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慢着!等我算上一卦 > 第211章 虚境讲道授清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方机缘共一岸,各派灵锋袖中藏。

太虚云师开坛照,但求天清万载长。

——

冥冥邈邈之间,心神归宁之地。

一道朦胧身影,清光莹莹,喃声嘘嘘。

视之不清,听之不切,

但若心神入定,忘我归虚,便听得一人徐徐而谈。

“夫至虚无灭者,明灵神慧,通达物之宗极。”

“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

“极耳目于视听,声色所不能制者,以其万物之自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

“乘真心而理顺,顺适自然,则无滞不通。”

“审一气以观化,梳混杂致淳,触物循一,故知象非真象,虽象而非象。”

“物我同根,若要以不同而适同,须知何物可同哉?”

“心可同乎?性可异乎?”

“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

“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

“非有而非真有,非无而非真无。”

“物物于物,所物而可物。物物非物,虽物而非物。”

“是以物不藉名而属实,名不藉物而当真。”

“然,若有真义独静于名词之外,岂能以言语述之?”

“是以言真未尝有,言伪未尝无。”

“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何待强索而后有。彼若真无,无自常无,岂待横夺而后无。”

“若有而不能自有,待缘而后有者,当知有非真有。”

“故吾等行修真,岂不该修自常有而得真,舍自常无而保真乎?”

波~

心神静境之中,忽起一别声。

其问曰:“灵神上尊,吾等降生于世,沉浮于世间万物真假之间,混杂乱目,该持何法,识自常有为真,辨自常无为伪?”

前声回曰:“人之心,可易又可一。人之性,可无又可全。”

“先贤云:道自虚无生一气,名曰先天真一之气。又从一气产阴阳,视之为生灵之祖气,为万象之主,鸿蒙未判之始气。亦是天地之宗,混沌初分之灵根。”

“那先天真一之气,历万劫而不坏,超群类而独尊,生死不拘,乃超天至阳之物。”

“此物不在内,不在外,不落五蕴八识,不在五脏六腑,不在百骨穴窍,而在玄关之门。”

“有意寻之则着相,无意守之则着空。”

“至道之人,凭之为己身精气神之根本,可得超脱阴阳之外,永寿长存。”

“故修者练气,需练纯阳真气。欲得纯阳真气,需由至纯元精而化。”

“欲从体内练出至纯之精,需得真心驱意行功。”

“而真正之心,天心也。”

“此天心,不尘不垢,无声无臭,不色不空,至虚至灵,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性之所寄也。”

“天心不易明,外求不来,全在诸位勤勉内修,了悟自然。”

那虚人之言,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即使颜衣已然领众过六清关,去形累。

然在场之众,根器不同,所入心清之境亦有深有浅。

入境浅者,听不几句,便已昏昏沉沉。虽听得了,却又似未听得。

似有所悟,然细细一琢磨,却又觉未悟得分毫。

唯那些入境深者,非听之不困,反而越听越心澄神亮,越显精神奕奕,仿若脑路尽通,无比舒畅。

然此类者,在场之中,十不足一。

旁人看去,那法帕之上盘坐的众士,甚多人坐着坐着就瞌睡过去。

而除法帕上众士外,海岸上亦有不少旁观者。

多是修为在阳灵以上,各门各宗派来打探虚实之人。

离岸更远处的山中,亦不乏道高之士,远远瞻望。

初时,他们还翘首以盼,等着清灵派道真高士出来讲道释义。

可苦等良久,除了一个颜衣,迟迟不见有人现身开授。

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

直至二更,终有人按耐不住,从远山中飞身而出,朝岛中遥声喝问:“敢问清灵上师,那清风子于百草丹会所扬丹法,是真是假?”

其声甚大,远近皆闻。

岛前,悬空盘坐的颜衣仍一动不动。

岛上,亦无人出来回应。

喝问之人大皱眉头,再次大问:“可是不敢承认其假?”

就在这时,海面法帕之上,众士中忽有一人站起身,目放清光,神态奇异,转身对喝问那人道:“何药可治天地疾?”

那人顿被问的一怔。

忽又有一人起身,同样目放清光,朝那人问道:“何针可梳乾坤气?”

紧接着,第三个人起身接道:“唯赖四季不间断。”

而后第四人起身接道:“冷暖阴阳解万机。”

质问之人望着法帕上起身的四人,心中陡然生寒。

那四人,虽以不同的声音,却以同样的语气,顺畅自然地接连说出。

仿佛同出一人之口。

这是什么手段?

必是清灵派的手段。

那人几乎转身欲逃,可他受人所托出来喝问,早已骑虎难下,容不得他退缩。

他将四句话连一起默念一遍,才明白对方在回答他的质问。

对方未明说是与不是,只说天地是不用服药施针的,只需通过四季轮转,便能无病无疾。

将此套于人,便是暗指人也是可以不必吃药的。

此理,隐隐与那清风子提出的丹理相合。

他一时找不到话来反驳此理,只好继续遥喝道:“当世盛传的炼丹之法,早已传承万年不止,历经岁月考验,岂是那清风子说是错,就成了错的?”

法帕上起身的四人齐齐坐了回去,由第五人起身,同样双眼放光,神态奇异。

他道:“十二时中莫住工,穷来穷去到无穷。”

“直须洞彻无穷底,踏倒通神第一峰。”

那质问之人又是一怔,细一琢磨,登时冷汗直冒。

如其所言,旧法,并非传承越久,就越正确的。

新法若能洞彻大道之底,一样是比旧法更正确。

他瞬间明悟,此人境界远在他之上。

若换作平时,他自己听了此话,定然叹服。

但此时的他,已身不由己,只好硬着头皮继续道:“听闻清灵上派欲派发三千枚抱阳丹,不知该如何求得此丹?”

问完他便松了一口气。

这是他最后一个问题。

他自认是替所有人问出了大众都想知道的问题,众人该感谢他才是。

法帕上,站起的那人没有说话,也没有再站起身。

蓦然!

咚!

一声悠长而空灵的钟声响起。

霎时,入定的众士齐齐惊醒。

他们大多数如梦方醒,纷纷回味起先前那奇妙的感悟。

唯个中少数,神志清醒。

但很快,他们便顾不上回味。

只因夜空中,蓦地生出一群星光,点点荧荧,犹如星河银汉。

天地间,响起一邈邈声音道:“此处,有三万枚至阳丹,丹中,蕴含吾成道后所悟太清之道。”

“服此丹者,便可立达阳灵,不悟自入太清之道。”

众人顿时惊骇。

那片星辰,竟是三万枚灵丹。

众士瞬间眼热,呼吸大变急促。

不是三千,而是三万。

他们将更有机会获得一枚。

最初,丹会之后,登翼者约二三万数,一路至东海之滨后,已十万有余。

之后,林笑携众周游一圈,将那些赶至半路之人,也几乎统统捎上。

故那法帕之上,也有数十万之众。

得丹者,将百不得一。

那飘荡天地间的声音又道:“诸位莫高兴太早,凡受吾丹者,须立三誓。”

“一誓,无名。”

“从此丢弃姓名,成为默默无名之人。”

“二誓,无地。”

“从此舍弃居所,成为居无定所之人。”

“三誓,无财。”

“从此不取外财,成为身无分文之人。”

“愿受此三誓者,可承吾丹。”

众士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