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0章 大明的金币

“这和我们无关...”

“不过,这也足够京城里忙上一段时间了,迁移土地,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估计又要闹起来了,这可不是洪武初期了,三年三试,苏松嘉湖等朝中的官员可不少!”

朱棣将事情说了一遍,便又回到公文上,而诸良则是在一旁苦思冥想。

越是在这里思考这些事情,其实对于诸良而言,将要面临的,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当他面临这样的挑战时,诸良自己都要有一些崩溃的心态。

有了这种崩溃的心态,诸良还是会有非常大的压力。

想到这些压力,诸良就已经有一些崩溃了。

在此期间,既有水师剿贼,也有兵变,京城已经没有余力来管北平了。

李景隆依然留在了东光城,朱棣对他十分照顾,三日之内都会给城门带上足足三日的粮草。

一开始,李景隆以为这是朱棣的诡计,甚至带兵想要突围。

但是,面对着早有准备的燕国军队,他们却是节节败退,死伤惨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景隆仿佛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将所有的粮食都拿了过来,但就是不敢再冲出去。

而在德州,鹤庆侯张翼更是严阵以待,没有派出任何一支军队。

因此,北平这段时间实际上是相当安静的。

而京城方面,从山西,河南,山东,三个临近北平的都司,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却始终没有任何动静。

三大都司之中,只有河南都司的顾成,带了两万大军,驻扎在大名府,其余的山西、山东两个都司,都以粮草不足为由,推三阻四,迟迟不肯发兵。

说起来,这一切都是因为大明的金币。

为了调动三大都司的力量,京城已经将三大都司所需的粮食兑换成金币发放给了三大都司,让三大都司自己去采购。

不过,山东、山西这些都司,距离京师很远,金币的作用非常有限,而且还不一定能买到足够的食物。

而府库中的粮草,则是暴昭在上次征战燕国的时候,将所有的粮草都给洗劫一空。

在市场上是买不到的,在官府的库房里也没有,所以这些钱不能变成食物,没有食物,就不能打仗......

这也是为什么,山西和山东的都司,在京师的不断催促下,始终无法聚集起来的原因。

“嗯?又是一封解职信?我想起来了,在北平,有两位知府,四位知县被撤职了吧?

朱棣看着看着,眉头一皱。

“此乃郭先生所为,听说在此之后,还会有...”

诸良扫了一眼卷宗,开口说道。

如今的他,不仅掌管着整个燕王府的情报网,同时也是朱棣的副手。

“按照公文上的说法,这个县令的确应该换人,不仅要撤职,还要让他交出所有的赃物。”

朱棣再次将那份奏折仔细的看了一遍。

“可是,你可有证据证明这一切?查清楚了吗?”

朱棣这一句话,倒是把诸良给问住了。

“这个,郭先生既是北平总督,这件事情,难道不应该由他来做主?”

“都统也是人,都有感情,都有感情,都有亲人,都有朋友,都会犯错!”

朱棣沉吟片刻,将公文暂且搁下,接着说下去。

“这件事情是我的错,巡察使的权力太大了,必须要有一个制度,你好好想一想!”

陆小凤道:“王爷对郭资等人没有信心?”

说到这,陆小凤已经有一些窥探出对方的动态。

毕竟,如果不是有一些水平的人,根本不可能说出这种话来。

越是无法在这里做到最好的事情,其实大家才会有些为难。

想到这些为难的事情,很多人都有打退堂鼓的感受。

诸良神色凝重,这件事情非同小可,直接影响到了朱棣的地盘。

“不能说不相信,我们既然把他们推到了那个位置上,就一定会相信他们,但相信不代表我们就会纵容他们。”

朱棣也是一脸郑重的看向他,意思就是他要说的事情很重要。

“我们的土地很小,可以用官员的道德来管理,但是土地太大了,这种方法就不管用了。”

“你觉得,现在大明朝廷里,有多少人是不腐败的?”

“嗯,根据我们的情报,清廉的官员,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他有将每一次传回的情报都进行归类和汇总,并且进行了统计,因此朱棣的问题,他都能一一作答。

“大明开国不过十多年,洪武初的贪官污吏,就已经足够严厉了,是不是?为什么还是无法制止那些贪官污吏呢?”

朱棣继续说道。

“那些被抓的官员,都说是官府给的钱不够!”

诸良已经审过不止一个贪官了,几乎所有的贪官都会这么说。

“开什么玩笑……大明官吏的薪俸,乃是明文规定,只要是读书人,谁不知道这薪俸,若是嫌薪俸太少,何必来为官呢?”

朱棣嘴角露出一丝嘲讽,对于那些老派的文臣,他还真是没什么好印象。

他很清楚,这群越来越多的官员,就是给大明挖坟的人之一。

“那么,王爷,你想要做官,就不能因为工钱少而贪污吗?”

诸良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嗯,所有的借口都是无稽之谈,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对官员进行有效的监督!”

朱棣给出了自己想要的回答。

“监察,监察使不是有监察使么?这些官员不都是专门负责弹劾的么?”

诸良并没有反驳,他只是没有完全理解朱棣的监察制度。

“监察御史?不过是个摆设而已,也就是在朝廷争斗中,用来查清贪污腐败的利器,用不着这种监督!”

朱棣一边说,一边取来纸笔,将自己对于监察制度的领悟,胡乱的写了一遍,递给了诸良。

“这套制度,你回去好好想一想,大致的思路,就是怎么做到“三权分立”,不干预政事,却又要做到有效的监督!”

诸良拿着朱棣的纸条,一脸懵逼,随后点头。

“好了,你还是专心做你的事情吧,别想什么阴谋诡计,别让自己看起来阴森森的!”

朱棣这句话倒不是信口开河,而是他发现,随着他的所作所为越来越多,他的想法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倾向于用一些阴险的手段。

这是朱棣不想看到的,诡计之所以叫诡计,就在于它不能暴露在明面上,被揭穿了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朱棣要的是光明磊落,光明正大,谁敢阻拦,那就是死路一条!

“呃,我也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他好像变得更喜欢躲在阴暗的地方,就算是白天,他也会把窗帘拉下来……”

诸良不是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变化,只是觉得这是正常的。

这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所以他才会放任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