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他穿女装流放后,撩动了冷情太子 > 第200章 煤矿的利用、卢老夫人离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0章 煤矿的利用、卢老夫人离疆

长孙清明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家媳妇能做生意了,这头脑果然不是一般人能转得过来的。

他设计的炉子只适合烧煤,并不适合烧柴,所以买了炉子的人肯定要买煤。

而一个普通家庭一冬天至少要用掉1.5到两吨的煤,就算按1.5吨来算,那便是三千斤。

即便无烟煤一文两斤,三千斤也要一千五百文,而一个炉子的造价顶多两百文。

算清楚这个账以后,长孙清明对自家媳妇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直言道:“你这样的头脑,确实是适合做生意的。”

周疏宁一被夸就飘,更何况还是长孙清明夸的,扬起笑脸得意道:“而且我们的煤是无本买卖,全是从山里挖出来的。我们可以卖给京城权贵,卖给整个北部的普通百姓,还可以卖给胡商。总之,只要他们买了炉子,就得来我们这儿买无烟煤。当然了,他们也可能会在别处发掘煤矿,那便不是我们能管得了的了。”

长孙清明好奇问道:“哦?这煤矿很广泛吗?”

周疏宁想了想,答:“倒也不算广泛,有一个地方的煤矿是最多的。”

长孙清明问:“何处?”

周疏宁答:“山西,对了,你最好向皇上上书,凡地底矿藏,均归国家所有。就算这燕山山脉内的,也要上交给国家。”

长孙清明意外道:“你今日这是怎么了?往日里对银钱爱如珍宝,恨不得把天下财库全收拢到自己怀中,今日却甘心上交给朝廷了?”

周疏宁笑了笑:“你听我说啊!虽然要上交给朝廷,但仍要交由我管理。我想用这煤矿,求皇上许我一个皇商的名号。往后商场奔走,也不用再倚仗旁人了。煤矿所得钱财,一半上交国库,一半我留为私用,你觉得如何?”

在这个架空的时代,除了金银铜铁等金属矿脉,其余矿产都是谁发掘归谁所有。

周疏宁把煤矿上交给朝廷,无疑是给了皇上一大块肥肉,甚至他都把这肥肉的未来销路给理顺了。

皇帝肯定会感念他这份心,封一个皇商的虚名罢了,不用出任何实质性的东西便能得到那么多好处,怎么可能不答应?

长孙清明深深看了他一眼,应道:“我这便上奏皇上,不知你这皇商的名号该如何册封呢?”

周疏宁回忆着历史上那些有名的皇商,开口道:“便叫光禄大夫吧!只是不知道皇上同不同意给一个女子封官衔呢?”

长孙清明道:“这些交给我便可,你只管做你想做的。”

两人对视一眼,这便是正向伴侣间应有的默契。

周疏宁直想搂住他的脖子亲他一口,长孙清明亦然,只是碍于秋月诗这个电灯泡在这里,只得心照不宣的叹了口气,把这小小的情愫压了下去。

随着冬月渐近,卢氏母女终于待不住了,临行前见了长孙清明一面。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和卢大人有了书信往来,卢老夫人的态度较往常竟然柔和了不少,没有再一心想着萧王世子这门亲事了。

而是安安静静的喝了一碗茶,声线和缓的开口道:“虽未成秦晋之好,老身与相邦仍愿助世子一臂之力。此为夫君之意,老身只是代为转达。再最后问世子一句,真的不愿娶我那女儿卢群吗?即使她在整个大晏来看,与世子都是最般配的。哪怕中了皇后的圈套,哪怕宁安县主真的克夫,世子也不再考虑考虑?”

长孙清明淡笑:“我还是那句话,老夫人的好意,夏卿心领。然,缘份这种事乃由天定。强扭的瓜不甜,老夫人也不想委屈了一双儿女不是。”

卢老夫人终于叹了口气:“我与相邦晚年才得了一双儿女,当初为了生他们,我险些拼掉一条老命。好在上天有好生之德,这对双生终究是成人了。虽说儿不中用,女又无才,但我当无所求才是。相邦书信已对我说明情理,原是老身深陷其中了。”

说完她便将老相邦的信交到了长孙清明手上,起身道:“日后不论世子有任何需要帮忙的,大可寄书信前往相邦府,我们定会鼎力相助。”

长孙清明朝卢老夫人深深一揖,虽然整个过程糟心了点,但这结局也算是他们想看到的。

只要老相邦没被皇后收归,朝堂上的局势便还能再多撑上一些时日。

送走了卢老夫人,长孙清明又去见了孙岑。

他确实信不过孙岑,但这几次的行动来看,不得不说孙岑的三千蛊兵确实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屠狗好刀。

而长孙清明,也确实需要一把刀。

刀不需要有感情,能杀人便好。

这次的任务难上加难,是长孙清明削弱北辽的一步重棋,想不到孙岑竟然真的完成了。

看着桌案上放着的耶律闵的头颅,长孙清明终于点了点头:“很好,今后你的三千蛊兵便并入我暗卫之下,由你直接率领。”

孙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笑意,只是眼中也透出几分暗然,三千蛊兵损兵小半,急需回血练兵。

这回投名状算是交上去了,也总算能给远在西疆的父兄一个交待。

孙岑问道:“那我所提出的条件……”

长孙清明道:“放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若是你信不过我,也不会千里迢迢前来投奔我了。毕竟怎么看,都是京城的骁王和四皇子更有把握吧?”

孙岑点头:“皇后不可信,连长孙清明都能背刺,可见不是好的合作伙伴。至于骁王,属下不想多说。”

提到这位傻弟弟,所有人都是大摇其头。

偏生傻人有傻福,在母妃的庇护之下,过的逍遥又快活。

说起来,这位骁王最近还算消停,那是因为皇帝把他拘在了御书房,有意让他协理朝政。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四方皆传皇上有意要立骁王为太子。

毕竟现在大晏在这位守业皇帝的励精图治下,虽然没能开疆扩土,却也守得了一片繁荣安宁。

整体算来,无过便是功,其实也是有些小功绩的。

只是大晏接连三代没有出过虎狼之帝了,四方小国蠢蠢欲动,万一武魁他落,最坏的结局便是天下再次大乱,洗牌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