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田庄的门房,赵林正在挑选,把七户人家合适的小郎都巴拉个遍,但这种事情明显是好差事,怎么样能让没选上的人家心服口服,就是赵林要考虑的。

自己刚上任,要是庄子里的人都不服自己,闹到主家面前,自己也是没脸的。

贺宣不知道赵林的纠结,兴冲冲的到湖边,先挑一个好位置,既要离湖不远,又不能晒到太阳。

走了几百米,才找到一个阴凉处,把板凳和水壶放好,这边视野开阔,也不用担心有人拿走。

捡了根树枝,准备挖土龙,挖土龙也是需要技巧的,看到地面上有一颗颗的湿润泥土,往下挖,很可能就有土龙,这种颗粒是土龙的排泄物。

花了一盏茶时间,贺宣获得了鱼饵,用石头分成两截,土龙还在扭动,铁钉穿过一段土龙,剩下这段就放在石头上,待会儿用。

用力一挥,钓竿顺力甩出去,贺宣就坐在板凳上,看看月华湖的水面,望望湖边的高山,悠哉悠哉等着鱼儿上钩。

等啊等,贺宣忍不住想抬起钓竿看看,“怎么没动静,鱼饵不会被吃掉了吧。”自言自语了一会儿,把钓竿抬起来,半截土龙还在铁钩上。

重新抛出去,贺宣举得手都酸了,把鱼竿放在地面上,用板凳和石头固定,这么一弄,又花了不少时间。

等的有些无聊,开始东想西想,自己怎么没带本书来,现在就算想背书,只记得四书五经,闲着也是闲着,贺宣在心中回忆。

这段时间有些放松,没怎么复习,之前背的滚瓜烂熟的书,还真有些遗忘了。

正想着下一段内容时,钓竿动了,贺宣反应过来,赶紧把鱼竿抓在手里,真有鱼儿上钩了。

湖里的鱼看来没见过世面,贺宣激动的手忙脚乱,想把这条鱼拉上来。

浮出水面之后,看到鱼儿并不是很大,不过这是钓上来的第一条鱼,贺宣用力拉扯着,让鱼儿上岸。

两方势力决斗,鱼儿在水里的力气还不小,不过贺宣也不是吃素的,用力拉扯之下,鱼儿脱钩了。

鱼竿一下子拉上来,贺宣意识到被这条鱼跑走了,很是可惜,失望的叹了口气,明明已经离岸边不远了,要是有个渔网两臂的距离就能抓住的。

再次穿饵,贺宣掌握了技巧,要是鱼儿咬钩了,不能一味往回拉,要跟鱼搏斗,等鱼游累了,就能拉上来了。

不然就会拼命挣扎,一不小心,给鱼挣脱了,到嘴的鸭子就飞走了。

可惜,第一条鱼,就像上天给新手的礼物,等了好久,都没有第二条鱼上钩,贺宣都扯上来看了三次鱼饵都在。

难道是刚才放走的这条鱼回家告状,说这边有人设套,鱼都不往这边游了。

贺宣在脑子里开小剧场,想了好几种可能,可鱼销声匿迹,就是不咬竿。

等的无聊,把钓竿再次拿上来,确定没有第二条冤大头鱼,贺宣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很好,来的时候拿了什么,回去的时候还是这些,就是水壶里的水空了。

谁也不知道贺宣差点钓上来一条鱼。

拍拍屁股,回家看挖坑去。

二十六日,小竹和罗家旺一早就赶着驴车出门,吃过早饭后,男得挖坑,女的去前院织羊毛。

有粮特意伺候完公子,刚准备退下,就被贺宣叫住,“有粮,我们去月华山上,挖些驱蚊的草药。”

这几日屋子也修好了,院子里还是空荡荡的,没有合适的果树,先挖些草药种着,以前房前屋后都有艾草薄荷,家里蚊虫都很少。

两人要上山,自然要带些东西,贺宣的大帽和水壶是出门标配,篮子锄头也要带上,不打算爬很高,就在山脚下挖些回来,也不用带午饭。

出了田庄,沿着月华湖走小半个时辰,看着很近的山,没想到走起来这么远。

而且山脚下一边还有不少人家,贺宣跟有粮绕开了人家,往山上走了一段,才开始找艾草。

艾草是清明前后最嫩,现在的已经老了,长得也高,这个时节的艾草药香味最浓,拿来熏屋子,或是晒干做艾条也是很不错的。

有粮挥舞着锄头,没几下这些艾草就装满了篮子,这是带着根系的,回去后还能栽活。

“有粮,在多采些,拿回去熏屋子,这几日蚊虫多了。”贺宣招蚊子喜欢,哪怕有蚊帐,白日还是要戴着香囊,不然就冷不丁被咬一口。

有粮把这一片的艾草都摘了,边上捡根竹枝,绑成一捆,贺宣拿着篮子,有粮一手背着锄头,一手拎着艾草,两人就回去了。

山脚下没有找到薄荷,不知道是季节不对,还是这边不长。

走回庄子里,贺宣已经累得不轻,两人喝了水,有粮就去院子里种艾草,主要是二进的院子,一篮子艾草栽下去,贺宣拿着水瓢过来浇水,希望这些艾草快快扎根,不要让蚊虫进来。

宋婆子和杨李氏两人从前院走到西跨院,准备做午饭。

贺宣休息过后,就去屋后看化粪池进展如何,今天壮劳力一个个都外派了,导致工期进展一般,三个人一上午,就挖出来几箩筐泥土,化粪池从小腿深,到大腿中间的深度。

贺宣的预期是一人高左右,然后用砖石砌墙,不让粪水四处乱流。

上面用木板盖住,再做一个茅房,方便倒粪桶。

化粪池边缘还要挖出沟渠排水,不然下大雨的时候,雨水满进去,粪水流出来,就糟糕了。

吃过午饭,最热的时候休息一会儿,屋子里只剩下蛙鸣声,安静的都听得到前院的脚步声。

醒来后,洗把脸,把四书翻开来看看,这一个多月发生了许多事情,知道自己不用科举入仕后,贺宣放松了许多,很少翻书,就算看也是杂书。

不过自己辛苦读了三四年,好不容易才考上童生,就算不用科举,明年还是要去书院念书,要是半年没看,真的很可能把四书五经,甚至如何写时文都忘记掉。

贺宣靠墙站立,抬头挺胸,一手举着书本,自己在心中默背,遇上有些模糊的地方就看看书,温习一遍,心境不同以后,哪怕四书五经这几本反复看的书都读出些不同的味道。

罗家旺和小竹正带着两辆车往回走,贺宣订的桌椅板凳驴车根本放不下,木器铺子的掌柜安排了一辆牛车,车钱已经付过了,同车一起来的还有个伙计,专门派来收尾款的。

自家的驴车上面则是定做的铁锅,炒锅,还有贺宣的衣裳,衣裳倒不是很占地方,不过小竹也在绸缎铺子里买了两匹布,准备带回家给小兰的。

这下子两辆车都是负重行驶,遇到有坑或者上坡,罗家旺还要下去推车,不然毛驴拉不动了。

一身汗水总算回到庄子,小竹抱着布匹进前院,跟小巧她们一说,小巧就跑到外边叫人,两车的东西要卸。

贺宣在屋里听到动静,放下书本,出来的时候,小竹正好到门口。

“公子,你订的桌椅板凳还有铁锅都运回来了,正要请你去看看!”

贺宣脚步都快了几分,要知道,现在自己屋里,连个书桌都没有。

大家伙先卸驴车上的铁锅,衣裳小竹已经送到屋里了,牛车上的桌椅,伙计守着,让贺宣确认无误,付了尾款后才能卸车。

贺宣在门口看了一圈,自己订的中堂六件套,还有书桌,衣裳架都没少,送的两个板凳也在车上,就让伙计跟着自己去里面拿钱。

到了前院,小竹招待伙计喝口水,剩下的尾款,还有近十两银子,从屋里拿出一个银锭,给伙计结清。

等大家把桌椅都卸下来,车夫跟伙计就离开了。

这套桌椅贺宣打算放在前院,这套看起来新一些,拿来充面子招待客人,前院这套旧些的桌椅就放到二进屋子里,自己用。

搬动桌椅,调整合适的位置就花了不少时间,两个院子的桌椅都放好以后,贺宣看书就有书桌了。

家里多了两个板凳,正好拿到仓库用,纺线织毛线的时候坐着合适。

罗家旺和小竹一路奔波回来,贺宣让他俩先沐浴,休息一会儿,走了这么多路,一身汗酸味,汇报也不急于一时。

放好了桌椅,家里三个女子都在厨房围着铁锅转悠,一个说要在灶台边上再砌一个灶眼,一个说再砌一个厨房放不下,可能是放外边的。

贺宣来之前,没商量出个结果。

西跨院最大的屋子就是厨房,空间还是蛮大的,进门中间就是一个大桌子,放着案板,菜刀,还有每日要做的各种菜和调味料。

里面砌了一个灶台,双眼的,做饭炒菜可以同时进行,不过现在府里就有十来个人,就有些来不及,菜色也只能做的简单些,或者干脆大杂烩。

贺宣喜欢吃小炒,就再买了炒锅,把中间的大桌子贴边放,厨房的另一边就空出来些。

这里砌个灶台,边上再安两个炉子,平日里炖点汤,炒个小菜就完全够了。

而且宋婆子擅长做面食,负责府里下人的吃食,贺宣喜欢吃米饭,就用单独的铁锅做,畅想着米饭自由的贺宣,招呼大家抓紧把灶台砌起来。

化粪池的工期只能再次拖延,等灶台先做好再说。

宋婆子留在厨房,免得大家粗手粗脚的把台面弄脏,杨李氏和小巧回到库房,继续织毛线。

有了进展以后,对于这个事情,两人爆发了极大的热情,杨李氏已经成功织出了手臂长的一截,中间还教小巧针织技巧,边教边做。

棒针这东西,难度系数其实不大,熟能生巧后,眼睛不看着,手也能凭着感觉织下去。

下午,杨李氏就织完了一卷毛线,从一开始的大洞小洞,漏针,到后面,粗细均匀,织出来的毛线已经符合最基础的要求,可以戴的出去。

小巧的进度比杨李氏慢些,不过也有很大的进步。

贺宣肯定两人的学习能力后,让杨李氏把织好的毛线拆了重新做,毛线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只是有些弯曲,不影响使用。

拆毛线就更简单了,把棒针抽出来,顺着线头一直拉就行,杨李氏把拉出来的毛线,转成一个线球。

重新拿起棒针,继续编织,贺宣不会针织,但是知道最后的成品,就让杨李氏多试试,把毛线织成布,能不能织成圆形,比如袜子就是用一个结,旋转着织成毛线袜。

杨李氏一通百通,贺宣说过想法后,就试着去做,怎么样才能织成圆形呢?

给两人下了任务,贺宣回到自己屋子,中屋多了一套桌椅,西厢也有了书桌,书房这才有点样子。

等自己有钱了,后面继续添置,打个罗汉榻,放在窗户下面,在定做个摇椅,看书累了,就坐在摇椅上晃晃悠悠,打个瞌睡。

想法很美好,现实是贺宣的钱包已经不是很充裕了,带来的五百两银钱,自己回乡,肯定要花上不少。

罗家旺他们要去牧场收羊毛,也要带银钱去。

自己的束修,这才是大头,虽然是明年要交的,也要提前准备啊。

贺宣还打算买些京城的书籍回去,让村里的学童能多些书看,之前小竹已经在京城跑了几日,打听这个事情。

贺宣想买的书籍还是科举方面的,《三百千》,《孝经》,《四书五经》这几本贺宣都有,甚至四书五经,这些年都抄了好几遍,可以把抄写本拿去学堂。

安德县缺少的科考教辅书籍,才是贺宣想要的,比如《大学章句》,《中庸集注》这类,还有京城的时文,要是有翰林院学士出的文集就更好了。

不过小竹今日刚出去了一趟,明日又去城里就比较辛苦,家里事情没弄好,回乡还有几日,可以慢慢来。

贺宣把自己的书籍从箱子里拿出来,放到书桌上,小竹和罗家旺两人洗好了,过来汇报。

三人在中屋,说起这一趟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