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1039章 有石,煮以为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中午大家就在船上吃了饭,下午接着讨论。

是真讨论,大家随意说,随意发表意见,想到哪说到哪,什么都可以说。

一下午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晚饭的时候,张铁军叫人整理了一下这一天的讨论,弄出来一份书面材料给大家看了一下,没有问题就签字。

他带头第一个签上了名字。

也没有什么其他东西,就是这一天大家讨论的话题,提出来的意见这些,没有进行任何的增减。

大家看了看,虽然不知道张铁军搞这个要干什么,但是确实也没有添加别的东西,就都也签上了名字。

吃过晚饭,送走一众人等,张铁军回到办公室写了一份报告。

报告的内容就是否定三马山刘家包的选扯,建议把县城建到莲花寺莲花塔到兴家一带,再建议把高山移民集中安置到朱衣镇。

张铁军把今天大家的意见综合了一下,结合勘察局的报告,把这么建议的理由说的很详细,把发生地质危害的结果做了描述。

另外,他也提出现在本地区已经进行的移民靠后向上安置的方案有问题,建议停止,改进。

他直接用大保三社的例子说明,严重缺水的情况根本无法彻底解决,安置过去的村民生活上很快就会面临难以为继的情况。

如果现在不马上进行调整,那么,大抵上将来的县城就是,一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应对自然地质危害,一边不得不对现在安置的移民进行再次迁移。

“我可以用一切来保证事情的真实性,并可以为此负责到底,希望能接受我的意见,及时进行调整,以免日后发生更大的损失。”

写完,仔细检查了一遍,张铁军点了根烟就这么坐了好一会儿。

“秦哥,把我这份报告,还有今天的讨论总结一起发出去吧。”张铁军看了看时间,这会儿还早,那边还没休息。

秦哥看了看张铁军,张铁军摆摆手:“发吧,我想好了。”

……

四月十一号。

已经阴了五六天的天气,终于下起了小雨。

气温一下子降了下来,江风的寒意和小雨的清凉有机的结合了起来,把三峡的春天沾染的湿漉漉,凉嗖嗖的。

这边本来就多雨,从三月到六月阴天和小雨天是最常见的天气,雨也下不大,就是绵着,一下就是几天半个月,稀稀落落的不停。

等到了六月,雨势开始转大,开始出在大雨和中雨,但是持续的时间就相对短了一些,一般两三天三四天就晴了。

一个月大概下个十几天的雨,不像这会儿一绵就是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弄的人都开始愁了,心情始终压抑着。

到了八月开始有暴雨,下的也不多,一个月也就是七八天的样子。

等进了九月十月,天气再次转凉,雨也就重新小了下来,开始绵起来,一下就是半个月,就这样年年反复着。

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就是最好的总结。

不过也就要开始改变了,库区蓄水以后,整个流域的气候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雨水也会少了很多,天气开始逐渐灼热。

张铁军这两天把已经投入使用的安置点基本上走了一遍,也去看了看那些会消失的景点儿,拍了些照片,算是纪念吧。

十一号中午,结果下来了,意见通过,由张铁军酌情从速拟定新的方案,并负责和长江委沟通。

张铁军接到文件看完,挠了挠鼻子。自己这就算是,把长江委给得罪了吧?是吧?

不过还是很开心的。这事儿和搞什么大船,搞什么特钢,搞什么建设投资都不一样,这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和信任。

沉甸甸的。

于是张铁军马上召集开会,终止三马山刘家包工程计划,改为修路,一条连接朱衣镇到梅溪河口的公路。

梅溪河口

同时要求完善宝塔坪原有建设和安置项目。

张铁军把县里的主要领导们都请到了船上,讨论新县城的地点,是莲花寺,还是朱衣镇。二选一。

如果选择莲花寺,就需要水利部门给出一套解决水源问题的方案合并到项目里,如果选择朱衣镇就没有这个必要。

事实上,新县城搬迁以后,水源点比这会儿的莲花寺一带还要高一截上去,这个问题事实上根本就不是问题。

只不过在选址的这个时候,这个条件还暂时不具备,所以也不能提。

“考虑到实际情况,不管新县城放到哪点儿,我们都需要造大桥,至少要五座大桥。”常务副县长伸出一只手比了比:“嘞个能不能解决?”

他说的这五座大桥并不包括跨江大桥,是水位上涨以后,原来的河道都会变宽变深变长,原来的交通基础都不能使用了。

按这个时候的造价,五座大桥差不多就是接近两个亿的资金。

跨江大桥不是县上能够决定的,那是省里的工作,地方上顶多呼吁一下。那个造价可就高了,还要看需要程度。

话说夔门跨江大桥这会儿已经立项,还没开始建设。

“大桥的问题不需要担心,”张铁军点点头:“库区的交通问题肯定是会放在首位的,不用把它做为条件。

选择新县址,是为了更安全,更稳定,更有利于以后的规划和发展。

我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实际上,三马山一带根本就没有发展空间,完全没有,容纳量最多也就是五六万人。

把县址放在这里,我都想不出来等人口上来了你们往哪去,往长江上面加盖子吗?”

这说的是个实际情况。一几年的时候张铁军开车到过奉节县城,那个时候就已经到了极点,已经装不下了。

那会儿已经把楼盖到了高速边上,楼和高速公路都贴到一起了。能用的地都用了,最后只好在江岸建高楼。

本来就是地质破碎带,瞅着那一栋一栋立在江岸基上的高楼是真的吓人,谁也不知道它能挺多少年。建设方都不敢说。

但是没办法了,只能莽着干。

然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县城开始向西延,打算在朱衣镇建设新的县城核心。这回头草吃的简直不堪直视。

而且一直到二零年,这边的移民还在搞,还在不断的出现新问题,还在不停的新建安置点搞迁移。

然后让人家垫资建了安置点还不给人家钱。就是朱衣镇的事儿。弄的在外面发了财回报家乡的千万富翁负债近亿无家可归。

不过这种事儿就太常见,都算不上什么新闻。

县里的主要领导,还有各个单位的工程师们讨论了一天,最后还是决定选址莲花寺。

那上面地质最稳定,暂时除了水源没有别的缺点,而且发展空间足够大。

于是就这么定了下来,朱衣镇则是做为附址建设安置城区,把包括已经迁移到高山上的人口再迁回来。

经过这几天的走访,县里也意识到原来的安置点不适合长期生活的问题了,不管是饮水还是灌溉都跟不上。

如果是一个城区的话还好解决,可是稀稀落落分散的村子怎么解决?家家装泵站吗?

只要能保证生存,其他的问题就都好解决,可以慢慢想办法。

讨论结束形成报告,大家再一次签上名字,由张铁军发去京城。

这边就开始讨论新址的建设事宜,依然是先修路,现在的修路工程不停,要从朱衣镇连通到卧龙岗,再从卧龙岗分路上山。

具体的施工张铁军就不管了,方案定了他也完成了任务。

报告传过去不到两个小时就通过了,就快的让张铁军感觉不大真实:同意此方案,请相关单位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规划建设。附送长江委。

连长江委那边都不用张铁军再去沟通。

张铁军想不明白,打电话侧面的打听了一下,原来他的报告发过去以后,得到了长江委地质专家崔正权的大力支持。

崔正权就是那个当初反对三马山,提议朱衣镇的权威地质大佬。

问题解决,张铁军心里也是相当的快意,这样以后太多的问题就不用再发生了,什么地质灾害,什么被判刑三年的鸟人老头,都不会再有了。

这边事情了结,那边,安全局和安保员(行动局成员)通力合作,在县城和下面乡镇抓捕了二十多人。

十二号,在码头上停了好几天的游轮终于再次起航,逆流而上驶向云阳。

因为早晨起了大雾船只不能通航,大家赶到云阳的时候已经是中午,走了三个多小时。普通客船的话要四个多小时。

江面上起雾是不能行船的,不管大小船只都必须靠岸或者原地驻停亮起警示灯,要不然很容易发生危险,撞船什么的。

坐长江客船,雾是影响行程的最大因素,本来一天能到的航程很有可能因为大雾的原因要走两天三天,谁也没有办法。

我第一次从朝天门坐客船到万县,那还是顺流,结果中途一直大雾。二十几个小时的航程整整走了两天才到。

云阳县城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镇,秦代置朐忍县,位于汤溪河长江入口西侧的三角冲积坝上。

朐忍县县治在旧县坪(双江镇建民村),就是现在云阳新县城那一带。

北周天和三年,云阳镇这里还叫汤口,陆腾把县治迁到了这里,更县名为云安。宋代在这里设云安军。

元代改军为州,因为位于云安盐场的南面,所以叫云阳州。

明代洪武六年降州为县,这才有了今天的云阳县。属夔州府。

九二年一月,因为三峡库区建设需要,决定云阳云安双江三镇合一搬迁到双江镇青龙嘴,在那里建设新的县城。

云阳云安两座千年古镇将全部淹没在水底。双江是清末才设的镇子,算不得古。

到九六年这会儿,新的县城已经建设的如火如荼,整个规划已经落实了大部分。

汤溪河,原名汤水,发源于巫溪县境内,水经江水注上说,水源出县北六百余里上庸界,南流历县翼带盐井一百所,巴川资以自给。

这里产出的盐可以满足整个巴川地区的需要。

王隐《晋书地道记》记载:入汤口数十里,有石,煮以为盐。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盐成。

从汤溪河口往北十几公里的云安古镇,在历史上是一座相当繁荣的大镇,商贾云集文人汇聚,是川东着名的井盐产区。

云阳镇依山而建,县城的东端一直伸到江里,老城向西顺着山势绵延近两公里,江坝上沟壑苍桑。

一条一条码头梯坎从城中伸出来,像蜈蚣的脚一样探到江中。

不过,云阳虽然是古城,但是已经基本上现代化了,城墙城门都已经随着城市的扩张拆除,整个城区高楼林立。

“你看看,”徐熙霞站在张铁军身边,看着县城笑着拍了拍张铁军:“让你买那个城门你不买,看吧,这里啥也没有了,想买都买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