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夫君,少来撩拨! > 第855章 门前的不速之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的日子,伴随着孩子们的嬉闹声,日子倒也乐得自在。

每日一早,睡在同一间屋子的陆喻泊、姜和惟就会早早起床,跟着他们百里叔去到山里破冰打泉水,盛在院中水缸里,盛满整整一缸的山泉水。

接着就会在院子里练起那些基本功了。

通常这个时候,春杏就已经要动身前往市集,采买当日的菜和肉。

陆司昀每日清晨起得都很早,依照他的习惯,他会先到主屋隔壁的书房看看书、练练字,抄写孝经为亡母祈福。

而姜晏宁的身子尚在恢复中,差不多要等到春杏采买回来,才会将她唤醒,起身洗漱。

然后,春杏便去准备晌午的餐食。

通常这个时候,陆司昀那边也就都忙完了。

他会叫上孩子们回到房里,一起坐下来用晌午的餐食。

待到午后天气正好,百里岳就会按着陆司昀的吩咐,帮大娘子把藤椅搬出来,备好炭火。

姜晏宁则会在春杏的陪同下,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看着姜和惟陆喻泊练功,时而还会叮嘱两句,略加指点。

直到李崇源的到来... ...

年末了,作为小皇帝宠信之臣的李崇源,得到回乡探亲的机会,重返甘县拜祭家中已故的亲人。

却好似早已打听过似的,特别路过了陆司昀姜晏宁的门前... ...

说是要上门讨口水喝,生生在门口守了一个上午。

忍无可忍的春杏拎着一桶冰冷的井水冲了出来,打开门就泼了出去。

站在门前的李崇源被浇了个透心凉。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要离开的意思,迎着凛冽的寒风继续守在门前寸步不离——

冻得瑟瑟发抖。

最后体力不支倒在了门前... ...

说来,也巧。

正赶上陆司卿为书院的事,来寻兄长和嫂嫂帮忙,马车还未靠近门前,就听驾车的小厮提醒,说是有人已经站在门前等候了。

她打开窗子向外张望,果然看到一神似故人的身影立在门前。

身后是一辆极其简单的马车。

等她从车上下来,正赶上李崇源倒地,于是上前搀扶。

听着她惊恐的叫声,百里岳从里面打开了门,于是不得已... ...

只得将几乎陷入昏迷的李崇源,抬了进去。

等着百里岳请了大夫来为李崇源把脉的功夫,陆司卿向兄长托出所求,她的学问已经无法教授于学堂上一些资质极佳的学子,故而希望——

兄长能将那几个天赋异禀的学子,收为学生。

她自然明白,兄长此次回到甘县,是为了给大伯母守孝,还有就是为着大嫂嫂的身子。

可想到书院里那些本可以有更好前程的学子,终究是不忍心耽误了他们的前途,即便兄长曾经婉拒过她,也想再来求求情试一试。

甚至不惜求到了大嫂嫂面前... ...

请大嫂嫂帮她劝劝兄长。

奈何兄长再无此意,于是此番恳请又只得作罢。

昏迷的李崇源也醒了,不论百里岳如何赶他,他都赖在了客房里不肯离开,说什么也要见陆司昀一面才行。

百里岳没办法,就来请公子。

陆司昀叮嘱春杏好好照顾大娘子后,跟着百里岳前去了客房。

打算见一见这位陛下的新晋宠臣。

“嫂嫂,他来做什么?”陆司卿捧着手炉,疑惑地问起。

说起来也有许久没再见过李崇源了,倒是听说过,他已经是陛下跟前的亲信,在京城里颇有威名。

“不知道。”

姜晏宁才抬手扯了扯身上的毯子。

春杏瞧着,立马上前将滑落了些的毯子重新整理好,盖在大娘子的身上。

才听姜晏宁又说,“管他是什么呢,让你兄长打发他走就行了。”

“嫂嫂... ...难道不好奇?”陆司卿听着大嫂嫂的语气,心中便有了猜疑,总觉得京里一定发生了什么事,兄长和嫂嫂与那位陛下亲信之间,似乎闹得很不愉快。

姜晏宁轻笑着打量起她来,心知陆司卿敏锐,八成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她只让春杏取来桌上那碟子红豆糕,递给了陆司卿。

“... ...你来一趟也难得,从山上赶来,还饿着肚子呢吧?先垫垫,等晚些时候开饭,让你尝尝你兄长的手艺。”

“什么?”陆司卿一听就来了兴趣,“兄长的手艺?莫不是... ...兄长要下厨?这也太难得了,那我可得好好尝尝,从前只知道兄长书读得好,人也聪明,没想到还会下厨。”

她自然明白,这是嫂嫂不希望她问下去的意思。

便也证实了心中所想... ...

李崇源怕是做了什么事,得罪了嫂嫂与兄长。

捏起碟子里的红豆糕,放到嘴边浅咬一口,连连称赞。

又不禁好奇,李崇源如今作为陛下的亲信,为何追到这里来,宁可冻死在门前,也非要见上兄长和嫂嫂一面不可。

但她什么都没有问。

京里那些事情她看不懂,比起李崇源到底是怎样得罪了兄嫂,她更想让嫂嫂帮忙,劝说兄长将那几个学子收为学生,好生教导。

为他们搏个好前途。

当然要见好就收... ...

客房里,李崇源拖着高烧不止的身体,死乞白赖地恳求陆司昀回京,再为陛下效力。

说起如今朝中,姜侯已多日不朝,豫国公也称病在家休养,文官武将人心涣散,全靠着雍王和硕江王费心支撑,陛下的朝堂岌岌可危!

急需陆司昀回京,方能稳住局面,他此次回乡,亦是受陛下所托,前来恳请陆司昀重新出山为相。

李崇源不明白,陆司昀有满腹才华,是国相的不二人选。

为何要放任大好前途,屈尊于甘县小地方,不问世事。

“... ...陆大人,陛下知你身在孝期,可如今国事为重!陛下亦曾受你教导,你好歹也是帝师啊!为何不愿相助于陛下,稳固朝堂之争,莫不是还在为着姜... ...姜大娘子之事,怨恨陛下!?”

他咄咄逼人的质问。

本以为陆司昀定会否认,是为了一个女人,与陛下生出嫌隙因而放弃大好前途。

如此一来,他便可将陆司昀架上高台,逼迫陆司昀答应,回京任职... ...

“没错。”陆司昀却道。

“你... ...”

“我夫妇二人,从没有任何对不住陛下与先帝的地方,既已尽力,便不问结果,从前是,以后也是。”陆司昀拂袖,坦然相告,“你且回去吧,告诉陛下,我夫妇能为陛下所做的,都已经做了——问心无愧。”

李崇源大失所望,跌坐在一旁。

“可是陆大人,你当真甘心吗?你本有一身的才华,当真要为了一个女人舍弃前途?!”

“但她是我的妻子。”陆司昀道,“陆某不过一介寻常人而已,前途皆是虚名,唯有明主,方才有忠心和赤诚,否则,本领和才华只会遭来无端祸事。吾妻半生征战,落得一身旧患,陆某如今只想与她隐居于此,还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