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梦明末 > 第155章 妥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史可法的反驳,没有撼动卢九德对皇子身份的“疑惑”,看着史可法怒气冲冲的神情,卢九德丝毫没有示弱的表示,而且给自己加劲儿,笃定的说道:

“史大人的心情,杂家可以理解,杂家也希望是真的,不过杂家得到的消息是先帝殉国后,太子及两个小王爷,都不幸落入闯贼之手已经遇难,这时候冒出来,不会是你们东林一派搞的什么把戏吧!福王千岁已经监国,不日就将登基为帝,你们这般就不怕被诛灭九吗?”

卢九德油盐不进罔顾是非,史可法反驳道:

“卢九德你……”

卢九德的大名都喊出来了,接下来肯定没有什么好词,没等史可法说出口,马士英就截住了他。

“史大人、卢公公!你们二位不要争吵了。”

接着,马士英开始给卢九德谈自己的看法,首先确认了方岳贡和邱瑜他们的信件,相信两个小王爷绝无假冒。马士英和卢九德在拥立之事上,是站在福王这边的,他的话卢九德还是能听进去的。

随后马士英又将汉末孙策传弟的典故,和自己的谋划跟卢九德详细介绍一番,卢九德的表情也是阴晴无定,等最后马士英将自己的谋划全盘托出,福王登基称帝之事,依然按程序进行,不过现在要把名分确定,以安南下众人之心,称帝后第一道旨意就是立永王为太子,以此来做利益交换,到了这时候,卢九德算是彻底知道了两个人的来意。

“为了大明的基业,为了不祸起萧墙流血冲突,为了南京的安宁,卢公公!咱们……关系重大啊!”

马士英说完后,卢九德开始权衡着利弊关系,他也明白了为何这史可法,一来到他这里,始终黑着一个脸。

信是假的吗?当然不是,只是卢九德不愿意相信,也不能相信。有了马士英的谋划,卢九德也就打开了心结,同意了永王、定王就是永王、定王。

他也是知道,当初拥立福王,东林党一派是坚决反对,虽然福王有四镇的拥护,得以进了南京城,可东林党也有雄踞湖广的左良玉支持,如今又有了永王他们的消息,东林党必定会推翻此前公议!如此致福王与何地?

卢九德看看二人,尤其是看看史可法,依旧是黑着脸,两个人提前必定已经激烈争吵过了。思来想去卢九德也觉得马士英的方案最佳。

“福王千岁登基当然关系重大,容不得任何差池,如果有人此时借尸还魂横生枝节,杂家第一个不容他,将士们也不会答应!”

卢九德拉上江北四镇的兵将,给自己的态度背书,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等千岁登基后,派人前往淮安府分辨真伪,如果皇天保佑真是先帝遗孤,那当然最好不过了!福王千岁无子嗣,都是千岁的亲侄子,当然要择其一,立为储君以安天下!”

卢九德基本上给朱由崧做主了,朱由崧已经四十岁了,可能是因为身体肥胖,酗酒如命且纵欲无度,导致一直没有子嗣,如果当上皇帝,万年之后当然可以传给自己的侄子。

看着卢九德已经松口,史可法内心深处渐渐感到了一丝安慰,当然,他还是想要听到朱由崧的承诺,于是说道:

“卢公公、马大人,永王和定王的消息,应该马上禀报福王千岁!将名分确定下来,否则消息就会传播开来,到那时就不是我们可以掌控的了!”

史可法的意思很明显了,这事儿不是你们红口白牙的就行了,必须有朱由崧的亲口承诺,否则我就会马上知会东林党众人,到时候风起云涌拥立之事,还得有更大的波澜,就算是南京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

都是老油子了,史可法的意思,两个人当然都懂,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卢九德对史可法言道:

“史大人,千岁这几天都没休息好,现在刚刚睡下,不如等明天一早,再禀报王爷千岁?”

史可法也只能同意,随后二人就辞别了卢九德,出了皇宫坐上自己的官轿回府。马士英刚回到家里,卢九德就在后面追了过来,他不放心啊!这个消息此时一定不能传出去,必须严密封锁。虽然有江北诸将和京城的勋贵加持,福王登基称帝之事翻不了天,可他也不想其中横生枝节,于是追过来和马士英研究部署,严密防范风险。

马士英刚回到自己南京的临时府邸,卢九德几乎是前后脚到了,时间已经是到了深夜,到了马士英的书房内,来不及喝口热茶,就跟马士英商量。

“马大人,史阁部在时不便言明,永王、定王此时有了消息非比寻常,必须严密封锁!”

马士英点头称是,言道:

“史大人已经同意,来信之事等五日后福王登基称帝后,派人前往徐州府册封了太子,再通告朝廷众臣,我已经派人将送信之人控制起来,软禁在了黄得功将军城外军营内!”

听了马士英的安排,卢九德表示赞同,补充说道:

“马大人!此事重大,我看南京城内需要加强防范警卫,如今城内只有顺天府兵马司的人手,不如明日调黄将军一部分人马进城,还有刘将军和高杰总兵他们的部分兵马就在淮安府附近,明日就和他们商议,让他们给部队下令,北下淮安、徐州一带,拦住前来的永王他们,等大事已定册封后,再让他们南行,如此就万无一失了!”

听了卢九德的安排,马士英点头称是,二人密议完毕,第二天一早就着手安排,整个南京城的气氛忽然之间就紧张了起来。

事情的确沿着二人的设定,一步步的进行着,朱由崧欣然接受了卢九德和马士英的建议,只要是不和自己争皇位,其他的都无所谓,反正自己也没有儿子。

永王他们的消息,虽然没有在南京城内大规模流传,但总有零星的消息从北方传过来,四天的时间在压抑的气氛中过去,六个十五日朱由崧在南京众臣的劝进中,如愿以偿登上了皇帝之位,由于种种原因,比历史上正好晚了一个月。

政治上,首先是追封上谥然后论功行赏,其次便是大肆采选秀女。

先追封明熹宗懿安皇后谥号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祖母郑贵妃为孝宁太皇太后、父福恭王朱常洵为贞纯肃哲圣敬仁毅恭皇帝、嫡母邹氏尊号为恪贞仁寿皇太后、生母姚氏为孝诚端惠慈顺贞穆符天笃圣皇太后。不仅如此,他还为北京殉难诸臣上谥号,文臣二十一人、勋臣二人、戚臣一人。对北京殉难者及前几朝重臣追谥,大概是他为政举措中最值得人们称赞的一项了。

然后在一片争吵中组建了内阁,此次朱由崧如愿以偿登上帝位,卢九德、马士英还有黄得功他们功不可没。尤其是马士英,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出任内阁首辅,卢九德封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京营,封黄得功为靖南侯,高杰为兴平伯,刘泽清为东平伯,刘良佐为广昌伯。

四镇自恃定策有功,桀骜不驯,皇帝和朝臣对他们无可奈何,马士英表面上以首辅自居,实则也受四镇牵制,无法有所作为。当然也没忘记远在湖广的左良玉,被加封为宁南候,就是引鞑子入关的吴三桂,也被封为蓟国公。南京城内各有司衙门具有封赏,勋贵国戚等敕令加封。

朱由崧和他的父亲朱常洵一样沉迷于酒色,这个一点也不假。朱由崧继位后,便下令选淑女入宫,派宦官于南京城中四出搜巷,凡是有女之家,必以黄纸贴额,持之而去,南京城中骚动。这个行为哪里像是在选秀,简直与强盗采花贼无误,见着漂亮姑娘就将之劫走。

军事上朱由崧毫无建树,弘光朝廷采取“联虏平寇”的政策,自己的老爹就是被闯贼给煮了分食,先帝又是被闯贼逼迫殉国,国仇家恨可谓不共戴天,自己单独又干不过李闯,所以当有人提出此政策时,朱由崧和整个朝廷双手赞成。

不过这个政策基本是他们在不了解真实情况下做出的一个政策,注定只能是他们的白日梦,等梦醒后,等来的只能是可怕的结果。弘光朝廷偏居一隅,对于整个国家的形势都不太了解。等他们知道吴三桂联合清军大败李自成之后,便有了借清军势力击溃农民进的念头,但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吴三桂那个时候实际上已经投降清王朝了。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并没有看见清朝的野心。以至于到后来被清军打到家门前了,才幡然悔悟。

经济上,弘光朝廷鱼肉百姓,横征暴敛,使得多年来早就不堪重负的百姓承受更加沉重的赋税负担。其实赋税这个问题,早在崇祯帝时期就已经出现问题了。为了支持庞大的军费开销,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只能向天下人征税。特别是南方,每年都要上供无数的钱财衣帛以支持北方各部的开销,南方百姓痛苦不堪。

朱由崧登基之后,有人提出了减免赋税的建议,意在借此争取民心。但是这个建议却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对,“天下半坏,岁赋不过四百五十余万,将来军饷繁费,则练饷、剿饷等项未可除也。”

军费也就算了,毕竟还有要打仗的原因在。但是这些赋税不仅仅是用在军费上,还成为了皇帝大臣安于享乐的资本。皇帝拿着这些资本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四处购买珠宝玉石,让自己过着与明朝皇帝比肩的奢侈生活。而大臣们也拿着百姓的血汗钱,整日音乐歌舞,大鱼大肉,耽于享受。

大肆封赏后,尤其是兼顾了东林一党的利益,黄道周、高宏图、钱谦益等东林大佬都入了阁,朝局基本上算是稳定了下来,终于想起来了淮安府的永王他们。马士英适时的把永王他们的消息透露出来,然后请奏弘光皇帝。

朱由崧已经提前知道了此事,更是知道马士英、卢九德的计划,虽然自己已经登基称帝,但江南一带的士绅,多是东林党一派,他们本来就不怎么支持自己登基,先帝子嗣出现,不能妥善安排的话,估计他们绝对会吵闹的,也就是史可法息事宁人,加上自己有江北四镇的支持,暂时压住了消息。

但绝非长久之计,永王和袁贵妃他们的消息,一定会传到南京城的,自己也没有子嗣,朱由崧决定采纳马士英的陈奏,册封永王为本朝储君太子。

册封永王也是卢九德的主意,永王年纪最小,也容易管教控制。朱由崧下了圣旨后,卢九德和马士英商议,选择了一个认识袁贵妃和永王他们的太监,还有马士英的同党阮大铖,一同前往淮安府,待确认后宣读圣旨,然后再将永王和袁贵妃他们,一同接到南京来。

选择阮大铖也是有原因的,毕竟阮大铖是马士英的莫逆之交,二人求学时就相识,一起参加的科举秋试,后来马士英因贪污受贿受罚,但是走了门路得到了朝廷的重新启用。而阮大铖就倒了霉了,天启朝时是魏忠贤一党,也就是阉党,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后,打倒了魏忠贤,作为阉党成员的阮大铖被革职为民,后寓居在南京。

马士英拥立定策有功,弘光朝廷建立,升大学士入阁,他当然不会忘了自己的死党,于是力排众议启用阮大铖。此去淮安代替自己掌控局面,出现意外也好就近调集官军。

知道了确切消息的钱谦益等人,顾不得埋怨史可法,马上就开始反对,阮大铖阉党一脉,不适合前往徐州府,而且和方岳贡、邱瑜素有嫌隙,北地如今乃是混乱之地,东林党此刻怕阮大铖他们,再向永王他们使什么手段,所以极力反对,推荐阁老高宏图前往淮安府,以表对袁贵妃和永王他们的重视。

两方相互争论了半天,都没有妥协的意思,想想册封太子之事已然定下,马士英后退了半步,最后两个人一同前往淮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