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入秋后,道观建成,郭县令原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岂料这群道士竟然将附近数百亩良田都私自划到了道观的名下,那可是山阴县为数不多的肥沃良田,而且这会儿已经是秋收的时节,若是失去这批粮食,会有很多百姓熬不过这个冬天。

这期间,有几个百姓与他们起了冲突,被活活打死。

一时之间,前来县衙告状的百姓络绎不绝。

郭县令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亲自去和那群道士交涉,奈何那群人油盐不进,始终不肯将那数百亩良田吐出来。

郭县令一怒之下,命人查封了道观,并将那群道士捉拿下狱。

这下可算是捅马蜂窝了,原先一直神隐了一般的知府大人亲自赶到山阴县,指着郭县令鼻子,将他好一顿训斥,并责令他立刻放了那群道士。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本低头听训一副认错模样的郭县令,这一次却犹如吃了秤砣一样,说什么也不答应。

知府大人还是头一回遇到这样不知好歹的官员,气得吹胡子瞪眼,七窍生烟。

气归气,事情还得解决,再闹下去,传到道门高层耳中,连他这个知府都要受牵连。

他以上官的身份相压,打算强行带走那几个道士,哪知郭县令根本不吃这套,握着一柄不知从哪里来的刀,挡在牢房门口,说如果知府大人不顾律法,强行带走犯人,他就杀了那几人。

这副滚刀肉的样子,顿时镇住了前一秒还气势汹汹的知府大人。

正所谓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郭县令又横又不要命,就算是作威作福惯了的知府也不敢轻举妄动。

而更可怕的是,山阴县上到县丞,下到衙役的,都对他这个知府大人的话充耳不闻,根本指挥不动。

知府大人怎么也没想的,放任郭县令在山阴县十年不闻不问,竟会是这么个后果。

奈何悔之晚矣,只能气冲冲的打道回府。

他一走,衙门里的人呼啦啦地朝着郭县令跪下了,求他放了关在大牢里的道士们,再去知府衙门赔罪,兴许能保住县令之位。

大家心里都门清,这件事并没有过去,知府大人回去后一定会点齐兵马,卷土重来,等到那个时候,就不是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挡住的了,一府兵马,远非他们这几十个衙役能够抵挡的。

先前那是箭在弦上,他们就算心里再害怕,也得硬着头皮顶上,现在关起门来商量,自然得做一个最好的选择。

这十年间,郭县令的政绩大家伙都是看在眼里的,实在不忍这样的好官被罢。

奈何任凭嘴皮子磨破,郭县令就是不肯答应,甚至下令连夜处斩那几名身负人命的道士,连刑部文书都不等了。

郭县令心里清楚,一旦知府大人再来,他就再没机会斩杀那几名道士。

用他的话说,若不能庇护百姓,为死者伸冤,他如何配当这个父母官。

郭县令连夜写了奏折,让人送往京城,奏折里满满都是对道门恃宠生骄,强占良田,祸害百姓的痛诉,以及周帝为求长生,不顾百姓死活的斥责。

各地呈上来的奏折,照例要先送到内阁,再由几阁几位辅相决定,是否呈交给周帝。

按理来说,这样的奏折是绝对不可能递到周帝跟前的,可不知是底下的人疏漏还是怎么的,总之就是给递上去了。

周帝从来就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看到这么一封把自己骂得狗血淋头的奏折,气得脸皮一阵抽搐,当即派人罢了郭县令的官,将他押入京城受审。

不知为何,这封本该绝密的奏折,竟然泄露了出去,传得满城风雨,连那些个不识字的妇人都能背出好几句来。

众人在敬佩这位山阴县令的同时,也暗暗替他担忧,擅杀道门弟子,还上奏痛批周帝,怕是难逃一死。

事实也果然如此,郭县令很快被押到了京城,据说他被押离山阴县的时候,百姓伏地送别,痛哭不已。

刑部很快定了郭县令的死罪,也不等秋后,择日处斩。

周帝这是要立威,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他才是大周的天,谁敢违逆,便只有死路一条。

行刑之前,郭县令的同窗好友去牢里见了他最后一面,问他为何这么蠢,明知道这是一条死路,还要一头扎进来?

郭县令沉默了很久,回答他:天子自私刻薄,道门又自恃凌驾于众生之上,弄得百姓怨声载道。这般种种,总要有人站出来说道一二,否则世人皆只顾自身尸位素餐,那这大周,也就离覆灭不远了。

他又说,自己别无所求,只愿他这一条命,能够多唤醒几个心中还存有些许良知的官员,睁开眼看一看这艰难的世道,看看那些仅仅为了活下去,就已经拼尽全力的百姓。

后悔吗?

这是好友问的最后一个问题。

郭县令闻言,只是坦然轻笑,他自幼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若不是父老乡亲你一些我一点的接济,他或许早就辍学,成了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又或者说死在哪一场饥荒里了,又如何能活到现在。

寡母横死,大仇得报,这十年于他而言,犹如赚来的一般,得之于民,用之于民……

他甘之如饴。

翌日,郭县令被当众斩首,头颅落地那一刻,刑场四周响起了阵阵哭泣声,数十名百姓跪在地上,哀嚎痛哭。

这些都是山阴县的百姓,他们自筹路费,饥一顿饱一顿的来到京城,就是为了送郭县令最后一程。

望着这群衣衫褴褛,伏地痛哭的百姓,监斩官罕见的没有下令赶人,任由他们带走了郭县令的尸体下葬,并悄悄送去一口好上的棺木。

郭县令的死,确实唤醒了一些热血未冷的官员,他们义愤填膺的上书,要求周帝停止修仙,废除道教。

可惜,他们的奏折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被贬官的贬官,抄家的抄家。

虽然朝廷给出的名头各不相同,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周帝的报复,谁敢挡他修仙的路,谁就是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