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蛇泡草的春天 > 第124章 找苏桂珍商量一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桂珍回家的时候几个小孩已经洗漱完毕上床睡觉了,张一六心里有事当然睡不着。他又不敢去孙琼英家喊苏桂珍,孙琼英那张嘴,只要看见张一六的影子都会追着他挖苦讽刺一番 。

张一六只好乖乖待在家里等苏桂珍回来。苏桂珍终于回来了,手里还端着个碗,碗里放着两块豆腐。

站了一晚上,她的她已经累得腰不是腰,腿不是腿了。现在只想快点躺下,放松一下她紧绷的大腿。

“媳妇回来啦!这孙琼英真是的,这么大年龄了连个豆腐都不会做。”张一六迎上前去接过苏桂珍手里的碗说道。

“之前不是有大妈嘛,今天她应该是学会了。以后可能用不上我了!”苏桂珍说的是实话,孙琼英跟张平生了个儿子,只比张礼秀小两岁。现在已经在读初中了,据说那小孩学习还不错。苏桂珍给孙琼英说,要是再不学会,以后孩子去外地当官万一想吃她亲手做的豆腐做不出来她就尴尬了。孙琼英觉得有道理,就卖力地跟着苏桂珍学。每一道工序都认认真真的记,不懂的地方还要问好几次。苏桂珍相信过了今天,孙琼英一个人也能做出好吃的豆腐来。

张一六才不管孙琼英的儿子会不会当官,他现在满脑子都是苏小华说的生意经。他们大队长的干辣椒卖五毛钱一斤,镇上的卖六毛。如果他们拿到县里去能卖八毛钱一斤,如果拿到市里去能卖一块儿。整整翻了一倍。

不过县里离他们村大概有三十多里路,市里离他们村大概有八九十里。主要是距离太远,运输成本比较高。

苏小华说的是他们两个人要么搭李俊的顺风车,要么自己骑自行车。自行车苏小华倒是有一辆,当时老苏为了他上学方便给他买的。要一百多块呢,可是这小子刚开始还像样,最后整个生产队就他一个人上学。别人都回家挣工分,他不愿意当家里的米虫。居然自己退学了,给老苏气得拿鞭子抽了他一顿,但是也没挽回他不读书的决心。

苏小华的自行车倒是空闲在那里了,自从他看见李俊家的大拖拉机。苏小华就梦想着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把那辆二八大杠换成神气十足的拖拉机。拖拉机后面的拖斗,那拖斗不但能拉粮食,下面的轮子还能帮家里撵麦子。比起老苏的石滚来轻松太多,要是他也能拥有一台拖拉机。他老汉老苏以后就不用那么累了,估计在他面前也没那么神气了。

张一六可没有自行车,他想的是要是能搭李俊的顺风车该多好。往那拖拉机上面一站,拖拉机蹭蹭蹭地往前跑。自己有一种骑着高头大马的感觉,关键还能帮他拉货去挣钱。简直觉得世界上所有的好事都属于他一个人,不,还有苏小华他们两个人。

“媳妇,今天老弟跟我商量了一个事情。我回来先征询一下你的意见。”张一六见苏桂珍躺在床上不说话,赶紧凑上前试探的说道。

“他那么大个人了,不搞快点先说个媳妇。又想折腾瞎折腾个啥?”苏桂珍有气无力地说道,她现在是又累又困。

“俗话说得好,业立而家成。老弟要是挣了大钱,说媳妇不是分分钟的事情。就是他们院子里的那个李俊娃,比老弟大一点那个你晓得不?现在买了个拖拉机,那上门提亲的人多了去了,人家鼻孔朝天。样貌家世不行的根本看不上呢!”张一六滔滔不绝地说。

“你到底想给我说啥子?”苏桂珍实在困得不行,眼皮开始打假。

“老弟说喊我给他两个去做生意,倒腾干辣椒去卖。”张一六终于说出了重点。

“那玩意只能拿来做调料,一罐辣椒面能吃半年。而且每家每户地里差不多都能种上那么几颗,你咋个倒腾?”苏桂珍简直觉得他是在痴人说梦,每家每户地里都有的辣椒拿去能卖给谁?

“我们不是在镇上卖,我们去县里,去市里卖。苏小华把价钱都打听好了!”张一六怕苏桂珍不相信,把苏小华给他讲的流程又给苏桂珍讲了一遍。

“我觉得搭人家的顺风车不可行,首先人家跟你们不是做的同一个生意。你们的客源不一定是同类人,还有你们收好货的时候别人不一定刚好也要进城。”苏桂珍虽然是个农村妇女,她不好说老是占别人便宜不好。只好给张一六分析了另外两个行不通的原因。

“那我们不是只有骑自行车了?”张一六张大嘴巴问道,可是他没有自行车。买一辆自行车要一百多块呢,得卖掉两百多斤辣椒才够。最关键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卖掉那么多干辣椒。张一六有点想放弃了。

“我倒是有个办法,三姑家老二前两年不是买了辆自行车吗?后来他不小心不腿摔断了不方便骑,车子一直闲在那里的。要不然去看看他卖不卖,二手的又是亲戚。他定然不会卖你高价。”苏桂珍想起了林德生家的二表哥,一年前干活的时候不小心把腿摔断了。之前结婚的时候三姑给他买了自行车一直放在家里没人骑。

“你说得对哈,那我明天就去问问。”听了苏桂珍的话张一六眼前一亮,恨不得马上起床去找林德生买自行车。

“着啥子急,每年初六我妈老汉不是要待客嘛,还有两三天时间就到了。到时候一起吃饭的时候你先私下探探二表哥的口风。”自从包产到户以后每家的经济条件好了,老苏他们村里过年把以前的风俗又捡了回来。从初二开始轮流着请亲朋好友来团年,意思是平时大家都很忙没空见面。过年的时候聚在一起吃个饭拉拉家常培养一下亲情,免得生疏了。

老苏家每年都定在年初六,就是大家其他的亲戚都走得差不多了都有空,再一个是老苏有充足的时间准备饭菜。每年他都会扣好几层蒸笼,提前两天都开始做准备了。

“那好吧!”张一六看到了希望,感觉晚上也能睡得香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