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一个人的战国 > 第141章 寡人能放成蛟,如何不能信桓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1章 寡人能放成蛟,如何不能信桓崎?

莫名其妙的,王翦恐惧过后,又感到了心安。

这种心安,是需要附加条件的。

他看得出嬴政此时暂时未起杀心,而如果他再不知好歹,那么等待他以及整个家族的后果不言自明。

嬴政竟也感到了心安,这一眼王翦坦诚相待,无需多言。

嬴政说:“政,不忍大将军颠沛,况且寡人需要大将军坐镇咸阳,桓崎正在上党,西路大军便交给他吧。”

“桓崎?”

果然,嬴政更信任他。

王翦似有质疑说道:“此人虽有将帅之才,然而曾经毕竟……”

王翦话未说完,嬴政便抬手打断王翦道:“寡人能放成蛟,如何不能信桓崎?”

王翦再无谏言拱手道:“君王英明。”

嬴政微笑道:“寡人不英明,且有私心,老将军多担待,此次伐赵西路大军以桓崎为主将,南路以杨端和为主将,北路以李信为主将。”

这一声“担待”,王翦坦然领受,之于王氏而言,嬴政确有不公,如此部署,将王氏父子完全排除在外。

王翦失统帅大权,王贲失主将之位,意料之中,却不免心生凄凉。

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荣获君王看重。

嬴政如此,固然是因为王氏父子所行之事,皆未曾符合嬴政的意愿。

王翦在朝在军威望甚重,且隐隐对君王还有责备反抗之意,更是因为嬴政需要启用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最为信任的年轻将领。

未来之秦国,必是要在他的全部掌控之下的。

王翦失魂落魄的离开秦王宫,他此时心中有些失望,当今秦王太过强硬了,甚至是刚愎自用,然而他又觉得嬴政比他的祖辈们更具冒险精神、更加果断。

某一刻,王翦突然在他身上看到了秦惠文王当年挥斥方遒的影子。

嬴政对一切都无所畏惧的张狂渴望,像极了秦惠文王,他又有些欣慰,秦国需要的,大概就是这样的君王吧。

现在,嬴政的问题都解决了,有人还在想着如何解决眼下危局。

与秦国王宫宫殿的昏暗不同,燕国王宫灯火辉煌,莺歌燕舞过罢,朝臣离去,大殿只剩燕国国君燕王喜与太子丹相对而坐。

父子二人无话,沉默了很久。

姬丹见父王面容愁苦似有难言之隐,取樽为父王斟酒,恭敬递至父王跟前,燕王喜握樽不饮。

他的确有难言之隐,太子丹德才兼备有勇有谋,是他众多子嗣中最喜欢的一个儿子,燕国将来唯有在他手中才有可能存国。

太子丹自秦国归来,他本应该开心才是,当下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因为太子丹作为燕国质秦的质子,并不是名正言顺从秦国归来,而是偷偷潜逃而归。

秦为强秦,燕为弱燕,燕国向来是趋附秦国,以期待能够受到秦国的保护,最不济也不会受到秦国攻伐。

太子丹选择在秦国助赵国攻伐燕国这一时期逃离秦国,这一举动无疑将燕国推向了秦国的对立面。

如今秦国忙于攻伐赵国,暂且将燕国太子丹潜逃之事撂下,但是一旦秦国腾出手,便会立刻向燕国发难。

燕王喜以为秦国已经解决赵国大患,眼下正是能够腾出手的时机,眼下时局,三晋已废,楚国避之东隅,齐国遥远,秦国腾出手来,会指向何处?已经不想可知了。

若要秦国不迁怒燕国,燕王喜只有一个选择,不吝金玉财帛,将太子丹重新送回秦国为质,并且亲自负荆请罪,向秦王嬴政致歉,如此秦国或有可能不会因此而记恨燕国。

然而,如此无异于将太子再推下火坑,血脉相连,虎毒而不食子,面对自己的儿子,燕王喜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太子丹自幼离开自己质于他国,一路历经磨难凶险,他亦自觉惭愧难当。

姬丹疑惑问道:“父王何事忧心,不妨告知儿臣,儿臣或能为父王分忧。”

燕王喜欣慰一笑,却是笑的怅然失神,他终于端起太子丹为他斟的那樽酒,未及去饮又黯然放下。

燕王喜忽然发问道:“丹儿,你可知,燕国较之于六国如何?”

姬丹拱手神情肃穆说道:“燕国偏安一隅,当今较之韩、魏尚可,却依然不如秦、齐、楚、赵。”

燕王再问:“世人皆称七国为‘七雄’,那你觉得我燕国算得上强大吗?”

姬丹摇头说:“燕国不仅算不得强大,而且越发积贫积弱。”

燕王喜点头说道:“我燕国自立国以来历经八百载,从来都不是这天下的强国,甚至算是其中的弱国,这八百载诸国相互征伐吞并,你可知燕国为何能在这乱世之中存活至今?”

姬丹回答道:“那是我燕国姬姓先辈和燕国千万儿郎抛头颅洒热血守护家国。”

燕王喜却摇头道:“空话而已,燕国虽远离列国争霸的中心地域宽广却天然苦寒,燕地贫瘠不足以富国民亦不足以养强兵,燕国的存亡从来不是依靠征伐,如果依靠这些,燕国早就灭亡了。”

太子丹深思,父王所言确是如此。

他疑惑问道:“不是因为这些,又是因为什么?”

燕王微微一笑,拍了拍太子丹的肩膀温和说道:“我儿雄心壮志,却太过刚硬,如此于国不利,我儿需知,悠悠乱世适者生存,燕国的生存之道只有一个字——‘忍’,溜须拍马、趋炎附势也好,左右逢源、背信弃义也好,只要能够让燕国能在这乱世中生存,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为存国、强国,不择手段,儿臣自是知晓。”

姬丹听得出燕王喜话中有话,略有不耐问道:“父王究竟对我说什么?”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话已至此燕王喜不再隐藏,他告诉自己的儿子道:“你既然知道燕国举步维艰,亦应知眼下燕国的危局,更应该知为父苦心,寡人欲将你送归秦国,希望你不会因此憎恨为父,若你当真憎恨,为父亦无话可说。”

泪水在姬丹眼眶中闪烁,他摇了摇头说道:“儿臣不曾片刻憎恨父王,怪只怪天下时局如此,燕国国运如此。”

燕王喜心中稍感欣慰,然而姬丹又说:“可孩儿不想再忍了,秦国行背信弃义之事还少吗?嬴政也并非是燕国可以依靠的,父王,燕国必不能在趋附秦国,否则唇亡齿寒,秦国与燕国迟早一战!既然如此,燕国为何还要隐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