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年代:进厂上班平步青云 > 第456章 接待新生日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由于此时的交通不是很便利,因此和春季入学那次一样,这次秋季入学的报到日期长达一个星期。所以对于早到报名的学生来说,他们有很长的时间可以在学校里逛逛。当然,这对新生来说是件好事,但对林冬梅这样的老生来说就有些无聊了。

不过好在因为上学期的学习进度过于紧张,很多冬季入学的学生居然还没有逛过京城,于是大家就趁着这个机会三五成群去京城各大景点逛逛了。而京城的秋季也是京城最美的季节,给不少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林冬梅则是在报到结束后回家,然后在次日和周晓带着三个孩子去研究院附属小学报到。研究院附小的面积不是很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设施都有。最让林冬梅满意的是,这所小学居然还有一个完整的田径场,这让孩子们在课余有充分挥洒精力的地方。

因为周晓是研究院的职工,所以三个孩子的学费是全免的,只需要缴纳书本费、午餐费等杂费。这些钱对已经是二级副研究员的周晓来说完全不是负担。三个孩子对这个学校也很满意,除了体育设施完善之外,学校还有课余的美术、音乐兴趣班等等。

说来也有趣,在没有高喊“素质教育”的现代反而是素质教育最普及的时代。但凡有点能力的学校都会组织自己的运动队、鼓乐队等等,而且就算学校师资力量有限也没关系,很多城市都有少年宫这样的官方兴趣培训机构。因为有政府的补贴,少年宫的兴趣班收费其实并不贵,很多家长都乐于让孩子在周末假日有个可以学东西的地方。

在周晓同事的帮忙下,林冬梅一家五口在学校门口拍摄了一张合影。林冬梅相信这些照片会成为孩子们长大后的美好记忆。

回到学校后,宿舍里的舍友基本都到齐了,林冬梅和大家分享了各自的假期见闻。

“冬梅姐你居然去当实习编辑了啊?”郑明明有些激动地说道。

在所有舍友里,郑明明当编辑的想法是最强烈的,所以她非常热情地追问编辑工作有哪些。而刚好林冬梅这次是伴随一本杂志创刊,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分享给郑明明。由于林冬梅给的经验太有参考价值了,因此其他舍友都纷纷拿起了笔记本进行记录。

此时文学系的学生最期待的就业方向当然就是作家,其次可能就是公务员、教师等铁饭碗职业。不过编辑也是可以考虑的,一方面这个职业和作家最为接近,另一方面现在的报刊都是公办,担任编辑也意味着是一个铁饭碗职业。

“冬梅姐,我觉得你可以写篇文章发在我们的院刊上呢。”赵兰兰建议道。

赵兰兰在新学期担任了院学生会宣传部的副部长,自然要给院刊做宣传。院刊校刊通常都是由学生会负责,以刊登学生作品为主。这和由学校负责的学报是不同的,两者的影响力也不能同日而语。

林冬梅想了想,自己这些经验里好像也没有涉密或其他敏感内容,于是点头同意了。

大家在宿舍里闲聊一会之后又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去了,而林冬梅则是被赵兰兰抓了壮丁去校门口的文学系接待处担任接待员。用赵兰兰的话说就是身为作协成员的林冬梅更具有说服力,可以让那些新生对文学系的未来充满希望。林冬梅也没有推辞,她也知道积极参加学校学院活动可以让学校学院在毕业时写推荐语的时候更真诚一点。

九月的京城是非常热的,酷烈的太阳在当头照射着。不过因为文学系算得上是京城大学的“大系”,同时又是女生比例较高的系,所以在其他系的礼让下拿到了树荫下的好位置。不过弊端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距离公交站有点远,新生不一定能第一时间能看到。

在接连遇到好几个被其他系接待员送来的文学系新生后,林冬梅忽然说道:“这样下去也不是个法子!总是麻烦其他系的同学也显得我们工作没有做到位。”

林冬梅沉思了一会,然后问道:“我们这有白纸和墨水、毛笔么?”

“这里没有,但是我们在门卫室那边暂存了一些。”赵兰兰回答道。

“那将那些东西取来。”林冬梅说道,“然后记得将报纸裁成一开报纸的大小。”

因为今天的负责人是赵兰兰,所以大家在赵兰兰的分配下就行动起来。

林冬梅拿到白纸和毛笔、墨水后就开始在裁好的白纸上书写“文学系报到处请依箭头方向走”并画上箭头。写完之后,林冬梅就带着几个人沿着公交站将这些指示牌贴好。有了这些指示牌后,文学系新生就没有再走错的情况,这让报到处的大家都感到有些惊奇。

“冬梅姐,你这招可是太厉害了!”赵兰兰高兴地说道,“昨天我们还被学工办的老师找去谈话,说有些新生抱怨找我们找不到,结果耽误了不少事情。现在有了这个指引牌,我想绝大部分新生应该不会找不到我们了。”

新生接待工作从早上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如果后面还有晚到的学生就一般是先和保卫室的人联系,然后再由值班的学生会干部或干事过来带他们去报到。

在收拾接待处的时候,赵兰兰问道:“我上次跟你说的那件事,你是不是忘记了?”

“什么事啊?”林冬梅有些疑惑,随后就想起是赵兰兰替学院带话的那件事。她有些惭愧地说道,“那天后我就想着带我们家孩子去小学报到的事情,所以忘记了。”

“难怪咯。”赵兰兰点点头说道,“学院那边又来找我了,说如果你有空的话就尽快和他们联系下。——冬梅姐,院学生会和校学生会都有空缺的职位,你可要抓紧机会。如果等招新工作结束,估摸着就没什么好地方了。”

“兰兰,学生会那边就只有这种管理职位么?”林冬梅在后世没有进入过学生会,所以她完全是“大姑娘上轿”。“我其实不是很擅长这种管理职位的。”

“不是吧?冬梅姐,我记得你不是当过养殖场场长和招待所主任么?”赵兰兰问道。

“那个时候,我和我的手下是上下级关系,难道我在学生会里也要采取这个态度?”林冬梅苦笑着问道,“大家都是同学,而且大家都是义务来为同学们服务的,我摆出一个上级态度出来岂不是太尴尬了?所以我才说我不是很擅长学生会的管理岗位。”

赵兰兰一想还真的是如此,此时学生会干部更多只是一个统筹岗位,也就是负责集中部门里其他干事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服务好本部门的干事以便他们能服务好同学们。这和后世某些学生会干部自以为“天老大他老二”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

“学生会也有附属组织的。”赵兰兰介绍道,“你像校报和校刊的编辑部,以及我们院刊的编辑部都是单独部门却属于学生会关系啊。此外还有就是大学生通讯社,他们和学生会名义上是同级别,但是为了方便管理也是放在学生会里的。”

“大学生通讯社?”林冬梅饶有兴趣地追问道,“这是做什么的?”

“一方面是给校报、校广播站提供新闻稿件,另一方面也是作为青年报等报纸在校内的通讯站。”赵兰兰接受道,“很多有志于成为记者或新闻编辑的同学都会来这里。”

林冬梅点点头,她此时已经有了目标。她在火车站的时候就当过报社的通讯员,所以大学生通讯社的定位是非常符合她需要的。

次日,林冬梅便前往院学工办。在说明来意之后,院学工办主任就接待了林冬梅。

对于林冬梅,这个主任算是好感恶感各占一半。她对林冬梅的好感源自林冬梅将他的前任赶下了台,这才让她有了上位的可能。但这样同让她对林冬梅充满恶感,因为在她看来,林冬梅就是学生中的不安定因素。不过这件事是学校上面交待下来的,她也没有办法。

“林同学是吧?请坐。”主任示意林冬梅坐下之后,微笑着问道,“听说你在接待处那边帮忙?感觉如何?这次找你是学校希望给你加点担子,不知道你有没有进入学生会的想法?”

“非常感谢老师们对我的信任,我当然希望可以加入学生会为同学们服务。”林冬梅高姿态地说道,“但我也知道我的能力范围,我对于组织同学这块是不擅长的,所以我希望能够去一些可以发挥我擅长写作的地方。我听说我们学校有大学生通讯社,不知道是否可以?”

主任脸上抽搐了一下,心想这个林冬梅还真会挑地方。大学生通讯社只是名义上挂在学生会下,实际上的地位是和学生会平级。而且相较于学生会,大学生通讯社的成员不仅更容易在领导那边露脸,而且还容易结识一些社会上的强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