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木匠皇帝之崛起 > 第201章 给外界一个信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启皇帝回京后,只是在第一次早朝上搞了点动作,就没什么其它动静,依旧是天天操练教导营。

这次三个教导营南下赈灾,也算是一次野外长途拉练,沿途表现可圈可点,军纪严明,令行禁止,真实战斗力外界不清楚,观其外表,确实是一支劲旅。

这是外界对这支皇帝亲军的认识和评价。

军队没有扰民,就让大明的文官们给出足够高的评分了,这也足以说明如今的大明军队,是什么鬼了。

而那支号称十万大军,由丁守中操练的新军,还没有真正亮过相,外界无法作出评价。

这两支军队的存在,从侧面对京营的二十万大军多多少少有点影响,他们比以前要认真一些了,再加上英国公也颇有紧迫感。

如果朝廷对他们这些勋贵再也没有什么依赖,换句话说,勋贵集团对朝廷再也没有什么用处,勋贵集团的前景就不妙了。

如今皇帝越来越强势,都开始自己练兵了,勋贵集团再不振作起来,可能会被皇帝和朝廷一起抛弃了,到时候就是树倒猢狲散,大明朝廷再也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了。

可这帮混蛋富贵安逸的日子过惯了,早已忘记了自己祖上的荣光来自于哪里,依然是靠着祖宗的荣耀吃老本,可这老本是不可能一直吃下去的,总有一天会吃光的。

英国公真是头大,心里着急,可底下人又不争气,皇帝离开京师这段时间,京营的操练又开始松懈了。

看来靠这帮扶不上的阿斗是不可能振兴京营的,得另想办法。

听说武官学院第一批毕业生去了唐山丁守中军中,表现相当不错,英国公也动了心思,准备找皇帝说说,下一批毕业生分配到京营中来,让这些新鲜血液来搅动京营中的沉沉暮气,以求焕发一新。

可以看出,自从天启皇帝勤政以来,扭转了大明的颓势,朝廷的文武官员也都面貌一新,至少是心思都花在正事上了,连英国公这样的勋贵都坐不住了。

所以一个王朝的兴衰,大多依赖国君,国君强,王朝强;国君弱,王朝衰,如果接连出现几个不着调的皇帝,则王朝基本上走向灭亡了。

因为在封建王朝,文武百官也好,黎民百姓也好,都认为这个王朝是属于皇帝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官员是凤毛麟角。

皇帝如果一味的胡闹乱来,靠大臣振兴国家基本没有可能,因为中国从没有君主立宪制的王朝,中国的文化也很难诞生君主立宪制这种国体。

如果皇帝弱,大臣强,那么大概率会出现挟天子令诸侯,或者自己上位改朝换代。

曹操、赵匡胤就是先例。

张居正堪称权臣,那也是皇帝年幼、太后信任,让他放手施为搞改革,他本身也没有那个实力改朝换代自己上位,如果他想篡位,肯定是早早失败了。

因为军权不在他手里,他想造反,没有军队会听从他的命令。

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立马将大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就算他数十年不上早朝,但军队一直控制在他手中。

万历皇帝虽然有点不着调,但还是有点脑子的,如果没有他拼命捞银子,大明朝廷哪有财力打万历三大征,如果不把日本人打出朝鲜,历史就完全不一样了。

建奴的确是在万历时期成长起来的,但那是因为李成梁的不作为,养虎为患,最后他的亲儿子也死在了努尔哈赤这个干儿子手上,报应啊!

后世许多人评价万历三大征是负面的,这种人无疑是短视的,一个国家在出现叛乱时,如果不能展示赫赫军威,早就灭亡了。

天启皇帝不会关心这些问题,除了训练教导营,就是督促江淮、湖南湖北三省的成立。

徐光启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就把宋应星推荐给了皇帝。

宋应星现在是工部农政司郎中,只是个正五品的中层官员,而且他还有一个硬伤,他没有考中进士,只有举人的功名,能担任工部的郎中,在朝野上下看来,已经是破格了。

天启皇帝头大了,徐光启这老头是什么意思?把难题都留给朕?

皇帝想了许久,或许徐光启另有深意,要是自己破格再破格提拔重用宋应星,是不是可以给外界一个信号,考不中进士但有真才实学的,朝廷也会不拘一格提拔重用。

如果徐光启真是这么想的,那这老头就是成精了呀。

皇帝一拍大腿,搞了!朕是皇帝朕怕什么,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用?

正合朕意也!

皇帝马上找来内阁首辅顾秉谦,他现在已经学会了事先跟顾秉谦商量一下,反正他这个首辅比申时行还要顺从皇帝,妥妥的帝党第一人。

顾秉谦要是知道皇帝这么想,指不定多高兴呢,梦寐以求的心愿终于达成啦。

顾秉谦非常好用,关键是他还兼着吏部尚书,有这么一位指哪打哪的妙人,这吏部尚书,皇帝打算一直让他兼着。

皇帝跟顾秉谦商量了一番,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顾秉谦不愧是个机敏果敢的首辅,立马给皇帝出了个主意。

“皇上,臣建议先给宋应星升职,让他担任工部侍郎,反正工部现在是大明最大的一个部,增加一个侍郎不算什么,这样他就是正三品了,大明的巡抚没有硬性规定品级,可以从正四品至正二品,他这个正三品的侍郎去做江淮省的巡抚就没问题了。”

“不错,顾爱卿果然机敏,就这么办!”

“皇上,臣还可以先放出风声,朝廷接下来要选拔的皇家工程院院士,象徐光启、宋应星、孙元化、毕懋康等有真才实学的,皇上是铁定会让他们入选的,院士本身就享受六部侍郎一样的政治待遇,那就也是正三品的高官,这样那些原本不服宋应星的人,就不会出言反对他担任工部侍郎了。”

“嗯,有道理,顾爱卿你有心了,这样吧,给这几个人都升职吧,徐光启就给他加个太子太傅,宋应星升为工部侍郎,下一步巡抚江淮省,孙元化升为南京工部尚书,朕命他在南京建造一座火炮工厂,工厂事宜也由他负责,毕懋康升为工部侍郎兼兵器司郎中。”

“顾爱卿这段时间劳苦功高,给你加个太子太师,太师之位等你退休致仕荣归故里,朕再加给你。”

“臣愧受,臣躬谢皇上厚恩!”

君臣两个排排坐、分果果,顾秉谦作为经办人,总归是有好处的,也被加封为太子太师,排位在徐光启的太子太傅前面,喜滋滋啊。

话说大明现在尚未册立太子,但皇后娘娘已经诞下皇子,实际上大明的太子之位已经有候选人了,所以皇帝给他们两人的封号也没错。

皇帝今年才二十一岁,还是个年轻人,用春秋鼎盛来形容都太早,皇后所生皇子还是个婴儿,所以现在还没有大臣上奏疏请求皇帝册立太子。

大明位列三公的最高封号:太师、太傅、太保,一般是不会给在职官员加封的,有大臣贡献突出劳苦功高,在退休致仕后朝廷会给予这种尊崇的封号,也表明皇帝对他的荣宠。

大明王朝建立至今,在职加封为太师的只有张居正一人,他对大明王朝确实贡献突出,但正因为太高调,最后没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