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木匠皇帝之崛起 > 第222章 革老朱家的命(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2章 革老朱家的命(二)

大明王朝自朱元璋始,至今已有十五位皇帝,除了建文帝和景泰帝,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后代没有被封王,弘治帝只有一个儿子,就是正德皇帝,这位干脆没有子嗣,帝位传给堂弟嘉靖。

其余的皇帝大多子孙满堂,明太祖朱元璋光儿子就生了二十六个,传至今日,朱姓王爷已经遍布全国,皇亲国戚更是数不胜数。

究其原因,就是朱元璋定下来的制度,皇帝的儿子封王,在国内择一地作为封地,由朝廷供给丰厚的俸禄。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得了天下,就觉得自己的子子孙孙就该享福了,于是定下了这么一个国策。

不过,朱元璋为了防止藩王作乱,规定了藩王不得干预地方军政事务。

可惜他死后,他儿子朱老四就作乱了,把他传给孙子的皇位给抢了过来。

所以朱元璋钦定的由朱标一脉继承皇位的圣谕早就被打破了,皇位已经被朱老四朱棣这一脉抢占了。

所谓的《皇明祖训》不可擅改,可最重要的一条都改了,还有什么不能改的?

如果皇帝强势,啥都能改,如果皇帝软弱,大臣强势,《皇明祖训》就是臣子给皇帝套上的规矩。

大明除了朱元璋、朱棣两位是强势的皇帝,其余的都不咋滴。特别是大明的文官,已经习惯把皇帝圈在紫禁城里了。

没成想现在这位天启皇帝,时不时的弄个新政策出来。

不过大明朝廷已经有了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皇帝的旨意必须经过司礼监批红,内阁发出,才成为真正的圣旨。但凡是皇帝单独发出的旨意,称之为中旨,大臣可以不接受。

之出现这条规矩,实在是之前的几位皇帝太过胡闹,如果任由皇帝折腾,恐怕国家早就给折腾散了。

所以现在天启皇帝提出的任何新政,都是放到早朝上当场议论的。

这次的提议也是如此,昨天早朝上一提出,就让满朝文武瞠目结舌,议论纷纷,经过一天的时间,现在基本上满京城都传开了。

以前天启皇帝提出的新政,可以称之为改革,这回提出的,那就是革命了,只是这回,革的是他们老朱家的命。

第一条 凡朱姓皇族,自亲王以下,爵位不再世袭罔替。每隔三代,爵位下降一级。

第二条 爵位分级:亲王,郡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第三条 所有朱姓皇族,不再享有朝廷俸禄,如有生活贫困不能自给者,可向宗人府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

第四条 所有朱姓皇族,皆可参加科举考试,可申请进入各部办学院、省办学校就读,获得功名者,亦可入朝为官;朱姓皇族亦可从事工商业,享有普通百姓同样的权利,也有普通百姓同样的义务,依法纳税。

第五条 爵位降级的朱姓皇族,如有为国立功行为,除正常奖励外,可酌情晋升爵位。

就这五条,京城百姓给它起名叫做皇五条,也有叫做朱五条的,反正这五条政策堪称惊世骇俗,够大伙八卦大半年了。

按照这些政策,大明开国后,朱元璋的儿子获得的亲王封号,估计只是一个伯爵了,顶多是个侯爵,关键是不管你是啥爵位,都没有俸禄了。

照这么看的话,以后这爵位就是个荣誉称号,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可得,那将来在战场上,那些武将还会为了挣一个爵位而拼命吗?

现在的兵部大堂上,袁崇焕正就此事和这几个兵部官员争论呢。

“在下觉得,皇族爵位按照陛下所定颇为妥当,但因军功所授爵位当不在此列,否则会影响前线将领军心士气!”

“袁大人此言欠妥,既然是国家所授爵位,自当一视同仁,连皇族都必须遵守,为何其他人不可以?”

“是啊,这爵位也不是只降不升,皇族立功可以晋升,武将立功自然也能晋升。”

“在下觉得,皇上这个一律不再享有俸禄太狠了,这样的话,朝廷确实能省下一大笔开销,可勋贵们肯定会闹的。”

“圣上所言,并没有涉及勋贵,他们闹什么?”

“哦,也是哦,难道皇上是想让这些勋贵们自己提出来,毕竟皇族都不拿俸禄了,他们还好意思拿吗?”

众人七嘴八舌,谈论得挺热乎,袁崇焕听着听着,似乎明白了皇帝这一手背后隐藏的含义,越想越觉得,这个皇五条不简单,非常不简单。

这时,从内堂走出一名书吏,朝着他们呼叫:“哪位是辽东回来的袁大人?袁大人,尚书大人有请。”

谈兴正浓的几人马上安静了,袁崇焕朝几人拱拱手:“几位兄台,稍后再聊。”

这几人马上回礼:“正事要紧,袁大人回见。”

袁崇焕整了整官服,跟着书吏步入内堂,去见兵部尚书王永光。

外面的这几位,却在低声议论他。

“这袁崇焕人不错啊,挺随和的。”

“人家能得到孙大人的赏识,自然有两把刷子,再说一般人能整出那平辽十策吗?”

“嗯,此人还是有点东西的,不过,我觉得他比丁守中还是差了一点。”

“那是,咱丁哥多牛,他可是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现在是十万大军的指挥官,要资历有资历,要能力有能力,岂是他袁崇焕可以比的。”

“是啊,已经许久不见丁哥,也不知道他这十万大军练成了没?要是真练成了,估计皇上要给他加兵部侍郎了。”

几人聊着聊着,这楼就歪了,刚才还在聊皇五条,现在又开始羡慕丁守中了。

读书人还真是\"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爵位什么的,他们这些文官不去指望,象丁守中那样指挥十万大军,想想都觉得带劲。

已经有人想给丁守中去信,谋取个军中职位什么的,看这趋势,皇上肯定会跟建奴决战。

咱们这位皇爷,颇有太祖之风,在决战之前,不会轻举妄动,做足了准备,不但让丁守中训练特意针对建奴的十万新军,自己亲自练出一支虎狼之师。

现在封锁围困建奴之策已经成功,只等建奴跟蒙古人两败俱伤之时,大明军队挥师东向,一举成功!

他们都在兵部当官,对建奴的情况自然了解,这两年来,大明跟建奴之间的战略态势已经发生了逆转,建奴的汹汹之势已经被遏制,大明反过来获得了战场主动权。

也正因为清楚这些情况,他们对天启皇帝真正有了崇拜之心,因为取得如此优势,完全是皇帝一手制定国策努力推动而取得的。

之前建奴攻下沈阳时,满朝文武束手无策,他们这些低层官员已经是人心惶惶,不少人已经建议朝廷迁都南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