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巡幸盐城!

丁溪村。

不过是盐城县毫不起眼的一个小村落,却因为海盐晒制而闻名。

这里到处是纵横阡陌的盐田,引入海水在盐田之中不久便会有洁白的海盐出现,这便是上天恩赐给大宋的福祉。

这些盐田在阳光的映射之下,产生了五颜六色的光芒,显得非常的耀眼夺目。

赵构一行不过是五六个人,微服私访悠哉悠哉的在丁溪村中闲逛着。

表面上看起来大家都是淡定从容,但暗暗叫苦的却是刘锜。

虽说官家为了不扰民而进行微服私访,但这毕竟不是小事,因而无论是宣抚司还是禁军自然都不敢马虎。

盐城的地理位置过于靠前,他不得不临时抽调一支预备队伍加强楚州的防御,以防止官家巡幸的消息走漏而导致金人大军突袭。

楚州的外围防御加强的同时,他早早的安排王德率八字军驻扎在盐城周边,硬是把盐城铁桶一般围着。

至于盐城内部防御则是杨沂中的禁军,眼下所处的丁溪村外围更是重重防御,连鸟都飞不进来一支。

一行人走着走着,在小道边看到一个好似土地庙一样的小庙。

说是小庙,不过是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垒起来的,简单而又粗陋。

只是庙顶正中书写的盐神庙三个字似乎出自名家之手,字体遒劲有力而又不失工整。

“众卿可知这盐神庙供奉的可是何等人物?可知这盐神的由来?”

赵构见到这盐神庙便有了追根溯源之念,于是便想考考身边这些臣子,看看他们到底了解多少。

刘锜和杨沂中毕竟是武将出身,虽然也有些墨水毕竟涉猎不会让文臣那般广泛,自然是只能默不作声。

一旁的雨晴和高冬对此也是一无所知,也是只想静静的听着答案。

一时间竟然都沉默起来,赵构不由得有些失望。

他望向虞允文说道:“莫非虞卿也不知?”

这样的话题一般由官家来解答会比较好,如果众人都不知道而自己抢着回答,未免会让人产生嫉妒,因此虞允文本来是不想回答。

奈何官家点名让自己回答,那么也只能硬着头皮应对。

“臣老家邻县盘石的罗泉镇也有盐神庙,供奉的便是管子神像。臣瞧这里的盐神像与罗泉的相似,想必供奉的也是管子。”虞允文缓缓的说道。

盘石县的罗泉镇的盐商们都按照古礼奉管子为盐神,可见管子对于盐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虞卿不愧为状元郎,此处供奉的正是管子,奉管子为盐神可是大有渊源!”

赵构赞许的点了点头,对于虞允文的广泛涉猎还是非常的认可。

“当年管子辅佐齐桓公,选贤用能,因地制宜发展盐铁,使得齐国能够脱颖而出,更让齐桓公成就霸业!”

赵构这里说的管子便是管仲,乃是春秋时期着名的政治人物。

当时管仲由与自己有生死之交的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尊称“仲父”。

管仲在齐国大胆改革,任用贤才,发展经济,特别是利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使齐国逐步繁荣壮大,为日后齐国成为大国并称霸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赵构的话里也可以看出,此时的大宋在某些方面和当年齐国也有些类似。

大半的北方国土被金人所占,能够利用的资源禀赋也是十分有限。

除了江南的良田和丝织等等以外,能够为朝廷快速积累财富的便是这海盐的晒制。

所以当赵鼎提出改进技艺而大力发展海盐之时,赵构便认为此事可以成为大宋因地制宜的典范。

虽然久居深宫,但对于这海盐晒制的进展和实施却从没有停止过关注,不然也不会把盐城之行做为江淮巡幸的重点之一。

“眼下官家大力任用贤能,不也是营地制宜发展盐业和手工业,还能取消海禁发展市舶贸易,不比当年齐桓公更胜一筹?”在一旁的雨晴俏皮的吐了吐舌头,乖巧的说道。

赵构刚刚说的是一番话确实有些隐喻自己堪比齐桓公的意思,但无论是虞允文或者是刘杨二人说着恭维的话,都难免会有些突兀,甚至会有些赤裸裸的拍马屁的意思。

那样不但效果并不好,反而会引起君臣之间的尴尬,因此大家都默不作声,不好应答。

而这番恭维话从雨晴嘴里说出来,不但不会显得那么生硬,反而颇有些顺水推舟的意味。

毕竟她是官家的内人,只要不涉及朝堂方略,说些好听的话自然也是理所当然,更不会让感觉有拍马屁之嫌。

雨晴这不失时机的化解之术,简直是恰到好处而又不露痕迹。

刘锜不禁暗暗感叹道,这一入宫门深似海,妻妹如此单纯无邪的人都似乎已经很上道了。

“哪里哪里,齐桓公乃是成就霸业之君,眼下大宋山河破碎,朕有何脸面与之相提并论。”

见到雨晴拿自己和齐桓公相比较,赵构不由得心中有些失落,此时的大宋现状和自己的成就如何敢同齐桓公相比。

“官家此乃蛰伏,蓄势待发从而飞龙在天便是指日可待,官家夫君切莫妄自菲薄。臣妾届时还想要看到直捣黄龙之时。”雨晴此时一改之前的温柔状,一脸正气的说道。

一句官家夫君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从她的话语和称谓之中,既可以是臣子对于官家的认同,也可以是妻妾对于夫君的期盼,这样的双重期许很是鼓舞官家的心劲。

“芈昭仪所言甚是,眼下我朝能臣良将大有人在,官家雄心壮志且励精图治,朝堂上下团结一心,天下黎民万般拥戴,可说比之齐桓公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锜见状也对官家鼓励一番,这个时候不是拍马屁,而是不能让官家松懈。

眼下无论是革新变法还是军制改革都已经走上正轨,和议会盟也是指日可待,中兴大宋的基础可以说已经基本奠定。

如果此时君臣满足于现状而松懈,那么一定会是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