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漂亮原配改嫁糙汉后 > 第365章 最最最穷的水井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一早,水井村的老杨果然早早赶到军区,要接程思宁她们去村里看看。

昨天老杨笑呵呵地对程思宁说,水井村距离军区不远,走路去就好。

程思宁问了一下小杜,小杜说水井村距离军大约二十公里远,走路大约要四五个小时!

只能说,老杨那种体力比较好的人,估计花上两三个小时就能到。

现在才是早上七点多,老杨居然已经到了?

程思宁问老杨,“杨村长,你几点钟出门的?”现在就已经赶到了,这不得凌晨四五点就出门?

老杨笑得憨憨的,“母鸡啊,天光就出门口了。”

程思宁默了默,问道:“村里没人有手表或者时钟吗?”

老杨摇头,表情有些难堪。

程思宁立刻止住了这个话题,又问,“杨村长你还没吃早饭吧?我们一起吃了早饭再走。”

老杨直摇头,“我唔食,我系屋企食佐。”

程思宁朝着一旁的小豹子使了个眼色。

小豹子秒懂,立刻拉住老杨朝着招待所食堂走去。

程思宁买了几大饭盒的稀饭,又买了四十个肉包子,二十个素包子,二十个馒头,让小豹子和学生们拉着老杨一块儿吃。

老杨拼命摆手说不吃。

程思宁只好骗他,“我们在这里花钱住的招待所,这些早饭全都是分配的,不吃就浪费了。我们几个又吃不完,到时候扔了也可惜。”

老杨一听,谢过程思宁,这才开始吃了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老杨还有些约束。

后来他发现小豹子的饭量也很大,而且小豹子还朝着他发起了吃包子的比赛邀约。一老一小你来我往的……居然干掉了二十来个肉包子!

而程思宁和姚丽的饭量,是每人吃了两个肉包子外加一碗稀饭就饱了;谢伟和张家亮的饭量大些,不过三四个包子和一碗稀饭。

吃饱早饭,程思宁让学生们把剩下的包子馒头打包好,去找小杜借来三辆自行车。

她带小豹子,谢伟带姚丽,张家亮带老杨……

当然了,大家还带了点随身的个人物品,以及小杜帮程思宁淘换回来的一些米面油鸡蛋之类的,齐齐朝着水井村赶去。

虽然大家骑着自行车前行,但路况是真的不好。

十几公里的碎石子路,路面坑坑洼洼的,一有车过就扬起温天的尘土;

偶尔还遇上几处经年塌方时从山下砸下来的大石挡路;

又或者需要趟过浅溪……

最后终于到了山脚下,程思宁看到宣发部门在山体下的大石上粉刷了一行大字:

【要想富,先修路】

程思宁连连点头,内心十分认可。

到了山脚下还不算,大家还得再推着自行车继续沿着山路上山……

总之,花了两小时左右,程思宁一众终于抵达了水井村。

可大家还没来得及松口气,眼前村子的景象却让大家倒抽一口凉气!

天,这里……真有是一个村子吗?

确定???

这难道不是叫花子窝???

众人震惊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这就是一片半山腰处的乱石岗,环境又脏又乱。

好多光溜溜的小孩跑来跑去,对陡然出现的程思宁一众感到好奇、又有些害怕,躲在一旁悄悄地打量着她们。

孩子们大多头发像鸡窝,浑身上下脏兮兮的,只在腰间系块破布,除此之外什么也没穿。

地上杂乱无章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垃圾,有破了洞的化肥袋子、断了腿的板凳、掉了底的痰盂……

再看看房子……

不,这个地方根本就没有房子!

老杨指给程思宁看,“我们都住在山洞里,然后在洞门口搭个棚子煮饭啊什么的。”

程思宁不相信。

一户人家,你说他住山洞,那还可以一信。

整个村子里的人家都住在山洞里?

哪来那么多的山洞?

她走近一看,才知道老杨所说的“山洞”其实是个泛指,包括但不限于:

村民们自己刨出来的深度在一两米左右浅坑,外头再搭个棚子垂下一块草帘;

或是一面靠着山体、两面用石头砌,门口搭木架铺上干草垛;

又或是在山与树之间用干草塞严实了,这也是一个家……

在这过程中,程思宁还发现这村里遍地都是人或牲畜的粪便,就连露天的锅灶旁也有!

程思宁扶额。

她的学生们也觉得震惊无比。

老杨一脸的尴尬,“那个……程老师,我们、我们……去看看村里的田地吧!”

程思宁点点头。

老杨便又带着他们朝山上走去。

翻过山头,程思宁震惊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入眼处,是几座高低落差十分明显的小山,每一座小山全都被打造成梯田。好多人正在梯田间忙碌,每人身后都背着个大木桶,他们来来回回、行动迟缓……

程思宁凝神看了一会儿,问老杨,“他们在干什么?”

老杨答道:“背水。”

程思宁没搞懂,又问,“干什么?”

“背水,”老杨解释道,“梯田没水不行,他们从这边山头背了泉水以后下了山、爬上那边的山头,把泉水浇到田沟里……”

程思宁忍不住问道:“所以这几座梯田的水,全是你们用人工扛过去的?”

老杨点头。

程思宁惊呆了。

她的学生们也惊呆了!

老杨叹气,“也可以靠雨水,但是雨水灌溉出来的庄稼它就是长不好。后来也有专家过来帮我们看过,说我们这里的雨水哦,可能带着从海水里蒸发出来的盐份……”

“专家也没告诉我们解决的办法,就是让我们搬家。”

“我们世世代代住在这里的,怎么可能轻易搬?”

“就算想搬,又要让我们搬到哪里去?”

“去了外面就是寄人篱下……我们宁愿穷一点,也不想被人看轻。”

“既然专家说雨水里含盐份,那我们就自己背水喽!不然怎么办,坐在这里等着庄稼被盐水烧死吗?”老杨说道。

程思宁久久说不出话来。

过了一会儿,程思宁要求去对面的梯田看看,顺便让学生完成一下对土壤的采样。

老杨便又带着她们去了对面的梯田。

一来一回的,大家走了半小时……不但脚底被石子儿硌得生疼,膝盖也疼得不得了。

在学生们采样的过程中,程思宁也仔细打量了一下正在排队背水的村里人。

无论男女老少,他们都有几个共通点:

一是特别特别瘦,几乎每个人都是独立行走的骷髅;

一是面无表情,眼神古井无波,仿佛也没把自己当成人;

一是衣衫褴褛,女性穿着破破烂烂缝满了补丁的衣裳,男性清一色全都只穿了裤子、光着膀子,无论男女老少全都没有鞋。

一是几乎没有年轻人,目测最年轻的也已经四五十岁了。

看着这一幕,程思宁的心里难受得不得了。

毕竟在二百公里之外,就是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广州和深圳。

而这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居然给人一种原始社会的感觉!

接下来,老杨又带着程思宁去了水井村靠海的那一边。

那其实是一处角度六七十度左右的悬崖,悬崖距离海滩大约有五六层楼高的样子。

这会儿估计是退潮,露出湿湿的沙面,村里的孩子们全都转移到了这儿,看起来正在赶海。

程思宁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在悬崖是坚硬的岩石体,而一处被人凿出楼梯,旁边还垂着绳子……

村里的孩子们大约就是从那里去下的。

老杨解释道:“我们吃的很多东西都是这些小孩子去赶海的时候捡回来的。有时运气好,还捡到半死不活的鲨鱼……那就全村人都有口福了!当然了,这种情况也不是时时有的。”

程思宁盯着悬崖下被村民们扔了一地的垃圾,忍不住又叹气。

最后,老杨还带着程思宁去看了他们村里的那口古水井。

南方的水井和北方的水井完不一样。

——北方的水井会砌出高于地面至少一米的护栏,面积很小,井架上放个系了长绳的小桶,打水的时候把小桶扔进井里,装满了水以后再摇井轱辘,把水桶摇上来……

——南方的水井就是个浅坑,面积比较大,直接建立在地面上。

水井村的这口古井,大约两米长、两米宽,顶上搭了个棚子、以防灰尘掉入。深度大约在一米左右,里头的水清澈见底。

而这样的水井一共有三个。

老杨告诉程思宁,“最高那个是吃水的井,那个井水满了以后,就会流到这第二个池子里,这是洗菜池……洗菜池里的水流满了,就会流进第三个池,这是洗衣池。”

程思宁连连点头。

这么看来,村里人对这口古井维护得还是比较好的。

至此,老杨已经领着程思宁看完了整个村子,也把村里的情况全都介绍给程思宁了,然后一脸期待地看着程思宁。

程思宁陷入沉思。

姚丽忍不住问老杨,“杨村长,你们……不吃午饭的吗?”

大家跟着老杨来到古井村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了。老杨带着大家爬山去看梯田、回头去看古井、又去看了一回村里孩子们赶海……现在都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村里冷冷清清的,一个人也没有。

老杨答道:“我们一天吃两顿,一般上午做完早工以后再吃早饭,然后就出去做事,一直要到下午天快黑的时候回来,做完晚饭吃就睡觉。”

谢伟也问道:“杨村长,村里人全都出去做工了吗?我看村里怎么没人?”

老杨答道:“是的啊,我们村里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还没死,就必须要做工……等一下他们收了工就会回来了。”

张家亮有些不敢置信,问道:“杨村长,那村里就没有干不动活的老人?或者生了病的人?”

老杨沉默片刻,说道:“有一天我老到没力气、连路也走不动,又或者我生了病……我也还是会去做工的,大不了就是死在去做工的路上吧!”

闻言,大家全都沉默了。

老杨领着程思宁一众人回到村里,又带着大家去看他为调研小组准备的临时休息处。

条件相当简陋:

这就典型的水井村村民居住的院落——房子依着山体而建,将山体当成墙壁的一面,另外两边用石头和木头填好,门口搭个木棚,挂个草帘当作门。

房间里杂乱无章,但堆了几垛草,老杨告诉程思宁说,草堆就是床,程思宁和姚丽可以带着小豹子住这一边,谢伟和张家亮可以睡在另外一个草垛上。

末了,老杨又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们农村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了。”

程思宁心说:不,并不是所有农村都这样的,是你们这村子真不是一般的穷。

她叹了一口气,心情沉重。

这时,那些去赶海的孩子们已经回来了。他们看起来挺兴奋的,大约是有了好的收获。

小豹子凑过去看了一眼,赶紧跑回来告诉程思宁,“妈妈他们抓了好多螃蟹和小虾小鱼!”

老杨笑道:“那就好那就好,总算是能让贵客们吃点荤菜了!”

不一会儿,村里的妇女们先一步回来,放下了木桶开始合力做饭。

老杨又告诉程思宁,“我们现在还是在吃大锅饭……”

“这是全体村民一致通过的。”

“不这么干不行,村里的老人、生了病的人太多了,如果不给他们管饭,那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

“伙食一般,程老师你们将就将就。”老杨介绍道。

趁着妇女们合力做饭,程思宁又问老杨,村里的人口结构。

老杨答道:“全村一共78户395人,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走了差不多一百个吧!”

“现在留在村里的三百人,五十以上十岁以下占一半,三十以上五十以下占一半儿。”

程思宁又去参观妇女们做饭。

主食是红薯南瓜饭,六成大米二成红薯二成南瓜;

主菜是孩子们赶海找回来的螃蟹小鱼小虾,被处理好后,不放油直接下铁锅翻找,炒到半熟了就放盐末、姜葱蒜末调味,还洒了不少的新鲜紫苏叶进去。

素菜是水煮菜,就是随便什么丝瓜黄瓜苦瓜、豆角茄子、各种菜叶都放锅里扔,加点儿盐末就成了。

程思宁就想起了之前老杨开玩笑,说多亏了孩子们今天运气好,才能加餐的事儿……

可想而知平时水井村的伙食水平如何。

水井村没有电、也没有任何电器。

遵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则。

天快黑的时候男人们也扛着锄头回来了,然后大家回家拿了锅来,围坐在“村委会”前,捧着一大碗饭菜吃了起来,

程思宁让学生们把早上打包的包子馒头拿出来,每一个包子馒头全都掰成两半,赠给牙口不好的老人们吃。

因为这一举动,村民们都有些拘谨。

负责分饭的妇女们给贵客们盛的是没有红薯南瓜的米饭,米饭上还堆着高高的紫苏炒小鱼虾。

程思宁也分到了一大碗。

说实话,这样的饭菜真说不上好吃。

米饭里的水被故意放多了些,好让米粒充分膨胀,更容易填饱肚子。但这么一来,口感就是软趴趴的,还混着南瓜皮和红薯皮的气味儿……

老实讲,这种气味儿让程思宁想到了多年前她养猪时,煮猪食的气味。

紫苏叶炒小鱼虾确实好吃,但骨多肉少,要嚼很久很久才能把小鱼虾细碎的骨头咬烂。

水煮菜里的茄子、菜叶子已经被煮到快要融化,可苦瓜黄瓜还有点儿没熟的感觉……

但因为劳累了一整天,现在能吃上这么一碗热乎乎的饭菜,似乎又觉得美味无比。

程思宁饭量向来不大,吃掉四分之一的份量以后,她就把饭碗递给了小豹子。

她和老杨、以及村里人拉起了家常。

能看得出来,昨天老杨从军区回来以后,就已经和村里人介绍了一下程思宁。

程思宁可能也是,唯一一个愿意来水井村实地调研、并且愿意深入了解这个村庄的。

村民们既兴奋又急切,不住地问程思宁,需要他们怎么做,才可以在一年之内吃饱穿暖,三年之内变成万元户。

程思宁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她的项目情况。

——她需要带着学生们在水井村做好几次实地调查,还要做大量的土壤采样检测工作,甚至还要去市气象局调取气候温差、降雨量的资料,才能为水井村量身定做一个全面的种植、养殖计划。

村民们最担心的就是,程思宁会像以往的其他专家那样,来水井村看上一眼,就啥也不说的建议他们搬家……

他们急切地说道:“程老师,老话都讲‘人定胜天’,你带着我们干吧!只要是出力气的活,我们都能干!”

“对啊程老师我们不怕吃苦的,再苦再累都不要紧,只你给我们一个盼头就行……我们要求也不高,就想吃饱肚子,想让孩子们有衣裳穿。”

“要是一年之内吃不饱穿不暖也不要紧,三年之前让我们吃饱穿暖就行……”

“我不想当什么万元户,我啊,吃饱穿暖以后有个好房子住就行了!”

“程老师,你帮帮我们吧!”

“是啊程老师,你帮帮我们吧!我们肯定听你的……”

程思宁看了看学生们。

学生们既感动又激动,人人都红了眼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