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儿臣幼时被汗阿玛带在身边教导,跟太子二哥亲近,太子二哥没少在政事上指导儿臣,可能儿臣的评价有失偏颇。”

胤禛用词时斟酌了一会,康熙也看在了眼里。

“但说无妨。”

“是,儿臣认为太子二哥是个合格的储君。”

胤禛这话说到了康熙的心坎上了,正是他想听的,示意胤禛继续。

“太子二哥是汗阿玛您亲自教导的,十几岁开始便亲自带着处理政事,您当初亲征,太子二哥监国,也是得到了朝堂上下的一致夸赞。”

胤禛悄悄打量了一眼康熙的神色,见他神色如常,继续道:

“只是太子二哥身边官员、幕僚不少,想来谗言也会多,但这么多年来太子二二哥都能谨守本分,可见太子二哥对汗阿玛的忠心和敬仰。”

康熙挥手示意胤禛退下,胤禛快速的闭嘴,跪安离开了御舟。

太子正巧瞧见了胤禛出来,叫住了他,“四弟,汗阿玛可歇息了?”

胤禛先是给太子见礼,“太子二哥。”

“哎,咱们兄弟之间不用这般客气。”

胤禛坚持道:“君臣有别,礼不可废。”

太子脸上的笑意多了几分,“快免礼。”

“汗阿玛还未歇息,太子二哥可要去看望汗阿玛?”

太子点头,这次南巡隐约知道索额图会有动静,他虽然没有参与,却也没有去阻止。

他知道自己内心里对于登基称帝还是有着渴望的,都做了快二十九年的太子了,谁会拒绝近在咫尺的皇位呢。

太子心中对汗阿玛带有愧疚,毕竟那是从小疼他的汗阿玛。

所以他这次南巡每有空闲的时候,都会过来御舟这边,给康熙请安,或者跟康熙坐会。

全当是缓解心中的压抑和愧疚。

胤禛先一步走了,太子在门口整理了一下行头,梁九功先太子一步,出来道:

“太子爷吉祥,万岁爷得知太子爷来了,但接连赶路,万岁爷有些乏了,如今已经歇下了,还请太子爷明日再来。”

这还是康熙第一次拒见太子,太子脸上有些尴尬,却也很快的调整了过来,毕竟汗阿玛今年已经五十岁了,到了天命之年,身子差一点也可以理解。

“既是如此,孤明日再来给汗阿玛请安,还请汗阿玛保重龙体。”

“恭送太子爷。”梁九功躬身道,一直目送着太子远去,才回御舟给康熙复命。

“万岁爷,太子爷已经回自己的船上了,奴才愚笨,没瞧出什么来。”

康熙默然,梁九功自觉的站进了角落里,涉及到太子,他还是当个隐形人挺好的,万岁爷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京城里现在有三拨人在忙碌着,一拨是大多数。

毕竟万寿节快到了,还不准备好寿礼,万岁爷南巡回来,可怎么是好,咱们这万岁爷又不是个喜好奢华的,省钱是好,但是费脑子呀。

一拨是少数,索额图府上幕僚来往很是频繁,由于夜间宵禁,只能趁着宵禁前多多准备一些。

还有一拨就是八旗步兵军营和巡捕五营的人了,最上头的统领都是康熙亲近之人,早早得了康熙的吩咐,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于底下人的骚动以及调配权当没瞧见的,心中却都暗暗的记下,入夜前便有快马出城,将这一切都送去了南方。

至于丰台大营、通州大营按兵不动,康熙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若是连丰台大营、通州大营都被索额图渗透了,那他这个皇帝也别干了,趁早退位,让位给保成算了。

北京城中日益紧张的氛围,全都掩埋在万寿节到来前的欢喜里,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充满着节日的氛围。

其中不少的侍卫、士兵被调动了,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但自家上司的话他们还是听的。

元馨一边准备着给康熙的寿礼,另一边给乌雅氏一族的族老递了信去。

有时候真的别小看了包衣,包衣虽是底层,但底层人民却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虽然如今朝中情况不明,但这些小人物也敏锐的察觉到了风吹草动。

元馨不能让乌雅氏一族搅合进去,只好让族老约束好族人,不能在这个时候,触了康熙的眉头,让康熙不快。

元馨心中紧张,但不能表现出来,这件事在康熙那都是绝密的,她若是表现出来了,表明了她揣透了君心,怕不是死得比索额图还早。

京城里表面一如既往的平稳,甚至更加安宁,街上的百姓都私下说起,好像最近街上那些个八旗纨绔都少了一些。

一些老人还道:“定是万寿节在即,这些个纨绔也是怕了万岁爷呢。”

元馨却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雍郡王府元馨只能借着话本的由头,隐晦的提了提。

布顺达却嗅到了危险的味道,知道此事重大。

婆媳二人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了成算。

不过还好,这事不急,康熙还没回宫,还有时间准备,慢慢来安排,一下子安排反而让人怀疑。

没过几日,雍郡王府借着奴才偷窃主子财务的由头,发卖了几个奴才,重新换了府中的防卫,更是将下人重新敲打了一遍。

宫里元馨反而没那么担心,这么多年的嫔妃生活,她也不是吃白饭的,不说整个内务府握在手里,至少永和宫以及御膳房都在她手里。

至于其他的宫里有多少人是乌雅氏一族的人就不知道了。

御舟到了江宁转了一圈,慢慢的朝京城返航,这一路上康熙对太子的态度依旧如前,甚至都让胤禛有几分怀疑,是不是自己太过敏感了。

康熙五十岁的寿辰,京城可谓是张灯结彩,各种喧闹,小儿都知道今日是个好日子,各种大街小巷的乱窜。

对于一众小阿哥们来说,今儿不止是汗阿玛、玛法的寿辰,更是放假的日子,上书房可算放假了。

这一天天的上学,卯入申出的,可真的太累了。

各蒙古部族、高丽、西藏的喇嘛都来给康熙贺寿,也有不少的百姓在京城看热闹。

这几年民间反清复明的声音越来越低了,到底对普通百姓来说,不管是汉人皇帝、还是满人皇帝,只要他们过上好日子就是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