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这样,九儿和几个哥哥嫂嫂在山上待了十天。

摘完野栗子林摘山核桃,摘完山核桃摘榛子~

山上的山货很多。

成片成片的,树上挂满了各种栗子坚果……

唐启武几人加油干,没日没夜,精神力用光了就被苏九投喂灵泉水,休息一会儿,补充起来,又接着干。

唐启武和苏子礼两人是主力军。

一边摘山货,一边锻炼精神力。

连着在山上待了十天,两人的精神力都飞速增长,利用精神力和意识来收东西的能力越发厉害了。

这对两人而言无疑是惊喜!

第十天的时候,山上的那些山货已经差不多摘完了~

最重要的是,唐启武和苏子礼请的婚假到时间了。

苏九在山上给哥哥嫂嫂们当了十天的后勤,一手厨艺把几人都狠狠征服了。

他们突然发现,原来家里厨艺最好的不是奶,而是九儿!

九儿的手艺,就是奶本人,也绝对挑不出毛病来。

几人下山。

唐启武顺便打了一只野狍子带回去。

到了山脚时,又拎了两只兔子。

山下的苏老太几人见到九儿他们回来,顿时松了一口气。

这群孩子,回来第二天就跑后山去了。

要不是苏老太坚信九儿和唐启武的本事,他们早上山找人去了。

“这么大只狍子,这下又有口福了!”章老爹看着那只野狍子,笑着说道。

苏老爹:“狍子长得挺肥,肉看着不少,两只兔子也不错,咱们大琼山可真是个宝山!”

他不禁想到以前住在梨花村,年年冬天大队长带着大家进山打猎。

每年都能猎不少野味回来。

还有他们家的黑将军,只要往后山跑就能逮只兔子或者野鸡回来。

住在梨花村的时候,他老苏家可从来都不缺肉吃。

不过说来也怪。

听大队长说,自从他们老苏家去了京市,大队长组织村里人进山打猎,就没再猎到过野猪狍子之类。

顶多也就打回来几只野兔野鸡,去一趟后山,收获甚微!

再之后,每年的冬猎便取消了。

进山一趟没收获,谁也不想那么冷的天去后山遭罪。

再加上炒瓜子作坊办得红火,越是冬天越忙,年前的炒瓜子卖得特别好,大家都等着买。

炒瓜子作坊办的好,能给乡亲们增加收入,有钱买肉,大家便也不再惦记山上的野味。

“奶,我和佩佩该回京市了,假期差不多用完了!”唐启武对着苏老太道。

“这么快就要回去了,你们在家也没待两天呢!”苏老太一脸不舍。

一群孩子在家就歇了一夜,剩下的时间全在山里度过。

苏子礼满脸无奈:“下次有时间再回来吧,奶,你和爷他们在家里多玩几天,等要回京市了,我再请假回来接你们!”

“有我在,哥哥嫂嫂们不用担心,等奶他们待够了,我再带他们回去就行!”苏九道。

哥哥嫂嫂们时间没她自由,请假并不容易。

正好她工作清闲,去不去都不影响。

爷奶是她做主带回来的,自然也由她带回京市。

苏子礼满脸温柔:“那就辛苦九儿了!”

“行了,我先去烧水,你们都好好洗洗,走也得等到明天吧,现在天都黑了!”苏老太出声打断。

孙儿孙媳在山里待了这些天,要不是深秋,身上估计早就馊了……

就算要走,肯定也要干干净净地走!

苏老太回灶屋烧水,王淑春帮着往灶膛里添柴火。

苏老爹、章老爹他们则忙着处理那只野狍子和两只兔子去了。

回来这些天,吃菜根本不愁。

田里的黄鳝,河里的鱼虾,自留地里的蔬菜,还有乡亲们送的鸡蛋、豆腐等等……

梨花村现在是真的不一样了,乡亲们的日子都过好了。

水烧好,唐启武拿起许久没用的浴桶。

当初药浴,家里浴桶不够用,苏向西一口气打了好几个,老宅那边放了不少。

唐启武搬出来五只浴桶,洗刷干净。

他还挺怀念那时候药浴的,虽然过程苦了点,但泡完之后神清气爽。

“大哥,还有药包吗,要不给佩佩和嫂子也配点?”唐启武提议。

药浴虽苦,但对身体好啊!

吴佩佩满脸好奇:“什么药包?”

苏子礼:“药包还有些,不过泡一次作用不大!”

药浴是个长期的过程。

要坚持泡才有用。

这下吴佩佩的好奇心更强烈了。

一脸求知欲。

“给佩佩也配点吧,我把浴桶带上,有机会了就泡!”唐启武坚持。

他们部队对身体素质要求更高。

不过,佩佩的身体这几年感觉比之前好了些,大概是吃的好了,营养跟上来,所以不一样?

他哪里知道,苏九暗中给吴佩佩调理过。

苏子礼点点头,从空间里拿出许多药包。

唐启武满脸兴奋地将药包递给了吴佩佩。

“佩佩,这可是好东西,等下泡澡的时候加进去,泡完对身体好!”

吴佩佩盯着用油纸包起来的药包,配合地点点头:“行,我试试!”

武哥说好,就肯定好!

毕竟五哥不会坑她!

唐启武帮着将浴桶装满热水,又将药包放进热水里。

“药浴可能会有点痛苦,不过都是正常的,忍忍就过去了!”唐启武提醒道。

等到唐启武出去,吴佩佩脱了衣服,钻进浴桶里。

水温刚刚好,坐在里面,吴佩佩只觉得浑身上下暖洋洋的,被热水包围,全身的毛孔不由打开。

吴佩佩享受地眯起了眼。

舒服!!!

结果舒服没几分钟,吴佩佩嘴里发出一声低呼。

痛~

好痛~

一波又一波撕裂般的疼痛遍布全身。

吴佩佩就算是训练受伤的时候,也没有痛得这么强烈,那种撕裂感,像是要把她整个人都拆碎~

唔……

大颗大颗的汗珠从吴佩佩额头滚落。

“唐启武,你坑我~”

剧烈的疼痛,铺天盖地。

吴佩佩忍无可忍,嘴里低骂……

这哪里是有点痛苦,是非常痛苦!

非常非常痛苦!

唐启武守在门外,听到屋内传来的低骂声,摸摸鼻子,脸上划过心虚……

他是为了佩佩好!

“佩佩,你忍忍,忍过去了就好了!”唐启武对着屋内大喊。

浴桶里痛不欲生的吴佩佩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苏老太还在灶屋里给几个孩子做饭。

听到武小子这句,挥着锅铲的手不由停顿了一下。

听说药浴很痛苦。

不过他们几个老家伙都没感受过。

他们泡的时候感觉倒还好,挺舒服的。

但是老四当初痛得嗷嗷叫……

照说,老四当过兵的人,应该没那么怕痛才对……

所以这药浴,是因人而异,身体越好,药浴的反应就越强烈?

苏老太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苏九暗中操控的。

她和苏老爹岁数大了,苏九怕药效太强烈,他们会扛不住,因此有意控制了。

至于四叔,苏九刻意加了量,相当于药效几倍叠加,反应不强烈才怪。

吴佩佩药浴的浴桶里也被她暗悄悄加了量,毕竟她之前的身体便被苏九暗中调理过一次,想要药浴有效果,就必须加量。

反应虽然强烈痛苦了点,但对她自己是真的好。

田春宁听着里面传来吴佩佩痛苦的哼叫,有些担忧。

“佩佩她没事吧?”

苏子礼摇摇头:“放心,不会有事,等她药浴完,身体会比之前更好,五弟有时候做事虽然莽撞冲动了点,但出发点绝对是好的。”

再说唐启武一点儿也不傻,什么样的选择对自己有利,他再清楚不过。

“你想药浴吗?”苏子礼又转头看向田春宁,征询她的意见。

田春宁听着里面吴佩佩越来越惨的痛呼,本想拒绝,结果却鬼使神差地点点头:“想!”

一旁的唐启武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勇,大嫂是真勇!”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这下有大嫂陪着佩佩药浴,等佩佩药浴完,就不会揪自己耳朵了。

苏子礼亲自为田春宁准备好药浴的水。

没多久,田春宁的房间也传来痛苦的哼叫……

一场药浴,吴佩佩整个人都蔫了。

等她从浴桶里起身的时候,身上分泌了一层泥垢一样的东西,味道很臭,熏人欲呕~

唐启武又接着给她重新换了水清洗。

隔壁屋的田春宁也一样,体内排出了许多杂质。

药浴完的两人都羞得有些不敢出来见人,太臭了~

她们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泡个澡会这么臭!

直到苏子礼和唐启武安慰这都是正常的,四叔当初药浴比这个还臭,她们才肯从屋里出来。

泡完澡的两人身体都有些虚,等房间开窗味道散得差不多了,两人便早早就睡了。

第二天一早醒来,两人感觉身体和之前大不一样。

通体舒畅不说,浑身上下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

特别是吴佩佩这种长期训练的人,对身体的变化感知更明显。

今天他们就要坐车回京市了。

苏老太和唐老太他们一早便起来准备早饭。

苏老太割了一块昨天的狍子肉。

用白面做了手工的面条,再加上狍子肉做的肉汤,每人又配上一个荷包蛋。

苏老太还准备了些烙饼他们路上吃。

几人要赶时间,匆匆吃完,对着苏老太和九儿叮嘱几句便离开了。

现在村里通了车,回镇上方便。

苏九将几人送上了村里的公共汽车。

苏子礼:“爷奶他们就麻烦九儿照顾了!”

唐启武:“要不是假期时间到了,我和佩佩真想留在家里陪你们!”

苏九对着苏子礼点点头:“大哥你放心,爷奶他们我会照顾好的!”

至于五哥唐启武,则被她选择性无视了……

唐启武满脸幽怨。

“九儿你偏心,五哥马上就要走了,你连个眼神都不肯给我!”

吴佩佩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武哥,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他这样子真的挺欠揍!

难怪九儿不爱搭理他!

嘴瓢什么的最烦了。

汽车发动了,苏九对着大家挥挥手,看着汽车在眼前驶去,逐渐消失不见……

每天早上,梨花村村头的汽车站最热闹。

唐启武他们坐的第一趟汽车,发车时间最早。

等到发完车,汽车站这边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

见到小九儿,大家忍不住上前打招呼,问上几句。

“九儿啊,你们几个孩子,怎么回来这么久不见出门,咱们村变化这么大,你和你哥哥他们没到处转转?还有咱们瓜子作坊,可大了!你去看过没?”

“九儿你几个哥哥这么快就走了吗?”

“小九儿从小就长得好看,现在长大了更好了!”

……

“行了,你们你一句,他一句,要九儿回答谁的?九儿吃早饭了没,走,上婶子家吃点?”李氏走过来,将苏九从人群里解救了出来。

“婶子,我已经吃过了,谢谢你的好意!”苏九对着李氏感谢道。

“行,你奶一向勤快,手艺也比婶子好,你哥哥他们这么快就走了,你和你奶他们会多住一阵子吧?”李氏关心道。

老苏家离开梨花村好多年了。

那么好的房子空着不住人,怪可惜的。

不过听她家几个小子说,老苏家在京市的房子比老宅更大更好……

老苏家勤劳肯干有头脑,能在京市混得那么好,一点儿也不奇怪!

“嗯,我奶他们应该会再住上一些时日!”苏九点点头。

要不是孩子们都留在京市发展,苏老太他们其实更倾向于待在老家。

老家环境好,还有一群熟悉的乡亲,待着更舒服!

苏九告别了李氏,回去的路上遇上了知青张一萍。

和刚来梨花村的样子截然不同,如今的张一萍,瞧着和那些乡亲们没什么区别,常年劳作,皮肤晒得更黑了,但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幸福感。

见到苏九,张一萍对着她点头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这么多年过去,她留在梨花村,日子越过越好。

丈夫很疼她,孩子们也听话,学习很好,现在的日子,比她曾经在家里更有底气和希望。

说起来,这么多年了,她娘除了写信问她要过几回钱票,别的关心,一句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