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永生回忆 > 第254章 我错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允炆逃离应天以后,曾尝试联系齐黄二人、意图重夺天下,只是,朱棣的行动比他快得多,当他想到联系那些趁乱逃离应天的不屈臣子时,朱棣已将齐黄二人抓到了应天。

不久后,齐黄二人便被朱棣双双诛杀了。

方孝孺也因拒不为朱棣草拟即位诏书,更在大殿之上怒骂朱棣为篡位燕贼,激得朱棣怒火攻心,扬言要诛其十族。

据我所知,朱棣确实将方家直系成年男性悉数诛杀,但却并未施以‘诛十族’之酷刑。

方孝孺之作为,与我所认知的方孝孺完全一致,迄今,我对他的看法亦从未改变。

方孝孺是一个文采飞扬、意志坚定之人,是一位‘知行合一’的真正儒者,只要他认定的道理,他就会像一块榆木疙瘩一样坚硬,绝不屈服、永不改变。

一个民族正是因为有了他这样的人,才能在历经艰难困境之后,再度焕发生机,重新屹立不倒,他是华夏的真正脊梁,只是,欣赏一个人,却并不代表认同他。

我非常欣赏方孝孺坚守忠君爱国之‘道’的行为,但就像他支持‘削藩令’一样,我依然认为他做人处事都欠缺手段。比如,他可以激怒朱棣,甚至为忠君爱国之‘道’而殉身,却完全没必要牵累子孙与亲人啊!

朱棣的连环打击实在迅猛之极,被朱允炆视为股肱的臣子不断被擒、被杀,短短一年间,朱允炆已找不到可以依靠之人,那原本漆黑油亮的鬓发,甚至已多了几根白丝,意志更是无比消沉。

这天,朱允炆邀我喝茶。我俩端坐在松下的石桌旁,我发现他的眼角多了几道细细的皱纹,使他看起来成熟了许多,也多了不少沧桑感。

他先为我倒了一杯清茶,然后微笑说道:“张真人请用茶!”

茶色清亮、香气扑鼻,喝入口中微感清苦,不久后又回甘悠长,真是一杯好茶啊!

朱允炆安静地品着茶,良久,才道:“这一年来,承蒙张真人的悉心照料,允炆才能坐在这里安心喝茶,若没有您,我等真不知要经受怎样的悲惨境地,允炆谢过张真人了。”

我闭目细品香茗,摇头笑道:“你不将对我的怨言直说出来,我就已足够开心了,又怎担得起你的感谢呢?”

朱允炆笑了:“说实话,当张真人坦诚告知于我,您曾经帮助四皇叔时,我确实有过不忿而伤心,可细想之后就完全释然了。

以张真人与四皇叔之交情,您帮助四皇叔本就是分内之事,而您宁愿放弃安享荣华富贵,也要救我脱身,还与我风餐露宿、受苦受累,这才是反常之举,由此,允炆怎敢再对张真人心怀不忿?”

我凝望着朱允炆:“今日,你应该是想通了一些道理,做了重要的决定吧?”

“张真人才思敏捷、见微知着,允炆那点儿心思自是瞒不过您的。”只见他长叹一声,“四皇叔已经登基称帝,不甘受四皇叔驱使的仁人义士亦纷纷捐躯,大明百姓已没有选择,只能臣服于他。而今,允炆再无回天之力,继续强作挣扎只会使更多忠贞之士无谓牺牲,何不就此放弃呢?”

朱允炆接着道:“福州布政使孙良就是不愿侍于四皇叔的忠贞之士,当四皇叔进入应天后,孙良立即联络了数十名有志一同的忠贞之士,提前做好了渡海远遁的准备,也不知他从何处得知我并未遇害的消息,因此,他一面在琉球努力建造船只,一面千万百计寻找我。

不久前,苏冉联络到了孙良,他肯请我与其同去。我已万念俱灰,更已下定决心离开这伤心地,去过那无牵无挂的生活了,只是,不知张真人作何想法,您是否愿意陪我漂泊于那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上呢?”

我露出一个令朱允炆十分费解的开心笑容,爽快答道:“为什么不呢?”

“啊!”朱允炆显得十分惊讶,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了。

“我们什么时候走?现在吗?那么,我们还等什么呢?这就走吧!”

“张真人……,我说……,您真要随我出海而去吗?”

“当然!固所愿耳。”

孙良与朱允炆相见了,君臣二人相见戚戚,抱头痛哭,一晚畅谈,二人均认定复位一事已不可为,勉强为之必倾巢覆灭,最终,他们一致决定去往琉球,然后再寻去路。

孙良执掌福建多年,对琉球海峡的海况、地貌皆十分了解。

琉球大岛孤悬海外,那里人稀、林深、草密,即使抵近观察亦难发现特意隐藏起来的踪迹,而他选的那个秘密造船基地更是藏在群山环抱间,正对大海的方向还被海岛遮蔽得严严实实,实在是再理想不过的隐蔽之所。

孙良做事十分小心谨慎,他先派亲弟和儿子潜入琉球,再偷偷招募福建沿海的渔民和工匠在此构筑码头、建造渡海大船。他只招募那些志同道合,且必须将全家人一起带来之人,因而,他在琉球造船一事,迄今亦无任何一个外人知晓。

我们已经在这个海湾居住了一年有余,此刻,人们欢声笑语、劳作热火朝天,一派热闹景象,只因那艘巨大海船的主桅杆已经高高耸立起来了。

就像建房上梁,修渠放水,大船主桅杆立起来即意味着船就要造好了,扬帆起航的日子亦指日可待了,担惊受怕的日子就快到头了,被大家给予美好向往的生活已近在眼前,这怎能不令他们开心不已啊?

朱允炆半趴在门前的阑珊上,望着在人群中欢欣跳跃的朱文奎,一缕轻松的笑容在他嘴角绽放,他轻轻呷了一口清茶,神态十分的悠然自得。

朱允炆的语气平静而轻快:“我记得父亲还在时的生活,那时候,我身上的压力很小,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住在中都凤阳。

那里有一个小池塘,每到春末夏初时节,小池塘边的垂柳迎风熙熙,小池塘里的浮萍片片漂离,垂柳的枝条舒展而优美,浮萍的叶子小巧又可爱,偶有两只大白鹅穿行水中,泛起的水浪轻轻推动浮萍翠绿的叶子,使得浮萍更显嫩绿、晶莹,那些美好而宁静的时光,令我记忆尤深。

父亲去世以后,我以皇太孙的身份成为储君。自此,我只能以孔孟之卷章为伴,要不然必会引来大学士之不快;我更不能任凭自己投置闲散,要不然就有玩物丧志之嫌。

但在梦中,我会再次执卷依树、抛钩撒饵,坐在那美丽的小池塘边,欣赏那副秀美的画卷,而现在,我已经做好再次享受那美好生活的准备了,且十分迫切呢!”

我道:“时过境迁,再看到那副景色时,或许你已不会感觉其美了。”

朱允炆摇了摇头:“这世间有天地开阔之美、有雄伟壮丽之美、有恬静安闲之美、也有小巧雅致之美,就说眼前吧,这座郁郁葱葱的海岛,宽阔平坦的沙滩,甚至,忙碌的码头以及热火朝天的劳作者,亦同样是令人着迷的美景。即使我已见识过万里江山之壮美,那个平静秀美的小池塘也依然是我无比向往的地方。”

“你何以有此诸多感慨了?”

朱允炆摇头苦笑道:“皇爷爷非常爱我,尤其父亲去世以后,皇爷爷把对父亲所有的爱都给了我,他努力教导我,希望我成为一个优秀而伟大的国君。我也曾发誓以德政治国,使天下回归本源,让百姓安居乐业,令华夏大地处处充满了美。

表面上,我对皇爷爷毕恭毕敬,对皇爷爷的教诲心悦诚服,可是,背地里我却一直埋怨皇爷爷,怨他为何要留下诸多藩王,对我多方掣肘。

齐黄二师曾经教导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历史也告诉我,‘藩王割据’必为后世隐患。而现实亦证实了这些道理,各地藩王在封地里任意妄为、随意欺凌百姓,他们已习惯于作威作福,完全不把我当回事儿,甚至对我的圣旨亦阳奉阴违,使我常感挫折无力。

我有最美好的愿望,为了实现心中所愿,我想尽办法将权利收归朝廷,这有错吗?我体恤百姓、打击藩王,怎会失去民心?我的一番好意,怎就换得个流亡海外的下场啊?”

听完,我明白了朱允炆的心结,不由得叹了口气:“你的老师们的教导并没有错,历史也证实了藩王的存在势必削弱国君权势,‘削藩’之策确实势在必行,只是,‘削藩’是关系国家存亡的重大事件,要想成功‘削藩’,要么有绝对的、压倒性的军事势力,以雷霆万钧之势使各地藩王乖乖就范;要么就施以‘推恩令’徐徐图之,三代以后隐患自去。

反观你们却是怎么做的?你和你的老师们在对手中力量还未彻底掌控、对带兵将领的认知也只趋于表面化的情况下,便仓促发动‘削藩’之策。

而结果如何呢?被你们予以厚望的李隆基以绝对优势驱敌,却溃败而逃。朱棣携愤到达应天也只为了讨个说法,却因李隆基怕事后被牵连而直接打开应天城门、迎朱棣入主,从而出现今时今日之结果。说起来,你是被那些你所寄予厚望之人葬送的啊!

其实,你们的理念、你们的理想都是好的,只是,你们的手段、你们的能力却只尽于此。

我之所以暗助朱棣,并不只是因为我与朱棣的情谊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不愿见到一群只凭理想而无实际经验的人来治理国家,因为,我怕你们再将华夏带入战火当中,使黎民百姓生灵涂炭啊!

我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嗓子,又道:“你皇爷爷之所以交给你一个藩王割据的国家,绝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藩王割据的危害?其实,这是你皇爷爷留给你、以及你所依仗之治国群体的一张试卷啊!

你们只有将这张试卷完美地解答了,才能真正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责,可他万万没想到,你们非但没有答好这张试卷,甚至还直接将试卷撕碎了,你们的所作所为不仅完全超出了你皇爷爷的想象,更辜负了他的一番苦心!

你知道你皇爷爷到底留给你多少资本、以保你顺利继位吗?他为你立下‘仁孝’之好名声,使天下百姓归心,以得民心;他为你请来良师益友,使你拜于大儒名下,既可使你博学通达、明辨事理,又可得天下文人之心;他甚至宁愿死后落一个千古骂名,也要将可能威胁到你的蓝玉等大将忍痛清除,任你以自己的喜好任命武将,使你可得武心为用;因为怕有一天,你真的走到今日这步田地,还将我许于他的最后一个承诺留给了你,这都是他给你留的底气啊!

你皇爷爷为你考虑之周全,世所难见,只要把握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你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而你却做得一塌糊涂、还抱怨难平,甚至直到今日,你竟还想不通自己到底错在哪里,这是为何?”

朱允炆听得瞠目结舌,结结巴巴地说:“我做错了吗?是的,我做错了,全都是我的错,我辜负了皇爷爷对我的教导,我辜负了皇爷爷对我的期望,我非但没能领会皇爷爷的一番心意,甚至仍在埋怨他。我错了,错得无可救药!错得实在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