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此战为何如此快速分出胜负,双方军队成色质量是一方面,吕宋军的战斗地实在不堪入目。

更关键的是,杨邺派出了一队武艺高超之人,趁夜对吕宋军高级将领实施斩首行动,而后发动夜袭。

作为夜间本就容易炸营的古代军队,面对这套操作,没有足够高手保护的情况下,吕宋军几乎没有反制手段。

此战之后,短短数天时间,杨邺军便已经兵临吕宋都城下。

与此同时,刘山得知此事,遣手下一将领,领两千兵马,从西向东,一路宣传吕宋王庭溃败的消息,杀到都城。

杨邺总领几部兵马,带着各地征募的两万仆从军和民夫,将吕宋都城团团围住。

城外堆满众多攻城器械,数十门炮口对准城门和城墙上的守军,杀气腾腾,令人胆寒。

吕宋王见大势已去,当即打开城门投降。

杨邺并未马上自立为王,而是以摄政自居,清理各地残余 ,安抚百姓,封赏兵将。

最重要的是,抓紧时间督造战船。

打下吕宋不算完,让大明接受吕宋王杨邺的存在,以及盟主府私下搞出这种动作的现实,才算真正站稳脚跟。

果不其然,大明皇帝那边才过完年,便听到自己作为罪犯余孽的堂弟打下了吕宋,并且还派使者请求释放云王。

皇帝大怒,他知道此事与盟主府也脱不了干系,当即遣朝廷海军征伐杨邺,还不知从何处联络了一支佛郎机船队随同作战。。

同时查封盟主府在各地的生意,封锁港口,遣使申饬周言清。

当然,动手是不可能动手的,参与过护龙山庄一战的高手,深知周言清的恐怖,若是当真掀桌子,谁也保不住皇帝。

在这种时候,为了不刺激皇帝,刘山主动退居二线,将舰船军队全权交由杨邺指挥。

在海上作战,杨邺仿佛血脉返祖一般,领十六条宝船,二十余条用渔船仓促改造而成的战船,不足三千海兵,与对方两百多条战船,数万明军交战。

凭借当地渔民熟悉地形,将对方到处遛,打了个有来有回。

双方交战,战船兵士没损失多少,但杨邺在吕宋之地,封锁海岸航道,不准任何一艘船板经过。

此举让大明沿岸贸易损失惨重。

开战四个月,双方陷入僵持,海运贸易损失数百万两银子。

原本海运是皇帝强制推行的,按照周言清的建议,让朝廷各部主持,赚了不少,大大缓解财政压力。

战事一起,朝廷各部日子不好过,一致反对继续战争,最重要的是,南方士绅受不了了,他们才是最直接受到冲击的群体。

跟谁做生意不是做,他们并不关心皇帝的脸面,只在乎到手的银子。

还有一个反战的群体,被杨邺重金收买的其他宗室藩王提出,大家都是朱家子孙,在大明朝不让咱们胡来也就算了。

人家在大明活不下去,到外面讨口饭吃皇帝也要严令禁止,太过不近人情了。

这些人丝毫不顾及杨邺是造反云王的嫡子,亲戚嘛,相互之间搞出事情,在旁边笑话不就完了。

大明上下一致反对继续开战,皇帝更是气愤,下定决心要给杨邺点颜色看看,自己轻装简行从京城跑到金陵,准备效仿早年亲征鞑靼之事。

与此同时,下旨调令六扇门郭巨侠,想要以习武之人的力量解决敌方舰船,但被不知为何出现的燕南天所阻。

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所有人都再顾不上海上兵事。

皇帝忽然在金陵落水,卧病在床。

如此战事是进行不下去了,朝中阁臣命令海军将领原地驻守。

皇帝的病一直不见好,甚至有愈演愈烈,一命呜呼的趋势。

眼看就要不行了,周言清悄无声息来到金陵,将皇帝的“病”治好,二人相谈一夜,周言清悄然离去。

没有人知道二人一夜说了什么,甚至都没人知道周言清曾经来过。

只知道皇帝病好之后,马上下令撤军,调集了大批锦衣卫和边军,封锁江南各地要塞,杀了一批御医,官员和江南士绅,足有近万人之多。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很少有人提起此事,朝中百官,连上奏谏言都没有。

整个大明一时间陷入了诡异的平静,朝廷官员空缺被填补,皇帝对海运事务规划和安排逐步实行,沿海士绅也没再闹出什么乱子。

皇帝派出使臣和杨邺谈判,划分航路海运路线和职权,制定关税,总之必须保证南洋西洋海路通畅。

大明封朱明邺,也就是杨邺为吕宋王,全权总理吕宋军政要务。

吕宋向大明称臣,年年进贡,共同开辟海路。

至于说赦免云王,当然是不可能的,谁也不能劝皇帝赦免曾经试图杀人争位的亲戚。

为防杨邺私下救人,云王身边守卫甚至更加严密。

当然,为了安抚杨邺,云王的衣食待遇倒是好了许多。

杨邺深知,救出自己父王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便也没再坚持。

事情到这一步,才算真正完结。

至于许多年后,杨氏吕宋大肆向哇爪地区扩张,与海上势力日渐强盛的佛郎机人争夺海洋霸权,西风压倒东风,以致大明政权动荡,那就是后话了。

如周言清所说,吕宋名义上是大明藩属,仿照大明设立内阁,但分权投票一个没少,多数要员出自盟主府。

更有甚者,大明第一首富万三千,不知以何途径,在吕宋成了财政大臣,相当于大明户部一把手。

对此,这时的杨邺并没有什么不满。

说到底,这吕宋岛,本就是盟主府打下来的,自己还受了周言清的恩惠。

然而他的后人并不这么认为,直接导致后来的吕宋政权中,本地一系和盟主府一系斗了数百年。

……

另一边,自日月神教和五月剑派议和之后,大旗门和五福联盟也握手言和,江湖承平许久,少了许多争端。

正德十三年,冷青萍给周言清生了个儿子,起名为周延普。

同年,周言清将川蜀盟主府更名为承喆府,在襄阳立了个正和府,用以规范组织江湖中人。

府中设八个重要席位,周言清自任首席,正和府中常驻人员,由八席门派遣人轮换,日常主持江湖事务。

江湖所有在册门派,三年举办一次大会,联络感情,解决争端。

遇事不决,则投票处理,首席可当三票,八席各两票,其余门中有一流高手的门派一票。

江湖各派在襄阳会面时,众人听到周言清提出来的一套江湖秩序制度,皆是惊的目瞪口呆,不过转念一想,这套制度的确可行。

只要不是想侵吞自家基业和武学,各大派倒是没有太多反对声音。

唯一表达有意见的是大旗门,他们倒不是反对这套制度,而是想争个席位。

大旗门本身实力不弱,又有两个实力上游的先天高手坐镇,的确当得起一个席位。

这个要求的确不过分,再加上大旗门先辈留下的香火情,几乎所有门派都表示支持。

于是乎,在众人的商议下,又设两位次席,暂定大旗门和崆峒派,权力与正席无异。

唯一的差距便是不能独自驻守正和府,而且需得少轮一位,算是稍差一筹。

往后按照各派实力,在多数门派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让次席调换正席,或者被下面的门派替代。

崆峒派在血月神教之战中投诚,能有一位次席,也是因为地域原因,西北地域总不能一家席位都没有,这样下去,迟早会离心离德。

而大旗门初立,虽然实力不俗,但在当地缺少人脉底蕴,暂居次席,也没有什么不满的,反正日后还能根据实力声望调换正席。

至此,一套完整江湖秩序初见雏形。

如此多门派团结起来,大大加重江湖在大明的分量。

当然,江湖各派需得正常交税,接受朝廷六扇门的广义监管,奉公守法,不得无故干涉朝政,这是大明的底线。

游离于这个江湖秩序之外的,只有移花宫,但因为小鱼儿与花无缺之事,邀月与燕南天斗了一场,身受重伤,根基受损。

眼看自己绸缪了十八年的计划落空,还差点杀死自己的亲妹妹怜星,邀月心中懊悔恼恨不已,干脆宣布移花宫隐退,不再踏足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