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华夏英灵 > 第225章 决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师弟当然没有这个意思。”王孺安赶忙认怂。

“眼下云上国和赵政他们战事再起,为了避免意外,我们明日就离开吧。”吕学生做出决定道。

“是,亚圣。”

在吕学生离开后,王孺安又把其余两位大儒叫到了自己的房间。

“忘机师弟,若弼师弟。”

“孺安师兄,你叫我们过来不知有何事?”

“两位师弟,刚才吕师兄的态度你们也看到了,对于秘宝之事是不想过于干涉了。

但是此事关系着我们横渠书院的发展,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再考虑一二。”

“王师兄,此次出行一切由吕师兄决定,我们私自行动恐怕不好吧。”曾忘机迟疑的说道。

王孺安神秘地从袖中拿出一份书信,“这是老师的书信,他对此事早有预料,让我们到时候可以随机应变。”

两位师弟接过书信,里面果然是徐林的字迹。

“那一切都听从王师兄的安排。”

王孺安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吕师兄那边我们就不要与他多说了,他一心学识,有圣人之姿,不要因为这事乱了他的心境。”

“王师兄所言极是。”两人点头符合。

“明日我们先跟随师兄离去,在泉州府我会找机会离开回到云歌城,而两位师弟则寻找机会前往云上国军中。”

“王师兄的意思想要以此要挟?”徐若弼听得略有些不舒服。

“大丈夫不拘小节,赵政现在也是一方诸侯,光凭言语恐怕无法让他就范。”

“一切为了书院。”

第二日,吕学生就代表横渠书院向赵政辞行。

赵政虽然还想多留老师几日,但是眼下战争将近,事务繁忙,只能和他依依惜别。

看着弟子的表情,吕学生也是长叹一口气后转身离去。

两日之后,探子来报,云上国大军已经集结向着云歌城方向过来。

不过看其兵力只有五万左右,不像是来攻城的样子。

“五万人?这还没有城中的蛮军数量多。”

而也在这一天,王孺安再次来到云歌城中。

面对神色诧异的岑参他神态自若,“这次前来是代表大乾朝廷有事想向汉王商讨。”

听到代表大乾帝国,岑参也不敢怠慢,带着他见到了赵政。

“横渠书院王孺安拜见汉王殿下。”

“老师不是已经离开了吗?王大儒还有事?”

“吕师兄是有事先行离去,不过我还有事想要与汉王商谈。”

“哦,不知所谓何事?”

王孺安看了下四周之人,“汉王,不知是否能屏退左右。”

“无妨,王大儒直说就是。”

王孺安整了整衣衫,沉声说道:“汉王殿下,此前你离开大乾朝堂之时,有一件宝物也随之消失,我奉元武帝之命特来讨要。”

“呵呵,王大儒这话里的意思好像是我偷拿了此物一样。”

“在下可不敢乱说,只是此宝关乎大乾帝国的未来,希望汉王可以归还。”

赵政从胸口拿出玄鸟秘宝,王孺安的眼睛也死死盯了过来。

“此物为我的皇兄,大乾元鸿帝所赐,并非来历不明。

而我已答应老师,过段时间自然会送回大乾,此事就不劳你费心了。”说着又把玄鸟秘宝放入胸口。

东西就在眼前,王孺安哪会如此轻易放弃,“汉王!此物乃是皇室至宝,关乎皇室未来,只要你现在归还,元武帝必有重谢。”

“重谢!哈哈哈,我这侄儿为了这东西可真是煞费苦心啊!”想到为了这秘宝间接害死了小花,他胸中的怒火就蹭蹭的往上窜。

赵政眼神一冷,“滚回去告诉他,想要玄鸟秘宝让他自己来拿。”

“汉王!你不要不知好歹,眼下马上就兵临城下,你就不怕我横渠书院出手干预吗!”

这话一出房内的空气都为之凝滞,鰁泽已经满脸杀气,只要蛮王一声令下就让这不知好歹之人身死当场。

“横渠书院竟已堕落至此。”赵政面无表情,“看在老师面上这次我放你一马,希望不要让我在战场上看到你。”

王孺安脸色铁青,没想到赵政如此软硬不吃,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主上,云上国的军队如果有横渠书院的大儒相助,实力必然大涨,是否让木尤先回来?”

“不用,难道你们以为就靠那几个儒生,云上国的军队就真的能成气候不成。

鰁泽,让第一军团做准备,这次我要亲自率军去会会他们。”

“是!”

看到赵政态度坚决,其他几人也不敢再劝。

韩萧、墨笑也急匆匆的赶往学院,赵政要亲自出征,他们肯定要派人相随,关键时候也能保护一二。

五日之后,云歌城外,旌旗飘扬。

赵政带领着蛮王军第一军团、木尤的第三军团、鰁泽的乌俚军和云跃的黑云军总计八万人冲向两府边境。

而泉州府那边自然也不会没有准备。在王孺安被赶出蛮王府之后,他就使用秘术与老师取得了联系。

这次受到如此侮辱,他必须要赵政付出代价。

原本想着如果软的不行,就帮助云上国的军队,依靠他们三名大儒的帮助,应该可以给赵政一个教训,然后再以他们横渠书院的实力相要挟,逼迫他交出秘宝。

现在他已经不想再走这中间一步,要直接把赵政捏在手中,直接把他的理想击碎。

不过要完成这事,光靠他们三人肯定是不够的,而有权利调动横渠书院力量,又可以同意他的行为的就只有他的老师,亚圣徐林了。

经过一阵添油加醋的描述,徐亚圣向这片区域的书院儒生发布了援助令,之后的时间里,这些横渠书院的儒生会尽可能的赶来协助他解决问题。

突然得到横渠书院的大力支持,孙承宣自然是喜出望外,原本被迫营业的详攻直接摇身一变成为真正的攻势。

项超、杨渊在接到消息后也尽起城中大军,支援孙承宣。

一时之间,这云上国的南部即将爆发一场二十万人的大战!这一战也将关乎云上国和赵政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