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真的,卜鲁罕要是能赢,那就怪了。

制定夺权计划这种事,放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绝密的,但他们的信息泄露之快,内容泄露之详细远超我的想象。

就连几月几号几点几分,谁要干什么事都能让人打听的一清二楚,你不输谁输?

而这个打听到如此准确消息的人,就是大宗正府达鲁花赤阿沙不花,他在探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不仅立即通报给了哈剌哈孙,同时还建议对方先下手为强。(《元史》“先入者胜,后入者败。后一垂帘听政,我等皆受制于人矣,不若先事而起。”)

这个建议也得到了哈剌哈孙的认可,并将其转述给了李孟。

李孟则将这个消息带回给了爱育黎拔力八达,让他早做准备。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面对着如此迫在眉睫的局面,爱育黎拔力八达又犹豫了。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在李孟将这个消息告诉他之后,他有些拿不准主意,于是便召集了手下的一众幕僚来给他参谋一下。

其中有人认为,卜鲁罕皇后掌握玉玺,还可以调动四怯薛的兵力,同时安西王还有大批的侍卫,而爱育黎拔力八达身边只有几十名侍卫,而且连武器都不能做到人手一件,拿什么和人家硬拼?不如等阿合(蒙语‘哥哥‘的意思)海山回来之后再做打算。就是这番话让爱育黎拔力八达陷入了犹豫。

看着他的表情,李孟气的牙根都要咬烂了,站起身来朝着他大声说道:“殿下,而今皇后一党违背祖训,欲立庶子为帝,朝中文武百官心中尽皆不满,根本没有几个人愿意依附于他们,而这就是你最大的依仗,如今局势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殿下还在犹豫什么?直接进宫去,对那些担任宿卫的士兵们晓以大义,但凡明事理的人都会抛弃他们而听命于你;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让安西王抢先即位,即使怀宁王回到大都,他难道就会让位么?到时候发生内战,损耗的可是大元的国力,殿下难道想看到这样的局面吗?”

换做常人,如此振聋发聩的一段话足以让他们热血沸腾,恨不得直接抄刀剁人了。

但爱育黎拔力八达依然犹豫不决。半晌,他才开口道:“不如找人占卜一下吧。”

听完这番话,李孟差点气的背过气去,但他也知道,爱育黎拔力八达就是这种性格,跟他较真没必要,还不如赶紧顺着他的意思去做,这样还能节约点时间。

所以他便主动请缨,前去寻找卜者前来,并在途中严令卜者只能说大吉,要不然就让他大凶。

受到了死亡威胁的卜者自然照办,在占卜的过程中各种忽悠,将爱育黎拔力八达忽悠的合不拢嘴,认为自己就是那个气运深厚的天选之子,如果不立即造反简直都对不起长生天对自己的偏爱。

于是,他便询问李孟什么时候起事比较合适。

看着他清澈而又愚蠢的眼睛,李孟深感自己教育的失败,恨不得一掌拍死这个优柔寡断又毫无主见的王爷。

深呼吸了一口气,他缓缓说道:“今天!”

大德十一年三月初二,爱育黎拔力八达亲率李孟等侍从,连同几十名卫兵由延春门入宫,与提前在这里接应的哈剌哈孙汇合,并迅速控制了卜鲁罕皇后和整座皇宫。

在将玉玺从卜鲁罕那里收缴上来之后,爱育黎拔力八达立即下旨,召安西王阿难答、左丞相阿忽台等一众皇后党羽入宫,众人不知道皇宫已经失控,还以为是卜鲁罕要和他们商量明天对付爱育黎拔力八达的事,于是纷纷赶往宫内,却被早就守候于此的士兵们抓了个正着。

为了稳住局面,爱育黎拔力八达称卜鲁罕“私通”安西王阿难答,将她贬往东安州羁押(今河北廊坊),阿难答、阿忽台等人则被打入大牢,等待最终的审判。

至此,大局已定,皇后一党彻底宣告失败,大都尽归爱育黎拔力八达掌控。

到这里,你以为就完了?

并没有!

虽然爱育黎拔力八达掌控了大都并自任监国,但别忘了,他哥哥海山还在路上呢。

在爱育黎拔力八达返回大都的时候,海山也终于集结了三万兵马,并分成三路赶往大都。

可刚走到一半,他便得到了他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政变成功的消息,于是便暂时停止了南下的脚步,在和林驻扎下来,并开始召集诸王前来,准备召开库里台大会。

在他的眼里,自己身为兄长,又常年掌握兵权,自然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自己在和林暂驻,就是为了让弟弟亲自邀请自己返回大都即位,他再来个坚辞不受,展现一下自己宽广的胸怀,最终在‘三请三让‘之后,勉为其难地继承皇位,这样才符合正常的顺序。

可他没想到的是,人是会变的。

就在他满心换心,左等右盼了许久之后,才收到了一封信。

一封来自他母亲的信。

其实从他母亲的名字就能看得出来,她并不是一个安分的人。

她叫答己,和商朝着名妖后妲己同音。

和她的婆婆不同,最开始她对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这哥俩是同样关爱的,毕竟丈夫死的早,娘三个相依为命,她也能做到一视同仁。

但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海山去漠北之后。自从离开了这个家,海山便在漠北大放异彩,不仅立下了平定西北之乱这样的旷世奇功,而且还掌握了军权,成为了大元帝国权势最大的藩王之一,也成为了卜鲁罕一党的头号大敌。

与他的春风得意相比,答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这娘俩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虽然吃喝不愁,但身为海山的母亲和弟弟,他们也被卜鲁罕一党所敌视。

海山身居漠北,算是山高皇帝远,卜鲁罕也不能拿他怎么样,但答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毕竟生活在大都,所以自然而然地便成为了卜鲁罕的出气筒,没事就拿他们撒撒气。

正所谓患难见真情,这个真情指的不仅仅是友情和爱情,也有亲情。

由于一同吃过苦,受过虐的缘故,答己逐渐变得更喜欢这个陪她一起遭罪的小儿子,对海山虽然谈不上忌恨,但也不如之前那般能够做到一视同仁了。

所以,在爱育黎拔力八达成功发动政变,掌控了大都之后,答己便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她也想学习她的婆婆和历任前辈,也过一过垂帘听政的瘾,而海山,自然不可能让她达成这个愿望,所以她便将目光瞄准了小儿子,于是才有了这么一封信。

她在信中写道,爱育黎拔力八达“天性孝友“,更适合继承皇位(其实就是性格懦弱,没有主见,更好被控制),而且她找算命的给算了一卦,卦象显示“重光大荒落有灾,旃蒙作噩长久”(重光大荒落指的是海山出生的辛巳年,旃蒙作噩指的是爱育黎拔力八达出生的乙酉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你当皇帝是不吉利的,但是如果你弟弟当皇帝就能长长久久,国泰民安,暗示他放弃皇位,让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登基。

这下海山可不干了。

开什么国际玩笑?我辛辛苦苦在外面打拼,给你们做坚实的后盾,如果不是我这些年攒下了这么强大的力量,就你们娘俩估计早就让卜鲁罕找个理由弄死了,她之所以让你们活到现在,不就是因为投鼠忌器,忌惮我的实力么?现在可好,如今你们只是侥幸赢了一次,就想占据本该属于我的位置,你也不想想你配么?

看着手中的信,海山越想越气。

“嘭!”地一声,将信拍在了桌面上,看着面前的亲信康里脱脱怒吼道:“我扞御边陲,勤劳十年,又次序居长,神器所归,灼然何疑?今太后以星命休咎为言,天道茫昧,谁能豫知?设使我即位之后,所设施者上合天心,下副民望,则虽一日之短,亦足垂名万年,何可以阴阳之言而乖祖宗之托哉?此盖近日任事之臣,擅权专杀,恐我他日或治其罪,故为是奸谋动摇大本耳!”

说完之后,他又命康里脱脱立即前往大都,将自己的意思转述给自己的母亲和弟弟,而后亲率三万大军分三道南下,做好了武力夺权的准备。

答己没想到自己的一封信竟然引来海山如此激烈的回应,于是急忙找李孟等人询问对策。

李孟虽然也想让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自己也算有从龙之功,但他心知以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实力根本无法与海山相抗衡,为今之计只有将皇位让出才是最佳的选择,于是便建议让位于海山。

见己方的头号智囊都如此说,答己纵使有千般不甘,万般无奈也没办法,只好遣使迎接海山,并向他表示会支持他登上皇位。

大德十一年五月,海山抵达上都,并在这里召开了库里台大会。

会上,他以全票当选了新一任的大元帝国皇帝,并发表了就职感言,宣称自己一定会为大家谋福利,做贡献。

然而就在说完了场面上的客套话之后,海山便颁布了成为皇帝之后的第一条旨意——将卜鲁罕的皇后头衔废除,并就地赐死。

对于失败者,他没有丝毫的怜悯,不仅仅是卜鲁罕,安西王阿难答、左丞相阿忽台、藩王明理帖木儿、平章政事八都马辛、中政院使怯烈、道兴等皇后一党的核心人物也尽皆被处死。

至此,这段史称“大德之变”的皇位争夺方才结束。

平心而论,如果单纯只看海山登基之前的所作所为,是有一点明君的影子的。

可事实证明,在失去了制约和监督之后,一个人的表现可能就会和之前判若两人。海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之后,他便开始了一系列的骚操作。

严格来讲,这次政变能够成功主要归功于爱育黎拔力八达和他的支持者们,可爱育黎拔力八达碍于海山的军事威慑让位给了他,这些支持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大臣们心中肯定有怨气,再加上在即位之前海山又因为答己给他传信一事将答己怒斥了一顿,所以这些朝臣们对于海山的印象不算太好,认为他欺负自己的母亲和弟弟。

海山在朝中本就根基不深,再加上他刚刚即位,所以肯定不愿意得罪这些大臣们,于是便在登基之后下旨对他们进行了大规模的赏赐,而且其手笔之大令人咂舌,其中单单赐给皇太后答己的财物就有金2700两,银两,宝钞一万锭,币帛匹,赐给爱育黎拔力八达的也和答己保持了同样的规模。

可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在和林屯扎的时候,大部分的宗室勋贵都已经明确表示支持他,所以当时海山便已经对他们进行了例行的封赏,可如今自己继承大统,给那些支持自己母亲和弟弟的大臣给予了丰厚的赏赐,对这些一直跟随自己的铁杆粉丝却没有丝毫的赏赐,他于心何忍?

所以,在封赏完其余的大臣们之后,海山又下了一道诏书:“和林之会,国事方殷,已赐者,其再赐之。”

不得不说,有海山这样的领导实属幸事,不仅不用担心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发生,而且他还能和手底下的人做到有福同享,历史上能做到这一步的帝王属实不多。

但有些人高兴,就总会有些人悲伤。

当海山命人将封赏的明细单下发到中书省的时候,哈剌哈孙都快哭了。

为啥?

没钱呗!

众所周知,财政问题一直是大元帝国的根本性问题,历任丞相都恨不得将钱掰成八瓣花,但却依然禁不起这些皇帝们的肆意挥霍。

可即便如此,哈剌哈孙也清楚,自己只能咬着牙硬挺,坚决不能驳了海山的面子,因为他毕竟是自己力挺上位的,如果因为赏赐的事情引得下面的朝臣勋贵们不满,势必会引起朝政的动荡。

唉!

啥也别说了,凑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