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增加武举!

其实就是增加武进士的人数,相对于神宗朝武状元的出现,武进士的人数对比文进士似乎少得可怜。

按赵构的要求,与裁撤相比较而言,武举的人数却有适当的增加。

这其实是与武举参考人数和最终数量有关系。

武举的考试意在选拔武将,在初唐武则天朝便开始设立武举考试。

唐代的武举考试属于起步阶段,科目内容相对简单。

宋朝太祖乃是武将出身,自然对于武举的内容相对更加清楚,于是不仅改变了唐代单纯试弓马、武艺做法,更是增加了策论经典兵书。

因此对于武举子而言,不仅仅只是武艺考核那么简单,更是对兵法谋略的剖析策论而体现综合能力的要求。

并且武举子参看的书目皆为兵家经典,如《孙子》《吴子》《六韬》《司马兵法》《三略》《尉缭子》《李靖问答》。

可以说武举的选拔要求比之进士科也是毫不逊色。

如果说赵构将祖宗之法的重文抑武之策逐渐转变为文武兼备有何表现,提升武举的数量和综合能力便是最好的印证。

将帅并选!

这或许是赵构对于武将的选拔思路。

对于武将而言,天赋至关重要。

有的武将光有其名而无战绩之实,有的武将始终只能是将才而非帅才,有的武将初上战场便能独当一面。

甚至有更有甚者,明明是文官,却因机缘巧合入了战场,也能一战定乾坤。

因为这些都与天赋有关。

因此赵构所说增加武举数量,也就是希望能够从中发掘出更多有天赋的帅才,毕竟岳飞曾经也是武举出身。

从人才的选拔角度一扬一抑之间,也在逐渐寻找文武兼备的平衡点。

从靖康之变最终结局来看,文官过盛而武将过少,最终形成无可用之将的局面。

对于皇帝而言,文武之道确实是不可偏废,各有各的作用。

“殿试革新之要义,朕提此三点。诸位爱卿有补充皆可畅所欲言!”

赵构望着众人,将自己的想法和对殿试变革的理解和盘托出,同样也需要群臣的意见以免以偏概全。

“臣以为官家所言直击殿试之陋习,减少进士数量,重策论而轻诗词经义,减科举科类而增武进士人数,皆为医治殿试沉疴之良药。臣附议!今次殿试礼部可依官家之论而往下施行。”

赵鼎作为丞相首先站出来赞同官家的观点。

他认为赵构所提的想法句句都在点子上,既符合变法革新的要求,又符合当下朝堂的用人诉求。

同时他强烈的感觉自己和官家之间的政见越来越相近,甚至有时候他所思所想正是官家所思所想。

“臣李光附议!”

“臣刘大中附议!”

赵构满意的看着众人所持的态度,自己的想法能够迅速得到回应和施行,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率。

可是这样的效率,不是每个皇帝都能够把控的住的,这要是在仁宗朝时期绝对是不敢想象的。

仁宗皇帝有什么想法不仅有相权在牵制,就连台谏也会插上一脚,造成政令难统一,各自为政却又相互牵制,在内耗中而丧失施政效率。

眼下的大宋可以说已经是皇权至上,无可争辩。

“礼部可拟好策论题目?”

赵构见殿试大的方略已经讨论完毕,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策论既然是重点考核的内容,那么策论的题目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礼部已经拟好三个策论之题,还请官家定夺!”

礼部尚书刘大中连忙将拟好的策论题目双手奉上。

赵构细细的看着,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偶露笑容,时而陷入沉思。

他看完三个策论题目,心中还是颇为认可,毕竟还算是各有个的特色。

策论的题目大意是题一为力战与议和之间如何取舍?

题二为革新变法取之于民还是取之于商?

题三为以眼下之基如何成就大宋中兴?

“此三题各有各好。题一乃是问大宋今后发展之方向。题二乃是资国之财出处之问题。题三朕以为题三甚为精妙,既无任何引导,又有不受限制,可让举子自由发挥。若无站位于朝堂之上,恐难答好此题!”赵构缓缓的说道。

不得不说礼部提出的三个题目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

有的是对于发展方向的讨论,有的是对于赋税对象的问题,有的则是需要站位很高去解答的朝政题目。

但对于赵构而言,题目三显然更加能够考验举子们的格局和远见,也更加能考验举子们各个方面综合运用的能力。

“朕以为题三更妙,诸位爱卿可传阅参看,有何建言不必介怀!”

赵构此时不能摆出一言堂的风格,虽然他要强调皇权至上,但作为明君还得要懂得广纳建言。

众人拿着策论题目一一传阅,相互之间小声的讨论起来。

“进士乃是为国取士,乃是国之栋梁,自然应以朝堂政务为要。臣以为题三更能体现举子对于朝堂政务之思考。”

赵鼎看完迅速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赵鼎不愧为执掌政事的丞相,看问题都是从朝臣培养的角度去看,自然也就更能接近与官家的站位。

“题三着重于基和兴二字,用此时之基创彼时之兴。举子若懂得眼下我朝有哪些基础,自然能够明白怎么施用,那么创将来之兴亦不在话下。”

李光也说出了自己对几个题目的理解。

对于举子而言,如果对大宋各方面了解不够深刻,自然不知有哪些基础和资源可用。

如果不懂得运用资源和基础,那么就无法创建中兴的局面。

李光的对题目的理解既要求举子有对大宋的认识,还要有强有力的方法,只有认识和方法二者兼而有之,才能破题。

“臣附议,赵相与李相皆理解深刻题目应有之义,臣亦觉得题三为最佳!”礼部尚书刘大中说道。

对于出题官而言,只能是随口附和而已。

“既然诸位爱卿都无异议,刘卿就按题三定为殿试之题!省试脱颖而出的贡士有多少人?可有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