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震来报,蓝玉、冯胜、徐辉祖等人在殿外候着,朱允炆让他们进来。

“你们怎么来了,最近不喝酒了?”朱允炆笑着说道。

“殿下,喝着呢,不喝闲的慌啊。”冯胜道。

“殿下,我们来是为了恩科之事。”蓝玉瞪了眼嘴上跑火车的冯胜道。

“哦?你们不会是想参加科举吧,哈哈。”朱允炆觉得有趣,这帮人什么时候关心文人的事儿了。

“殿下说笑了,就我们这些人,大字儿都认不全乎,哪能去考进士呢。我们是得知进士赶考的书生没地方住、也没得吃食,所以我们就想了想,干脆把我们在京师街上的那些药铺啊、酒楼,还有一些购置的空闲宅院拿出来给他们住,再购置一些粮食让他们吃饱,好好考试,给咱大明选出真正的人才。”蓝玉道。

这下轮到朱允炆惊讶了,这帮人平日里不是最恨文人吗,这咋的,转性了。“你们都是为这事来的?”

“是啊,殿下,臣愿意把宅子腾出来。”“末将可以把抢来,呃,家里存留的财宝卖掉,买些粮食煮粥让他们喝。”......

朱允炆细细一想,这主意明显是有人给他们出的,来跟自己换人情,不过不管出发点如何,这事儿终归是好事,随即便应了下来。一行人离去,朱允炆留下了蓝玉。

“说说吧,谁给你们出的主意。不要紧张,孤没恶意,不管谁出的主意,这是好事。”朱允炆笑着问道。

“殿下这个眼睛就像火把,臣佩服,是李景隆那小子出的,不过都是我们逼他说的,我们也想出出力,可不知道该干啥,就把他薅来逼着他说的。”蓝玉答道,不愧为淮西武将,他把事儿还都推到自己这些人身上。

朱允炆翻了翻白眼,手扶额头憋着笑,说道:“那是慧眼如炬,还我眼睛像火把,你那是什么形容,不会说就别卖弄学问。”

“呃,是臣没学问了,嘿嘿。”蓝玉老脸一红,不好意思的说道。

“你们能出多少?这今年的考生可是最多啊。”朱允炆也是无心问道。

“京师十里以内的店铺、宅院基本都能提供住宿,吃饭不成问题,我们每家都管,具体吃多少就拿多少。”蓝玉答道。

这下轮到朱允炆震惊了,他知道这些开国武将各个富有,想想抢了一遍全国,那财产肯定不会少,却没想到这么有钱。这哪是富有,直接就是家里有矿好吧。怪不得老爷子要对武将动手,这些钱财,如果用来招兵买马,足以拉起一支乱军了。

“你们是真富啊,这样的话孤还担心个什么,就你负责了,考生们来京之后,你派人安排他们的吃住。不过你记着,不需要吃的多好,住的多舒服,就不要让他们风餐露宿即可,一切保持平常百姓的水准即可。毕竟是来考试的,可不是让他们享福的。”朱允炆道。

“臣遵旨,殿下放心,臣一定办妥。”蓝玉高兴道,终于有活干了。

“好了,你来坐,孤跟你说个事儿。”朱允炆将内侍使出去,留下他们二人。

“你长年带兵,跟随皇爷爷征战天下,又与徐达、常遇春等人并肩作战,捕鱼儿海一战更是成就斐然,但北元虽已灭亡,可他们的残存势力仍然很大,这一直是大明的心腹大患,孤想有朝一日一举荡平。”朱允炆道。

按照历史的发展,明年,亦或者后年,朱元璋就要对草原再次用兵,而这次的主将将是朱棣,朱允炆不愿意看到朱棣带兵出征,将士都是直白的,朱棣越勇猛,他们就会拥护,留着蓝玉就是为了对抗他。

蓝玉两眼放光,听朱允炆这话,是要对草原用兵了,自己自从捕鱼儿海大败北元后,就被朱元璋冷处理了,再无机会领兵征战。如今听到皇太孙这话,他怎能不激动。

“殿下,给我步兵十万,骑兵一万,我定踏破北元的牧场、摧毁他们的帐篷,一举荡平草原。”蓝玉激动地说道。

“孤知道你好战,也善战,但你要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最高境界,现在北元常年侵扰,我们打了也几十年了,一直没有完全消灭,这就证明一个民族是无法被消灭的,唯一消灭他们的办法就是同化。当然了,前提是除掉那些挡路的,还需要战争。”朱允炆道。

“你先不要着急,朝廷也没有用兵的打算,只不过凡事未雨绸缪,孤的意思是你随时做好准备,另外孤准备组建一支火器营,暂时先由你来训练,等到时机成熟,孤定要一步到位。”朱允炆道。

二人商议了一些具体事项,火器上的作战基本上都是朱允炆在讲,蓝玉听着。而牵扯到怎么用好这支队伍,蓝玉却能提出许多建议对策,包括与步兵、骑兵的配合,这就是大将。

福建,杨家。

名为杨荣的年轻人正在对着面前的沙盘思考,沙盘中标注了北平、大同、宁夏、大宁、太原等地方,杨荣时不时在几座城池之间画上一道线,又轻轻擦去。

“荣儿,快些,车马都准备好了,你再不走就赶不上恩科了。”杨父在门外喊道。

杨荣放下手中竹棍,出得门来,整了整身上的衣衫,对着旁边的书童问道:“我的地图都带上了吗?”

“少爷,都带上了。”书童小心答道,这位少爷才华出众,毛病也多,稍有出错他就谩骂甚至殴打。

“我说你带的那都是什么东西,人家赶考不是书籍就是墨宝,你倒好,带一堆没用的图纸,怎么,你要用这些东西去考试。”杨父有些生气的说道。

“不就是个恩科吗,有必要带书?那些书都在这里了。”杨荣不以为然,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

“唉,随你吧。到了京师,可要收敛些,那地方不比在家,不可再意气用事,否则惹出祸乱,谁都救不了你。”杨父不放心的嘱咐道。

杨荣撇了撇嘴,并未放在心上。

“你看着他点,有什么事拿着这份书信去找督察御史赵勇。”杨父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封书信交给书童,嘱咐道。

“晓得了,老爷。”

看着渐行渐远的马车,杨父心中一阵突突,这小子可千万别闹出什么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