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又过一日,天将黑时候,码头那边送来信儿,乔氏的其中一艘货船回程,说是二日一早就走。

送走送信的小伙计,姜大江就跑去村长家通知消息。

姜大河点根火把,套上牛车就忙去凌河镇给大姐送信。

吃过晚饭,老太太便和陈氏一起打点行装。

两人换洗的衣裳,春日的天气很不稳定,暖和的时候穿件单衣就成,咋一落雨温度骤降,又得翻箱扒拉夹衣。

左右也不用手提肩扛,这一路坐船多带一些也方便,老太太便让二人多收拾几件。

“你那草药吃完没。”老太太眉头微拧,这若是自个租的小院吃药煎药倒也无妨,若是住在乔老大的大院里,在别人家煎药就有些失礼了。

“吃完了,明早再煎一次就成了。”陈氏满脸庆幸,这也太巧,想来老天定也会成全她的心愿。

老太太看陈氏满脸的渴望顿觉牙酸。

只希望若是个闺女陈氏当真能和她表现的一样疼爱吧。

“提前把干净的麻布口袋准备好,明日好装铺盖。”

白天不管怎么暖和,到了晚间还是冷的,铺的盖的都得准备好,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准备的齐全些,也比到了地儿用啥缺啥强。

老太太说完又从身上摸出一个荷包,递给陈氏:“虽说是为了你大姐的事儿去的,这钱论理该他们出,但阿衡毕竟是外孙子,这份钱是我和你们爹的私房钱,不算在公中。”

刚巧赵翠英和叶氏抱着东西过来,闻言不由道:“娘说这话显见把我们当成外人了,阿衡是娘的外孙子,也一样叫我们舅舅舅妈,这钱用公中的也就罢了,怎好动用爹娘的私房钱。”

“是啊娘,这钱若是我们家还没起来时娘掏出去,我们说不得还会在心里埋怨,如今咱们家的日子比大姐姐好过许多,咱们也不差这点儿,大姐也不是外人,若外甥考个秀才出来,我们脸上也有光。”陈氏大大咧咧道。

话糙理不糙,陈氏虽然说的直白,老太太听着也是熨帖。

“娘,这是阿衡考得童生后,我们妯娌仨给外甥准备的衣服,最近事忙,有一针没一针做着,这两天加紧才赶出来,娘看着怎么样。”叶氏说完便把衣服抖开。

昏黄油灯下,只见一件石青色书生长袍晃在空中,老太太拿手一摸,是用的上好的细麻面料。

“我和大嫂没三弟妹手艺好,只一人给外甥纳双鞋。”陈氏也把鞋子取出来。

是一双藏蓝色厚底布鞋,鞋底纳的十分细密厚实,老太太见赵翠英手里捧着的是一双石青布鞋,做的也十分细致。

抚了抚鞋面道:“你们有心了。”

这厢其乐融融收拾着东西,村长家的氛围就不怎么好了。

长晟娘十分不愤自己儿子去府城赶考,她这个当娘的反倒比不上隔房的二婶,让自己在家里不让去,偏让老二家里跟着去伺候吃喝。

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家里人都忙着收拾打点行装,却没人管她所思所想,她兀自在屋里生会闷气,见无一人来劝解,只得把这口气咽下来,推门走了出去。

“他婶子,咱们往日虽有些不对的地方,长晟毕竟也从小叫你一声婶娘,这一去你可千万要照顾好长晟,莫要因着我的缘故难为孩子。”

堂屋里原本有些杂乱的声音顿时一静。

“你这婆娘满嘴胡说什么,二弟和二弟妹怎会为免长晟,你以为都和你似的,见天的看不惯个孩子啊。”

油灯下,姜白马被自家婆娘的一席话说的羞恼不已,他甚至不敢看自家兄弟和弟媳是啥表情。

“爹娘和大哥嫂子放心,长晟从小就乖巧,又极尊重我们,便是为着孩子叫我们一声二叔二婶,我们也起不了什么坏心思,故意怠慢磋磨长晟,家里这些年为培养长晟出人头地耗费颇多,我们不会给自己挖坑的。”

青牛婆娘面上倒是没甚模样,只一张口便让姜白马无地自容。

“他二婶误会了,我岂会说你磋磨长晟,不过是当娘的不放心孩子,多嘴两句。”长晟娘见公婆和自己男人,看自己的目光颇为不善,忙讪讪解释。

“大嫂一片慈母心肠,我自是明白。”青牛婆娘见油灯下长晟双唇紧抿,微叹一口气,开口道。

罢了,左右长晟府试结束他们两房就能分家,九十九步都走了,也不在乎多这一步,况且长晟这孩子她以前也确实喜欢,就是现在也满心希望他苦读多年能有个好的回报。

二日一早,天还蒙蒙亮,陈氏喝完最后一碗药,又胡乱吃些饭食,就坐上牛车去村口同村长他们汇合。

朦胧晨光中,村长赶着牛车已经等在大槐树下。

几人寒暄两句,便一前一后赶着两匹牛车驶向长沣镇码头。

“大伯,房子快好了吧,咱们这一去半个多月,也不知能不能赶上上梁吃酒。”姜青牛乐呵呵道。

“是快盖好了,如今就差大梁还没寻摸好。”姜来福提起新房子也乐呵。

新房的大梁必要结实粗壮的,又不容易被虫蛀的木材,刚杀的树没晾够天数也是不能做大梁的,四座房子的大梁一时也不好凑齐。

“咱们镇上的木材店老哥有没有去看过。”村长听姜来福如此说,接了一嘴。

“去看过了,镇上的木材店旁边就是棺材铺子,虽然人都有那么一天,不瞒老弟,老哥我只觉不吉,在门口扫了一眼就走了。”

这倒是,经姜来福这么一说,村长也想起镇上的木材店旁边就是棺材铺子,确实是有些膈应。

“左右还有段时间才上梁,附近的镇子老哥也寻摸寻摸,总能找到可心的,大梁是百年的事,可不能马虎。”村长安慰道。

姜来福倒也没有那么急,只要赶在上梁前把大梁都买回来就成,附近这么多镇子,他还就不信买不到合意的大梁。

牛车很快行到码头,此时天光已经大亮,早起的摊贩和等着雇佣的脚夫力夫,三三两两的聚在码头处,是另一种不同的热闹。

几人赶着牛车一路到码头,一眼就望见码头旁等着的姜大萍夫妻,还有况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