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春秋战国册 > 第156章 公子季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工赐与唐婉等人,不由望向了阴云密布的东方,那是姑苏城的方向。

工赐隐隐觉着,姑苏城上方的乌云中,隐藏着一名巨人。

此人盘坐于云端,身周云雾缭绕,背靠东方,目光正俯视着大地。

其右手食指与无名指间夹着一枚棋子,正待落下,却是将落不落,引而不发…

忽然东方一阵风迎面吹来,工赐瞬间感觉有些喘不过气来,连忙使劲摇了摇头,拼尽全力深呼吸了几口气后,心头的压抑之感才稍缓。

。。

马上要开启新副本了,临时插播一下吴越。

商代末年,周国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幼子季历。亶父喜欢季历,但是按照制度,必须传位于嫡长子。

泰伯、仲雍为尊重父意,避让君位而到当时古越人聚居的江东,并随乡入俗。

当时的江东人有个习俗,就是喜欢边跑边呼喊,泰伯造了一个“吴”字代表他们。泰伯被拥立为君长,国号为“勾吴”。

姑苏城的来历说法有很多,有说原先吴都在无锡的,后来是伍子胥建了姑苏城,吴王阖闾才迁都的。也有说是:

在夏代有一位很有名望的方士叫胥。胥不仅有才学,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王敬重,封他为大臣,并把江东册封给胥。从此,江东便有了“姑胥”之称,后改名为“姑苏”。

这说法听着是有些错乱:舜禹夏。

实则是有可能的:大禹大约在公元前2089年出生,前1982年去世,约活108岁。

舜去世时禹已代为执政37年,禹为舜守孝三年,到壬子年为大禹元年(公元前1989年),在位八年去世。

夏朝普遍以公元前2070年开始算,也就是大禹19年,那时舜王还没过世。

个人倾向于是胥始建,伍子胥来到吴国后扩建,改造。

越国则更早:大禹葬于会稽山,夏启外的另一支子嗣留下守墓,负责祭祀,于是就有了越国,国都会稽在今绍兴一带。

只不过从越王允常起,方有文字记载遗留。

但越国的文化底蕴,比大禹更加久远。

在大禹出生前的千多年,约公元前3500年,便有了良渚文化所建造的“高低两大水坝”遗留至今。

也就是说,大禹不是首个到此治水的。

。。。

言归正传,工赐最终还是决定要回申邑,姑苏城的水是深,但是现在城门不是闭了吗?

直接绕路回申邑,不进姑苏城不就得了?

主要还是如今,工赐的手头有钱又有了点兵,不再那么胆小了。

夫概给一行人准备好了舟船后,出言挽留道:“申侯,我派人传信给王兄,可信使始终都如石沉大海般,没有丝毫回音。

这次恐怕不仅仅姑苏城内这么简单,君若坚持,此去申邑,还望多多保重。”

工赐点点头:“我也一样,传信给孙先生都有没任何回音,这昭关又被你给断了,放心不下,才要赶回申邑的。”

申邑,花费了工赐太多心血了,乃是他目前唯一的根据地,他可不想白白弃了这来之不易的立足之地。

工赐毅然决然,一行人登上舟船,过了昭关水门,一路火花带闪电,沿着长江就往申邑赶。

因为要绕过姑苏,就不走运河途径太湖这一带过了。

沿着弯弯曲曲的长江,顺流而下,过了延陵,便是申邑。

彼时的申邑,小得可怜,工赐受封之前,还只有千户人家,纯粹就是一个小渔村的体量。

如今工赐手底下人多了,申邑也逐渐热闹了起来,那些荒地也都在进行着大开发,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

途径延陵时,工赐忽然想起初入伍时,那兵长便是延陵的士族。

延陵与申邑,皆在长江南面,延陵在申邑的上游,此时的延陵也是临海的。

因为此时的申邑,还很小很小,没霸占整个入海口。

《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汉书·地理志上·会稽郡条》载:“毗陵,季札所居。江在北,东入海,扬州川。莽曰毗坛。”师古曰:“旧延陵,汉改之。”《后汉书·郡国志四·吴郡条》载:“毗陵,季札所居。北江在北。”注引《越绝书》曰:“县南城,古淹地。

同样是城邑,延陵的规模与历史可比申邑大得多,也长得多了。

古时候,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延陵与申邑,也可称之为江阴之地。

延陵又地处姑苏山之北,长江之南,又可谓是阴上加阴。阴阴!

唐婉上到甲板,来到工赐身边,柔声道:“申侯,在想什么呢?”

工赐偏头望了她一眼,指着南岸道:“这片地方叫延陵,过了延陵便是申邑了。

到了此地,忽然想起了之前的一位战友,乃是我初入伍时的兵长。

那时我申邑人少,我才是一名副千户,便是在这兵长手下任职。

我们当时都在孙帅麾下,都是新兵,他比我稍早一点点。那位兵长,便是这延陵人士。”

唐婉笑道:“此人竟能让申侯念念不忘,妾身也好奇是怎样的青年才俊了。

不过申侯乃是堂堂万户侯,初入伍时才是副千户,

此人竟然是统领百乘万卒的兵长,其身份背景,恐怕也不简单吧?”

工赐点头道:“是不简单,兵长人很好,乃是一名将帅之才,只可惜天妒英才,都孙将军都为之摇头惋惜。

若是兵长还在军伍,哪里还轮得到我来崭露头角?”

唐婉皱眉道:“莫非,他已殉职?”

工赐摇摇头:“那倒不是,在一次惨烈大战中,兵长的双腿没了,于是只能被迫退伍。”

唐婉思索道:“若是妾身所记不错的话,延陵应是公子季扎的封地吧?

莫非那你兵长,便是季扎之后?”

工赐同样目露思索,他对这些不太关心,这远在唐国的唐婉都知道他隔壁封地的领主是谁,他却是不清不楚…

工赐有些尴尬道:“好像…是的吧。”

唐婉闻言,一脸古怪地望着工赐,嗔怪道:“申侯,莫非你受封申邑,这么久以来,还从未与隔壁封地的领主走动来往过?”

工赐被看得不由老脸一红,清咳一声,辩解道:“这个嘛…其实我受封也没多久,也就一年多吧,尚未来得及。”

唐婉一脸惊为天人,不由埋怨道:“一年多,其他邻居你不走动也就罢了。

这公子季札德高望重,天下诸侯尚且都要敬他三分,即便是吴王阖闾都要恭敬行礼,称其王叔。

你与他不仅仅是邻居,更是与他的后人有过袍泽情谊。

一年多了,即便是做做样子,也要去登门拜访的吧?你真是太失礼了…”

工赐被念得一阵头痛,自知理亏,只能如小鸡啄食般点头道:“啊对对对…好好好…我这不太忙了吗?

又要建设发展申邑,还要走动姑苏城结交门路,更要上前线,战场杀敌。

这一年多来,忙得不可开交,我又是孤身一人,哪里能做到面面俱到哇。”

唐婉清咳一声,挺了挺身姿,一副端庄贤淑的模样。

工赐看得不由一怔,忽然觉着这娘们不仅长得好看,好像还挺管用的,若是真能娶过门,为自己拾遗补缺,也就不用自己孤身一人啥都要管,还啥都管不过来了。

工赐忽然惊醒,连忙甩了甩头:“咳咳,那啥,公子觉得我现在去拜访下公子季札如何?顺便看望番在下的故友兵长。”

唐婉沉吟道:“这天下人抢破头的吴王之位,公子季札曾经三度拒绝过。

其贤明不仅远播诸国,天下人无不敬仰,在吴国更是当今最德高望重的人物。

据传言,十多年前…彗星袭月后,曾经的公子光便找过公子季扎,说是他刺杀吴王僚,乃是为了帮季扎夺回国君之位。

公子季扎当场就没给公子光好脸色,那是他第三次拒绝吴王之位了。

公子光也是在公子季扎退隐延陵后,才敢登基即位吴王,并且改名:阖闾。”

这些故事工赐当然知道,他毕竟才是正牌的吴国万户侯,而且知道得更多。

所谓彗星袭月,便是专诸刺王僚,天象提前有了警示,吴王僚还是大意,去赴公子光的宴了。

公子季扎,原名:姬扎。

乃是吴王寿梦第四子,古人对于儿子的排序,从老大到老四,依次为:伯,仲,叔,季。

吴王寿梦四嫡子:吴王诸樊、余祭、夷昧、季扎。

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州来季子等。

公子季札素有贤明,淡泊权位,有远见卓识。

吴王寿梦二十五年(前561年),寿梦临终前想传位于季札,季札力辞,这是首次拒绝吴王之位。

诸樊去世前授命传位于其弟余祭,欲兄弟相传以至季札。

吴王余祭四年(前544年),季札出使各国:出访鲁国,请观周乐,对诗乐有精深的分析;

访问齐国,劝晏婴交出封邑官职以免祸,晏婴从之;

出使郑国,告诫子产以礼治国;

到了卫国,称赞卫国君子很多,国家没有忧患;

来到晋国,预言晋国政权将落入韩、赵、魏三家之手。

余祭去世,余昧继承王位。余昧去世,欲传位于季札,季札不接受。此乃第二次拒绝吴王之位。

遂立余昧之子:僚为吴王。

吴王僚十三年(前514年),季札出使晋国,吴公子光刺杀吴王僚,季札归国,三拒吴王之位。

当年,公子光也只是做做样子罢了,王叔没让他失望,果然拒绝了。

公子光这才敢自立为君,便是如今的吴王阖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