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英国公 > 第84章 燧发枪量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钢材研制成功前,军需局已经炼制出了大量的生铁。

现在钢锭顺利炼出来,接下来就是开始大量炼钢。

有了钢材,无论是盔甲,还是火炮就可以大规模制造了。

眼下,还有一个难题需要攻克,那就是燧发枪的研制。

张之极事先已经提醒了毕懋康,可以使用燧石点火,代替火绳点火。

毕懋康沿着这个方向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方向绝对没有问题。

年前就已经研制成功了,但是点火的成功率只有六成。

因此,毕懋康的工作重点变为如何提高燧石的点火成功率。

一般认为,燧发枪最早是由法国人马汉于十六世纪中叶发明的。而明朝的毕懋康是在一六三五年发明的燧发枪。

张之极的提醒,使得毕懋康足足提前十五年研发燧发枪。

张之极将徐光启和孙元化叫来,加上毕懋康,四个人进行了一番深入研究、探讨。

集体的力量大。几个人对火器都有着多年研究。

当然了张之极是拥有现代枪械知识的人。

经过众人集体智慧的研究,姜然将燧发枪的点火成功率提高到了九成五。

这不得不说,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张之极笑着说道:“九成五。这个就够用了。当然了,研发还得继续。达到百分之百,那才是咱们的终极目标。另外,咱们还得研究其他火器。”

毕懋康对于火器研究,兴趣极大,给他说道:“世子。这你大可放心。军需局这里有很多能工巧匠,他们长期制造火器,对火器的原理、构造等都十分熟悉。继续研究火器,那是没有问题的。”

徐光启感慨道:“要不是世子自掏腰包,提供了财力支持。恐怕如今的局面是实现不了的。现在最关键的,就是缺钱呀。”

孙元化也附和道:“是呀。我与工匠们讨论炼钢一事时,他们也反应,现如今就是缺钱。有些研究就被迫延后,甚至停止。基本的制造,也会因为缺钱而受到影响。有时候上面催得紧,又缺钱,只能是偷工减料,制造出来的东西,难以发挥作用。”

张之极知道,孙元化说得是实情,而且还有所删减。因为还有一个情况,那就是款项划拨和东西划拨过程中,凡是经手之人,基本上都会克扣一部分。

即便是边关所需武器弹药、粮草辎重,乃至军饷军资,也都会被克扣一部分。

张之极安慰道:“大家不必为钱的事担心。本世子只要在任一日,就会保证资金来源的。”

说到钱的问题,张之极又想到,户部至今也没有将那五万两拨给自己。

这个李汝华真是太可恶了。

张之极今日成功确定燧发枪量产的喜悦,瞬间就被浇灭了。

他决定明日就去户部,继续要钱。

盔甲、燧发枪、火炮,陆续开始量产。

熊廷弼、徐光启二人的练兵,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当中。

不得不说二人都是有本事的人。四个卫所的兵力,在二人的努力下,简直就是脱胎换骨。无论是单兵素质,还是整体作战,都提高了几个档次。

而且兵员都是满额的,不仅没有空员,就连欠饷、克扣军饷等明军普遍存在的问题,也都不存在。

第二日,张之极就去户部找李汝华索要那五万两拨款。

张之极来到户部,李汝华正在部里做事。对于张之极几次三番前来要钱,李汝华想方设法予以拒绝。

虽然张之极没有要到钱,但是李汝华也不得不佩服他。不仅仅是张之极这份执着,更重要的是他能自掏腰包,垫付大量的银子。据说已经超过二十万两了。

可是,为了己方的利益,只能是给他下绊子了。

李汝华想到这里,就下定决心,今日定然让张之极知难而退,无功而返。

想要拨款,那是没有门的。

张之极见到李汝华气定神闲地坐在那里。自己进来了,连起身相迎都没有。

只是在那里批阅文件,也不知道是真在干活,还是想要晾着自己。

张之极也不愿多想这些,他还是十分礼貌地说道:“李大人,过年好呀。我这里给你拜年了。”

李汝华抬头看着张之极,回道:“世子。你也过年好。你先坐,等我一小会儿,我把这几个文件批了。”

张之极只能是坐在那里等候。第一次来户部,还喝到了茶水。

可是自打第二次起,就连茶水都每人奉上。

就好像形成了惯例,这一次也没有人给张之极奉上茶水。

张之极虽然并不在意这些小事,但是内心还是非常不爽。在他看来,这也反映出李汝华对自己的态度。

整整小半个时辰。张之极坐着冷板凳,等了李汝华小半个时辰。

李汝华忙完了, 还不忘道歉,说道:“世子。实在是抱歉。年前堆积了一些公文需要处理。让你久等了。”

张之极淡淡地回道:“李大人事务繁忙,众所周知。本世子长话短说,此次前来,就是为那五万两拨款而来。还望李大人今日能够批复。那边还等着用呢。”

李汝华不紧不慢地说道:“世子。这笔钱是皇上年前下令的。早就应该拨给你们。可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迟迟没有拨付。老夫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我现在就找人问问。”

说完,就装模作样安排人叫了一个小吏,询问情况。

小吏自然表示,现在户部除了已经有了用处的一百万两外,没有多余的钱了。

李汝华说道:“世子。你也看到了。户部现在实在是拿不出来这五万两银子。这样吧。你给我一个月的期限。一个月内,这笔钱一定划拨到位。你看如何?”

找一个小吏演戏,就想把自己打发走了。

张之极内心不禁一阵冷笑。

现如今的户部,尚书是李汝华,左侍郎是李长庚,右侍郎是臧尔劝。

张之极知道,无论是李长庚,还是臧尔劝,都是十分正直的人。

李汝华自然不敢让他们来回话。只能是找下边的小吏配合他演出。

张之极现在对李汝华是越来越厌恶了。堂堂户部尚书竟然因为个人恩怨,拒绝为练兵拨款。

这是典型的公报私仇。这也是大明朝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