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书肥妻:背靠空间闯七零 > 第158章 葛根粉条的变钞能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8章 葛根粉条的变钞能力

曹阳阳教会曹老爷子他们用粉碎机后,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并说了自己要出去找点事做。

苏老婆子知道后,偷偷的给她塞了两千块钱。

她现在想通了,有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

自己心疼的小儿子又和黄宝剑的大女儿滚到一起去了,并且还住在孙老婆子家,尽心尽力的伺候着瘫痪在床的孙老婆子,她看着就气的牙痒痒,放了狠话,和苏林断绝关系。

她现在只能依靠大儿媳,等他们老了以后 ,惹人厌的时候,给他们做一些饭吃的就行。

曹阳阳收拾行囊,和王琴带着几大麻袋的葛根粉条和几大麻袋的野味儿坐车去了县城,在车站跟前遇到王卫华。

“王叔叔,你怎么在车站?”王琴开口笑问道。

王卫华抬头看见王琴和曹阳阳,十分的高兴。

他立刻过来和曹阳阳打招呼:“弟妹,这段时间我们忙疯了,志国交给你的信都忘给你了,这不今天有空了,准备给班车司机让他给你带回去。”

曹阳阳接过信问道:“他有没有说他去哪儿了?”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大致应该去了西藏吧。那地方冷的要死。”王卫华从善如流的答道。

“那王局长,谢谢你啊,我和王琴准备去市里一趟。”曹阳阳说完,赶紧去搬东西,她们还要乘坐去市里的车呢。

王卫华帮忙搬了东西放入客车的后备箱:“你们去市里干什么,带这么多东西,还这么沉,你俩咋搬得动哦。”

曹阳阳解开麻袋,拿了一块熏好的腊野猪肉递给王卫华,王卫华推辞半天,最后只好接下。

曹阳阳和王琴赶到市里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

两个人来到她房子的时候,两人把东西放好,做了点面条吃了,早早的睡了。

曹阳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把信封拆开,里面有一张存款单,上面的钱数让她惊讶,有整整一万呢,这是要爆发的节奏呀。

再看信上潦草的几个字,媳妇儿,等着我,勿念。

“别说,我还真没有念着你,就是你的几个娃天天念叨你。”曹阳阳对着这几个字喃喃自语道,那里的环境恶劣,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有牺牲的现象。

她瞬间感觉这钱有一丢丢的烫手,感觉这钱不那么香了,还是凭借自己的双手挣出来的钱花起来最问心无愧。

等明年的一月份,商业部会下达专门的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让全国人民欢度春节。

1980年时,会出现中国第一张个体商业户的营业执照,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合法的个体户。

这个时代的个体户听着并不光彩,被看作是不务正业,不守本分的人,可她并不愿意一辈子在老家刨地,她觉得这里这个城市最让她安心。

她现在急要做的就是积累经验,然后再慢慢做大。

现在快要冬天了,大伙都喜欢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手擀面或者红薯粉条子。

如果再卖包子,肯定是不行的,对面厂里的食堂任大姐已经把她的包子手艺学去了,旁边的包子生意应该没那么火爆了。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曹阳阳就早早的起床准备去河道旁边去买牛肉,牛骨之类的。

家里的葛根粉多的是,曹阳阳少泡了一些,第一天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再从空间里拿出一台压面机,试着压了一些面条,想让她用手擀面,那真是比登天还难。

然后又发了一些炸油条的面,等一下炸个油条卖也不错。

找到卖肉的地方,牛肉真的才卖两毛一斤,牛骨头更是便宜,曹阳阳一豪爽,买下了半头牛。

让卖牛的贩子高兴的合不拢嘴,几人合力把半头牛抬到曹阳阳家。

曹阳阳赶紧用高压锅熬制汤底 ,牛肉则放到厨房的柴火灶里用卤料包卤牛肉。

河道边,曹阳阳的店外也放了两三张桌子,她当师傅,王琴当营业员。

一个普通的面店就开张了。

开业的那一天一大早,店里挤满了客人,五角钱一碗的牛肉汤面、牛肉粉条,大家抢着吃,好像不要钱似的。

凳子不够坐,不少客人干脆靠着门边站着吃,甚至呲溜呲溜把汤也喝了个底朝天。

“大姐,你怎么包子卖的好好的,突然就不干了呢?

不过幸好我们食堂的大姐做的包子和你的味儿差不多,不过还是差点意思。”还是刚开业的那个小伙子站在门口对曹阳阳说道,这几个月不见,当初的阿姨就变成了大姐,苗条好看了不少。

“是呀是呀,姑娘,你干的好好的,怎么又不干了呢?不过我到听食堂的大姐说,你这附近有恶霸,搞的你的店才没开下去的。”一个老食客给大家解了惑。

“现在到处都在严打期间,看那些地痞流氓还敢嚣张,抓进去不得把牢底坐穿。”

“感谢大家的支持我的小店,我因家中有事儿 ,耽误了老长时间,给大家说声对不起。

今天我们店又第一次开业,我学的炸油条的手艺,大家尝尝看提提意见。

另外我还为大家免费准备了热气腾腾的蛋花米酒,配着这油条吃也是不错的。”曹阳阳满面笑容的给大家推销着她家新的小吃。

“大姐,为什你家的粉条是黑色的呢?吃起来也比红薯粉条劲道。”刚才的小伙子又提出了一个新发现的问题。

“这个呀,是我们县城特有的,用原始森林的千年葛根做出来的葛根粉条, 它有生津止渴,解热除烦的功效呢,吃了对身体非常好呢。”曹阳阳一边下着粉条一边吹嘘道。

“这葛根粉条的确比我们西县的粉条好吃,我们那里的葛根可没有你们原始森林的大,年代久远”一个男顾客边吃粉条边说道。

“叔叔,你尝一下我们店里的蛋花米酒,这可是我们县特有的自家酿的米酒,冬天喝 ,那身上可是暖呼呼的呢”王琴勤快的给这位男食客免费送了一大碗蛋花米酒,男食客本来已经吃饱,禁不住诱惑又买了一根油条配着蛋花米酒吃,又是一番风味。

曹阳阳和王琴整整忙活了一天,那葛根粉条泡了一次又一次,那手擀面也是压了一次又一次。

天黑前,还有好多准备能来尝鲜的顾客来了,准备的牛肉已经卖完了,不少没买到的客人还不肯走,曹阳阳答应第二天一定备足食材,大伙才肯离去。

王琴被这开张的情形深深的震撼到:“曹姨,这第一天就卖了好几百碗,毛收入就有四五百元,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那到过年不得成个万元户,我们这一天的收入顶别人一年的收入呢……”

“这只是开业期间,都是一些厂里的老主顾,我们的这个位置到底还是偏了一点,等我俩有钱后,在这公路主干道把那房子买下来,那里的生意会比这里好更多。

因为对面就是医院,每天肯定是人来人往的,那里的生意更有保障。”曹阳阳信心满满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