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私募之路 > 第278章 地产暴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21年的5月,还有一件事,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一家小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而导致的事件,只是个例,不会以为会带来多么恶劣的影响。

一家叫做蓝光FZ的房地产企业暴雷,股价一路下滑,直到2023年退市,成为A股第一家退市的房地产公司。

或许是因为这家房地产公司规模不大,不是那种全国性的大型房企。又或者是暴雷的事件只是一次中期票据未能及时兑付。市场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实际上有一家hx幸福的地产早在20年底就已经出现暴雷了,到了21年2月份累计有52.55亿元债务违约,只是由于用了一系列的方法掩饰了下去。

严格意义上,hx幸福才是第一家暴雷的房企,而且是全国性的房企。

到了7月份,宝能暴雷了,就是那个野蛮入侵万科的宝能,理财产品未能兑付。

很快,21年的8月份,恒大暴雷了。

这个排行非常靠前的地产公司暴雷,而且金额巨大,超过2万亿,每天的利息都是一笔高达3亿的天文数字。

这个雷可以算得上是晴天霹雳了。

之前的蓝光还觉得无所谓,一家小公司,到了hx幸福,规模也还不算大,几十个亿而已。

但是也对想不到,恒大这个暴雷堪称王炸,即使后来的那么多房企暴雷,还是恒大的最震撼。

早在18年,恒大就出现了债务问题,股价持续下滑。通过各种方法去融资,缓解债务。

其实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延迟爆发的时间罢了。而债务则是在这一系列措施之后越滚越大,最终爆发。

银行贷款、发债、发行信托产品等,这些是地产公司主要的资金来源。

恒大有自己的财富公司,但模式类似于p2p,就是那个改名匹凸匹来蹭热度的那个概念。

利用高息揽存,新资金还旧资金的本金和利息。一旦后续资金跟不上,就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直接导致崩盘。

恒大的半途扩张太快,太大,而且都是举债,通过各种融资来维持公司运转。

在楼市火热的时候,或许还行。一旦房地产遇冷,资金回流不理想,多一天就多一天的利息,举债维持的方式就难以长久了。

而且,有一个让很多人感到愤怒的事,那就是在暴雷前夕,恒大还在讨论分红事宜。

仅2018年,许老板一个人就拿到了140亿的分红。分红是自己的,债务是公司的。

公司的债务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怎么可能拿自己的钱出来替公司还债呢?

但大快人心的是,两年后,这个许某被控制了。

同时“下周回国”贾布斯也被查出伙同公司财务长期财务造假,被罚款几个亿。

为什么在21年,地产公司会集中暴雷?只是因为债务吗?

在2017年的时候,房价又经历过了一轮暴涨。随后维持在高位运行。但是由于一系列限购以及其他的很多Zc,房价到了19年虽然没有下跌,但是成交量已经大大下降。

李旭尧前世就是在17年年初买的房,算是享受了最后一波房价上涨的红利。

过完年交的定金,到了5月份,由于小区旁边规划地铁,房子的挂牌价直接翻倍。

当时的房子还没过户,也幸好,原业主是置换,他要买的房子也涨了,但涨的不多。

为了让李旭尧能够按时过户办完贷款,然后他拿到钱去交易,没有给这套房涨价。

这样他也能尽量避免因为重新寻找买家,耽误时间,他想买的房会继续涨价,得不偿失。

而到了19年的时候,李旭尧想要把房子卖掉。按照原价两倍挂牌,连看房子的人都几乎没有,直到从200万降到了180,降了10%以后,才开始有人来看房。

然后又几次降价,直到165万才成交,整个过程持续了8个月。

这就是当年的房市行情,有价无市,只有价格降到一定程度,才会有买家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公司如果指望着通过卖房来回笼资金,缓解债务压力,这在19年以后都是很难的了,即使是在一线城市成交量也很黯淡。

另外房地产公司还有个囤地的习惯,占用了大量的公司资金。比如恒大,当时就有价值大约5000亿的土地在手上,如果拿出5000亿来给公司用来周转,或许还不会这么快暴雷。

地产公司的信托产品在20年底占到所有信托规模的13.97%,总金额约2.28万亿。同比2019年4季度末2.70万亿元下降15.75%,环比3季度末2.38万亿元下降4.19%。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幅度的下降?

从2019年的8月份开始,降低房地产信托的规模就成了一个任务。

到了2020年,宏观部门强调“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这样的三预期来明确“房住不炒”的发展定位。

这时候,也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完成了它的使命,房地产带动经济发展的使命结束了。辉煌的20年也就此终结了。

是时代赋予了房地产刺激经济的使命,是国运给了房地产高速发展的机遇。现在是时候结束了。

到了20年的8月份,出台了“三条红线”限制房企的融资业务,从源头上切断了无节制的房地产贷款。

源头的水少了,贷款难了,没有其他手段融资的房企很快就步履维艰。

恒大因为有三方财富公司还能发产品融资,还能继续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但是因为它的债务过于庞大,仅靠着财富公司募集的那点资金,可谓是杯水车薪,于是也很快地就暴雷了。

20年年底,央行和银保J,出台了新的限制政策,给商业银行设置了两条红线。这两条红线是约束金融机构信贷供应,为了满足监管要求,部分商业银行必须收缩房地产贷款业务。

源头上,资金来源成了问题,终端那房产销售又陷入停滞,房地产公司可谓是两面挨打。

原本,这一系列措施是为了降低房地产贷款在银行系统贷款所占的比例,预防贷款过于集中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

这些措施也确实把房地产里的很多水分挤了出来。但又或许到了这个时候,房地产公司太过脆弱了,泡沫直接被挤爆了。

恒大的负债2万多亿,已经差不多等于十个万科的市值了。其他房地产公司也都存在着债务问题。

而且在17年到20年这年,贷款的利息是比较高的。一些信托产品能够给到7个点,甚至10个点以上的回报。这就放大了这些公司的债务。

这东西也叫杠杆。用好了,公司能够加速发展,用得不好,就会加速消亡。

而且当时p2p,三方理财都有点类似于击鼓传花的骗局,很多时候就是借新还旧,先进去的,赚后进去的人的钱。

个人这么操作的话,就叫“以贷养贷”。比如有一笔钱还不上,去申请贷款用来还债。等到和一笔贷款要还了,再去新借一笔贷款。

负债越来越高,借款的利率也会随着越来越高,直到负债过高,这些金融机构考虑到风险,不再给个人放贷,这个人就瞬间失去了还款能力,导致前面的所有欠款都立刻断了供。

房地产被几条红线限制,也相当于被切断了贷款的来源。但旧的贷款依旧要还,房子还卖不出去。

怎么办?暴雷吧。

前世的21年底,多在还在银行的朋友给李旭尧抱怨,客户又上门讨要说法了。理财产品到期了,钱没回来,利息就不说了,连本金都没了。

到了后来,又陆续有房地产公司暴雷,运气差的客户甚至接连爆了三个雷,一千多万的本金不知道还能不能拿回来,什么时候能拿回来。

那两年的理财经理、三方理财的那些人都被地产暴雷搞怕了,天天胆战心惊的,很多精力都花费在安慰客户上。

在前世,李旭尧曾去拜访过自己的老领导,当初在辞职信上和自己纠结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老黄。

那时候他已经在奥园旗下的一家私募基金做了个领导,原来支行的人也有三四个过去跟给着他做业务。

这个私募基金的主要任务就是募集资金,给母公司奥园地产用。

后来奥园也暴雷了,李旭尧和其中一个老员工聊过,他们开始过着一个月拿几千块基本工资的日子了,不久后就离职了。

李旭尧也没有打听老黄的消息,按照当初见面时候的说法,老黄是把所有现金资产都买了公司的产品,最后能拿回来多少,就无从知晓了。

李旭尧当时是在券商上班了,老黄觉得李旭尧会发展他去炒股,做李旭尧的客户。

老黄说:“我是个很保守的人,不喜欢冒风险。炒股这种不适合我。你看,我们自己的产品都有8个点的收益,而且我就在这公司上班,对公司也足够了解,这不是稳稳的嘛。”

地产公司的那些产品给出的利息都是在市面上比较高的,比银行普通理财要高出三四个点的收益率。给员工的提成也比较高,这样就形成了双重成本。

有句话叫做“你看重他的收益,他盯上的是你的本金”,p2p可能是打的这个主意,毕竟他们就是靠着做金融掮客来赚钱的,没有实实在在的资产。

这也是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所催生的行业,吞噬掉了很多人的资产。

那两年一堆互联网小贷公司也是这样产生的。不能说互联网金融不好,只是有的时候,一些金融从业者都无法识别其中的风险,更别说普通老百姓了。

p2p这个行业短暂存在了几年,却给很多人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痛苦。

房地产做的信托产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很靠谱的。至少相较于p2p是这样。

只是在那短短的两三年里,政策发生了变化,整个行业都受到了冲击。

财务状况不良的、负债率高的,自然是最先爆出来的。这就像是俄罗斯套娃一样,从大到小一层一层往下拿掉。

地产公司的负债率过高是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进而导致破产。21年暴雷的地产公司不少,22年更多。

除了恒大,富力、融创、世茂、绿地这些耳熟能详的地产公司都陆续暴雷了。到了23年,碧桂园也暴雷了。

万达的老王壮士断腕,卖掉不少资产去还债,降低了负债比例,也算是如履薄冰度过了这个艰难的时刻。

当时万达77家酒店336亿被富力用200亿白菜价接手,还有13个文旅项目被融创压价收购。

老王迫于债务压力,就算是怒摔杯子,然后也只能咬牙接受。

但是到了20年,融创和富力接手的酒店和文旅项目都成了累赘。

在17\/18两年,万达就卖了1700亿资产还债,如果不是这几年清理债务,那么万达恐怕也会出现在这批暴雷的名单里。

尤其万达是商业地产,在20年到21年受到Yq的冲击恐怕很难安然度过。

到了23年,万达的债务还有1400多亿。虽然多,但已经到了可控范围,不会对万达产生毁灭性的冲击了。

而且经济和消费已经基本恢复,商业地产也恢复了一定的生机。1400亿的债务基本不用愁了。

个人如果负债过高,也是一样地容易发生债务危机。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炒股的人劝一些新手,“只用自己的闲钱去炒股。不要放杠杆,不要借钱炒股,不要贷款炒股,也不要做两融。”

这些放杠杆去炒股的,在心理上都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目的。

简单地说就是为了能够多赚点嘛。放两倍杠杆就多赚两倍嘛,利息才多少嘛。

那要是亏的时候呢?本来可以只亏10%,现在要亏双倍甚至三倍,再加上利息。

炒股本身就是一种充满风险的事情,放杠杆就是将风险放大。

这就是等于“你盯着股市的收益,股市盯着你的本金。”

想要在股市里快速捞一把的,都把本金或多或少的留在了股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