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第一声锣声响起,科举正式开考,所有学子排好队,挨个由监考官吏进行搜身检查,确保考生不会夹带小抄。

检查完的考生带着自己的笔墨、油灯,站在空阔之地等待,待所有人完成了检查,全部站在贡院广场上,礼部主持官员宣读了圣旨,主要内容就是表达对众位学子的热切关怀和鼓励他们好好发挥。

众学子跪地听旨,而后高呼万岁,各自按照号牌进入小小的考栏,考桌上放着数张宣纸,这些都是他们作答用的,他们此时有人兴奋,有人紧张,十年寒窗,只为今日。

吉时到了,当~第二声锣声响起,有发卷的干吏会同众部门监考及考生共同查阅无误,而后将蜡封的试卷打开,分好。

“发卷!”一声令下,所有监考官把手中的试题发了下去。

当~随着第三声锣声敲响,所有学子均一头扎入题中,开启他们的人生大考。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明朝的恩科,其公正性确实无与伦比。已进入考场,小门上一把大锁,不到考试结束就别想出来,哪怕你才华出众,今日已经答完题目,那行,你就睡里面歇着吧。不想歇?那好,取缔你的成绩,作弊处理。

考试结束后,所有试卷密封,看不见名字、户籍等等,甚至于连笔迹都看不见,因为防止不公,专门有誊写的人,将你的试卷誊写一份,交给阅卷官查看。誊写的人会不会开小灶呢?也不可能,因为有监考官盯着,再说誊写之人都是翰林、御史等打杂的小官吏,原卷事后还要封存,抽样还要对比,说不准皇上心血来潮,就要看原卷,那可是掉脑袋的事儿啊。

当然了,出身更是不在乎,不论你是官宦之家,亦或是贫寒出身,只要文章作的好,深谙圣人之言,此处的圣人不是孔子、孟子,而是朱熹,就那个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人。

也许有人会奇怪,这不是迂腐吗,糟粕的旧思想,怎么还能成圣人?

实际上朱圣人本身的观念是没错的,他认为世上的人之所以贪婪、变坏,都是因为欲望,都是被物质世界所诱惑,才会让人不断地夹杂恶念,这点如果细细思索,确实有道理。

以前我们穷,大家都穷,不过大家都挺快乐,尤其过年,吃个没多少佐料的饺子都觉得倍儿香;如今大家汽车开着,吃的不愁,房子也不再是破瓦房或烂窑洞,但大家都不快乐,精神上似乎承受的巨大压力,奇怪不?压力来自哪里,就是物质世界,如果此时突然给你一千万,是不是感觉生活瞬间美好起来了(当然仅限于我这种穷逼,各位老爷家大业大,估计看不上)。

所以,朱圣人就说了,亲爱的人民群众们,为了大家的幸福感,咱们都要提高道德,人人互爱,不要为了那些欲望变得坏了,那是不对的,上天给了我们天理,那就是我们要遵守的,忠于国家、孝敬父母、夫妻恩爱,这些才是天理,不遵守这些天理的,都应该被唾弃,被摒弃。

皇上一听,有道理啊,忠于国家不就是忠于皇上吗,好了,都按圣人的意思来。于是乎,朱圣人就霸占了明朝的科举。

不过圣人的意思这些考生怎么答出来的五花八门,甚至有些理解还恰恰相反,这把皇帝也搞蒙了,到底谁理解的才是对的?官员们也有不同意见了,你说这个是圣人意思,他说那个才是。

好,既然这样,那咱们就都不要瞎猜了,八股文上场,这次你们都给我老老实实的,圣人所言,一个字不能多,一个字不能少,还得有结构,哎,就是难为你,你就得给我不夹带一丝个人意见的把圣人之言写出来,而且要多写,少了那都是对圣人之言学的不到位。不仅如此,还要顺着圣人意思,亮明观点,针对朝廷的事务提出对策。

终于,考生们乖爽了,一个个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出题人也爽了了,这题好出啊,随便翻书找一句话,掐头去尾,让他们琢磨去吧,反正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要考啥。

如此考试、如此考题,你敢相信竟然还有旷世杰作吗?答案是有!古人的智慧啊,确实不是虚构的,他们集毕生所学,洋洋洒洒,说的是头头是道,写的是精妙绝伦,张居正、三杨、于谦等,哪个不是千古能臣。

当然了,事无绝对,能在此中脱颖而出的绝非常人,绝大多数都埋没在八股的黄沙中。

本次恩可就是如此,宋太傅与刘大学士苦思冥想,还算温柔,出了个“鳏寡孤独”的题,本来考前考生都在猜测,什么与北元战争有关、与去年的土地改革有关、与官员治理有关等等,没想到竟是如此简单的一道题。

真的简单吗?答案当然不是的。可别小看这四个字,其中包含的思想我们认为是多样的,但考官只认为是一样的,他们这次就是想考治世,这是经过朱元璋审批,朱允炆建议之下的结果,如何让大明百姓生活幸福,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准,其实就是怎么让老百姓活着能吃饱,死了有人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