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皆为死罪?

通敌卖国是其一!

诬陷重臣是其二!

诽谤掌兵将帅而贻误军国大事是其三!

这三条罪状可谓确实条条都可杀头,何况是三条的数罪并罚。

如此重的罪名把王次翁杀个两三次都是绰绰有余。

这样的罪名对于文臣而言可谓是相当大的打击。

这样的罪名一旦公布于朝堂之上,不论职位多高后台多硬,那都是众矢之的,可以说是必死无疑。

不要说被民间的舆论压力给压死,就光台谏的口水都能喷死他好几回。

当何铸一口气说出自己那么多条罪状的时候,王次翁也是大吃一惊。

要说诬陷岳飞和诽谤掌兵将帅,这些罪状皇城司都能通过人证获取,倒也不难。

只是这通金卖国的书信往来,也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个证据的获取让王次翁疑惑不解。

更让他不解的是,兀术在书信中要求杀岳飞的话语,何铸居然一字不差的说了出来。

这又是何解?

就算是皇城司能上天入地,也拿不到兀术的手书的吧!

并且金人目前虽然有些顾此失彼,但绝不会公布这些书信,毕竟秦桧是金人安插在大宋内部的棋子。

而这些内幕秦党众人之中知之甚少,王次翁可以说是其中之一。

何铸这样连环炮式的话一出,王次翁似乎就有些慌了神。

可是他毕竟也是久居官场的官油子,并且也担当过御史中丞,对于怎么查案办案那也是行家里手。

“都不知何公在说些什么。本相与秦相交好乃是私交,朝廷也并非禁止臣子之间有私谊。至于何公所说诬陷诽谤之事,朝堂尽人皆知,与本相有何关联?莫非是要诓骗本相不成?”

虽然何铸说出来的很多话是事实,也深深的触动了王次翁,但他仍然狡辩而不会轻易承认。

侮辱诽谤之类的事情无非就是建言官家解除韩世忠等人的兵权,无非就是编织岳飞谋反等罪名而已,这些官家都是非常清楚的。

何况也只是何铸在口中说说而已,既无人证物证,也无书信佐证。

王次翁也曾经也是查案与审案无数,怎么盘问和审问,怎么心理施压,都是一清二楚。

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反侦察能力很强。

“既然如此,本官不妨与你实话实说。查办秦党自官家保下岳飞之后便让本官着手实施,皇城司一并协助侦办。目下秦党涉案人员的地方官已经被全部拿下,其中不乏秦桧与王公的人证和物证。至于王公怀疑的与兀术书信往来之事,莫非皇城司的察子是吃干饭的不成?”

“如若无充足证据,本官会在这大理寺中信口开河?”何铸不疾不徐的说道。

王次翁此时已经是瓮中之鳖,将官家查办的意图和盘托出告诉他也已是无伤大雅。

何铸此时的目的就是要王次翁开口,从而成为指证秦桧的重要证人。

官家要查处秦桧毕竟不是一句话的事情,首先肯定是要剪断其羽翼,让其成为孤家寡人之后再有理有据的审理查办。

眼下秦桧对于官家而言还有利用的价值,一旦价值消耗殆尽便是与其算总账的时期。

“就算如何公所说,罪名皆有证据可佐证,本朝不杀文官之例乃是祖法。莫非还要破了祖宗之法不成?”

王次翁所言不杀文官确实有祖训可循。

当年太祖为了与文官共治天下,刻意打压武将而厚待文官。

曾传下秘密“誓碑”,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太祖誓约在大宋历代执行得相当严格,因此也是历代皇帝所刻意遵循的。

大宋以文官共治天下,那么儒家的那套思维观念深入人心,自然也深入帝心。

民间对于祖宗家法之类的家训看得非常重,何况是帝王之家。

因此王次翁也是笃定赵构一定也会坚守太祖之祖训,而不会轻易杀文官。

“张邦昌是否为文官?陈东与欧阳澈是否为文官?万俟卨是否为文官?靖康之变之时,有多少不识时务,不守臣子本分的文官被杀?王公如若以此为理由,似乎过于牵强。也过于低估了官家之决心!”何铸正色道。

站在官家的角度,杀不杀文官要看处于什么局势之中。

太祖之时安危肯定强于现在,那么自然要依赖文官治天下。

而眼下危机四伏,一个不小心就会有灭国之险,杀杀奸臣文官,似乎也无可厚非。

如果为了大宋的长治久安,杀几个文官有算得了什么。

何况此一时彼一时,太祖的想法和赵构的想法已然有了很大的不同,局势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太祖是开创基业和开疆拓土阶段,而眼下则是受祖宗基业和中兴盛世的阶段,自然有其特殊之处。

“刑乱世用重典,莫非王公连这个话都没有听过不成?特殊之期便有特殊之法,莫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这朝廷缺了谁都一样运转。”何铸继续说道。

王次翁此时已过花甲之年,久居官场而且经历丰富,学富五车能言善辩,可不像万俟卨之流那么好忽悠。

因此何铸不但是晓以大义,更是苦口婆心。

毕竟参知政事入狱,对于朝堂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

一旦处理不好,没有充足的证据让当事人认罪伏法,那么必定会引起百官的恐慌,那么对朝廷的稳定和中兴会产生很大影响。

“本相有何罪,何公可以细细查,但如若查无实据只是风闻奏事,那么朝堂百官亦是不会答应。汝赵党仅凭拨弄是非和造谣生事来消除异己,将来朝堂必定会是乌烟瘴气。想必官家也不会应允你等如此胡作非为!党争而已,何至如此?”王次翁言辞肯定的说道。

虽然他知道对方掌握着一定的证据来源,但未必有确凿的证据握在手里,不然只需要出示证据即可,又何必说那么多呢?

虽然说台谏是可以风闻奏事将自己拿下,并且入狱入刑,但这样的方式肯定是难以服众。

如果朝堂之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甚至质疑此事,那么台谏和官家的公信力则是会大打折扣。

而这些,对于以高居参知政事之位的王次翁来说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