一家,直属于春秋书院。

府衙府级以上书院院主,皆由春秋书院直接委派;

而府级以下书院院主,则由省级书院委派。

数以万记的书院,组成了儒门庞大的体系和结构,这是其他各学派所无法相比的,而且还有通畅的晋升和培养机制,这使得儒门强者如云。

但五十年前,儒门却发生了件惊天大事。

儒圣董天舒出走,创立天理宗。

这不仅意味着儒门分裂了,而且儒门发展也开始由盛转衰,这些年都没有出什么人才。

吕素又介绍了春秋书院内部的组织结构,还有夫子等亚圣的情况。

至于三品大儒,则仅仅介绍了还在书院的。

……

当方旭和吕素从国子阁走出来的时候,手中多了枚腰牌。

这是他真传弟子的凭证。

随后又跟着吕素去了藏经阁,选了门修炼之法。

最后又去了内务阁领了两套儒服,以及一幢小院的房门钥匙。

春秋书院的真传弟子,待遇还是非常好的。

可以选择一门一品修炼之法,衣服也都不是凡物,而是防御型灵器,刀枪不入,寒暑不侵;并且还拥有一座独立的小院,每个月还都有月俸。

月俸包括银千两、静心香三十根、湖纸三刀、竹锋笔两支等等。

按吕素所说,价值当有两千两银子。

“春秋书院,当真是财大气粗!”

方旭惊叹。

每个月两千两银子,那一年就是两万四千两,都赶得上曾经楚府一年的收入。

办完这些,已经是午后了。

方旭干脆在书院里吃了午饭,又在吕素的带领下,粗略逛了逛书院。

……

“这就是论道台?”

一座山丘上,方旭指着前方的平台,有些失望。

这座山并不高,也就百来米。

不过山上古木参天,郁郁葱葱,似乎比附近的树木生长得格外要茂盛一些。

在山顶有个小平台,大约二三十平方的样子,以青石板铺地,分八个方位各有八个石墩。

其中一个石墩后插着一把青色石刀,略显怪异。

论道台,春秋书院最着名的景点之一,也是所有学子必到的打卡之地。

据说当年八圣就是在这里论道,最终夫子胜出,其他七圣出走,然后他们各立下山门,广收门徒,从此拉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

在方旭的想象中,论道台这么神圣的地方,应该‘高大上’才是,却没有想到竟然如此简陋,完全看不出有何特殊之处。

吕素满是肃穆之色,正色点头道:“不错,这就是论道台。”

方旭又指了指青色石刀,问道:“那这柄青色石刀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插在这里?”

吕素沉吟了好一会儿,她才沉声说道:“这就牵扯到咱们儒门的一桩公案了,五十年前,董天舒出走,建立天理宗。

当时他自认为不弱于八圣,因此就搬来一个石墩代表自己,想要放入论道台中,以示自己有资格与八圣论道。

只是可惜,他最后失败了。

你别看这八个石墩,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放在这里。

但实际上,这论道台受到八圣的道韵侵染,早就已经蜕变,生出了种种神异之处。

就算是一品人仙,也休想搬动。

于是董天舒只能取巧,把自己道融入石刀之中,勉强在石墩后插入了进去。

这个石墩,就是当初夫子坐过的。”

也就是说,石刀能够插入这里,主要原因还是石墩挡住了其他七圣道韵的冲击,否则就凭董天舒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插下这一刀。

方旭暗笑,这个董天舒有些飘啊。

八圣,可都是超品。

你一个一品儒圣去插手超品的格局,这不是自不量力嘛。

…………

就在方旭逛春秋书院之时,锦绣文章《师说》也如风暴般席卷了神都,并且还以极快的速度向四面八方传播。

“什么,锦绣文章!”

“方旭,又是方旭,此人不是只擅长诗词么?”

“看来所有人都低估了方旭,他不仅擅长诗词,看来九经造诣不凡,只是为何听说他连儒道都未入门?”

“方旭不是远在泰东省么,怎么忽然来神都了?”

……

对于《师说》,最激动的还是儒生。

他们奔走相告,四处询问《师说》原文,导致神都一时‘洛阳纸贵’,甚至不少人开出十两银子的高价,只为求取《师说》。

至于其他人,他们对《师说》并不在意,最多也就是惊叹下‘卧槽牛逼’。

……

《师说》轰动神都之事,方旭并不知晓。

但也能猜到。

离开春秋书院回城后,他就马不停蹄地去了趟牙行,买了五个奴仆:门房一个,厨娘一个,打扫卫生和照看花草的三个。

五个奴仆花了五十两银子。

大雍皇朝禁止私人人口买卖,但允许官营,主要来源为战俘和罪犯家眷等等。

方旭买的都是普通奴仆,所以价格便宜。

像很多权贵就喜欢蒙养战俘奴隶,其中甚至有四五品的高手,亦或者异域美人,同样也是价格不菲,动辄数千上万两银子。

买好奴仆后,方旭又带着他们扫街,购买了大量的生活用品,比如被褥、毛巾、洗脸盆、及柴米油盐等等,总算是把家里安置好了。

…………

吴王府。

“什么,方旭到神都了!”

吴王侧妃张氏精神一震,她眼中闪过狠毒之色,咬牙切齿道:“好,好,终于等到他来神都了,若非是他,我张家也不会家破人亡!”

想到方旭,她就恨意滔天。

虽然从赵供奉的嘴中,她知道方旭不是直接杀父亲和弟弟的凶手,但他却是勾结陶家,暗中推动了覆灭平江伯府。

这几乎是灭门之仇,她怎么可能不报。

只是以前方旭远在定州,吴王府鞭长莫及,她也只能引而不发。

如今方旭来了神都,她怎么可能充耳不闻。

“来人,给我梳洗打扮。”

张氏喊了声。

她要梳洗打扮,当然是为了去见吴王,请吴王出手。

作为永寿帝最宠爱的皇子,吴王要杀方旭,还不是勾勾手指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