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天后,林父从医院回来,郑彩虹也带着一双儿女主动回来了。

没有像往常一样非等林剑亲自上门相求,这回低调得很,甚至开始低眉顺眼地帮林母做家务。

林敏儿猜测她心里一定把林剑那个蠢货骂死了。

他们小两口关上门来算计父母的钱财,没有人知道还好,但如果直接捅到明面上来,还把老人气到住院……那她这个做媳妇的就是明晃晃的罪人、搅家精。

郑彩虹一向最懂得趋利避害,该收敛的脾气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甚至在面对林敏儿时都变成一副和善热情的嘴脸。

“小妹,这丝巾是我娘家从首都带回来的,你快戴上试试,你们小姑娘啊正适合这种鲜亮的颜色。”

系统:……

再次被人类精湛的演技所折服。

从前还在ai学院没毕业的时候,它还不服气过,凭什么它们这种非生命体的存在就只能充当宿主的辅助角色,不能亲自去到小世界中体验人类的喜怒哀乐?

课本上的标准答案已经记不清了,但跟着林敏儿经历过这么多世界后,它是彻彻底底服了。

程序设定的无生命体,永远都不可能代替人类。

林敏儿并不知道系统的这些感慨,这几日她正忙着找住处,另外还得寻个赚钱法子,让手里的钱有个正当合理的来路。

林父林母除了刚回来那天给了她二十块钱置办日常用品,之后便再没给过,反而委婉地问她什么时候出去找工作,免得她嫂子不高兴,外人也会说闲话云云。

愣是一句都没问问她在乡下这几年过得好不好。

可见,如果她为了完成原主的心愿与郑彩虹撕破脸,没有一个人会站在她这边。

“姑姑,你看,你快看我吹的泡泡有多大!”

林元宝嚼了嚼嘴里已经没有甜味的泡泡糖,见林敏儿看过来后,绷起腮帮子用力一吹,淡淡的奶白色泡泡便鼓了老大,惹得囡囡咯咯咯笑开,拍着小手跳起来。

林敏儿心中五味杂陈。

在原主记忆中,这两个孩子被郑彩虹教的并不亲近她,尽管在没嫁人前兄妹俩的衣服都是她洗,书包都是她缝,上学放学也是她接……都没有得到二人的尊重。

“她吃住都在我们家,是靠爸爸妈妈养着的。”

“妈妈说她是乡下来的,身上可能有虱子跳蚤,我们离她远一点。”

很难想象真心疼爱着侄子侄女的原主在听到这些话时,心里有多难受。

这辈子她来了,只是给他们买点吃的,带他们玩,不经意间洗脑几句,便惹得他们像跟屁虫似的到哪儿都追着跑,甚至有了好吃的也舍得分享给她。

这样的孩子有什么错呢,错的是大人。

用偏见和心机在属于孩子的纯白画布上肆意涂抹,引导他们形成错误的三观,然后一路长歪。

这辈子有了她和郑彩虹打擂台,不知道会不会提高这两个孩子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但很明确的是,他们和他们的“姑姑”之间已经注定没有缘分。

前世亲手酿造的苦果,这辈子只能自己咽下去。

……

一个月后。

经过儿子、儿媳妇一个月来的殷勤对待,林父林母脸上终于渐渐有了笑容,之前那件事在二老心中造成的隔阂好像也在慢慢消散。

不得不说当郑彩虹把害人心思用在讨好人上面时,也能做的很好。

这不,周末这天还计划着带一家人去公园玩。

老两口一大早就起来了,不约而同换上各自最体面的衣服,把已经泛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林母还专门戴上自己最喜欢的一条红围巾,脸上的皱纹都仿佛被笑容抚平了。

囡囡听到动静想起床,却被郑彩虹一把按住:“囡囡再睡会儿,时间还早。”

小丫头揉了揉眼睛,仔仔细细辨认了一下墙上挂着的钟表,困惑道:“妈妈,不是十点要去公园吗?”

现在都九点多了。

郑彩虹把女儿按进被窝,声音温柔仿佛哄睡,脸上的笑容却可怕而扭曲:“公园妈妈改天带你去,今天……可是你小姑父上门的日子。”

她受够了这段日子以来的伏低做小,更可恨的是,林家这两个老不死每个月跟她要二十块钱的生活费!

女人冷笑一声,眸中闪过怨毒之色。

小姑子在家白吃白住,还用老两口给她的钱买这买那,要是都花在元宝和囡囡身上就算了,有时候买了吃的竟然还分给弄堂里叫花子似的小孩,充什么大方?!

在郑彩虹眼里,早就把林家二老的钱都当成自己的囊中之物。

前世原主每天在家勤勤恳恳干活,跟保姆似的,照样成为嫂子的眼中钉、肉中刺,更何况林敏儿?

再加上这些日子以来街坊邻居茶余饭后说的闲话——

“林剑他妹替他下乡受苦这么多年,如今回来了,是不是应该把工作让给人家?姑娘家的有工作也好找婆家。”

“开什么玩笑,你当郑彩虹那小媳妇是吃素的?林家上下被她整治得服服帖帖,能给小姑子一口吃的就算不错了。”

“唉,以后可不能给我儿子娶这么厉害的媳妇,我家姑娘性子面,不得被她嫂子欺负死?”

“……”

郑彩虹听隔壁张小花转述这些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差点绷不住。

总之她现在看到林敏儿就浑身难受,急切地想让她在自己面前消失。

于是给小姑子找婆家这事儿,比上辈子提前了很久,差点打林敏儿一个措手不及。

此时,距离林家好几条街以外的火车站迎来了又一批从乡下回沪的知青。

知青在下乡前大都是接受过教育的初高中生,尽管在乡下劳动了几年,但身上的书卷气以及眼中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还是很容易把他们分辨出来。

而在这些知青中,间或夹杂着几个神情惶惑、与这城市格格不入的人,从衣着打扮和肤色来看,应是来寻亲的。

那些下乡年头比较久的知青,在看不到回城希望的情况下,很多都选择在农村成了家。

知青之间相互扶持成家的情况还好,可以一起回城,但与下放农村当地村民结了婚有了孩子的,那可就不方便了。

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无数家庭中上演着一幕幕悲欢离合,多少人为了回城选择抛妻弃子、抛夫弃女……

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