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东市委扩大会议刚一结束,赵森林秘书朱斌匆匆过来,把电话递给袁江林。

“袁书记,赵市长要你会议结束后去他办公室一趟。”

市委书记陈静到中央党校学习去了,江东市委工作由市长赵森林临时负责。

赵森林显然对虎山镇的农业产业化和扶贫开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办公室足足花了半个小时询问虎山镇的基地建设情况,以及农业产业化进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赵森林原来一直主张抓工业发展,现在突然对农业感兴趣起来,这大概也和中央对农村工作的重视有一定关系。

“江林同志,前些日子江南电视台新闻三十分,分上下集专题播放你们虎山镇的采访,你们虎山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搞得好啊。

今天《人民日报》又报道了你们虎山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走出新路子。

行啊,江林同志,你们这一步可是迈到全省前面去了。

省委省政府决定下月在西峰市召开全省农业产业发展现场会暨经验交流会。我的意见现场会就放在虎山镇开。”

虎山镇能在省电视台栏目大放异彩,本来就很吸引人眼球了,《人民日报》也来了这一子,就是想不出名都不行,连带着江东市委书记市长林和西峰市委书记市长也脸上有光。

虽然袁江林对程江河不太感冒,但是总体来说,袁江林还是很高兴,毕竟这件事情对于提升西峰市形象和自己的个人政绩也相当有好处,尤其是在市委更加关注农村工作的时候,这就很重要了。

袁江林略加思索就爽快地应承下来,他不可能因为一点儿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就拒绝这样一个难得的会议在西峰市召开。

不管是在西峰市哪个乡镇,只要能在西峰市召开,那就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至于说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和变数,也只有通过其他办法来化解了。

收到市委办的正式通知,袁江林同意由虎山镇承办这次全省农业产业发展现场会暨经验交流会之后,程江河终于放下了一直悬在半空中的心。

尘埃落定,既然确定由虎山镇来承办,那程江河也就不客气,立马召集会议给大家下了死命令。

上午9点左右,省委副书记汪飞跃一行就到了虎山镇内。国道在半山腰穿行而过,林业二次创业示范基地就在国道下半山腰。

汪飞跃率领全省分管农村经济的四大班子领导以及各地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一行有四十余人。

江东市陪同的是副书记元聪,西峰市陪同的领导是市委书记袁江林、市长洪吉祥、人大主任朱古力、政协主席柳英、副书记褚基础、常务副市长刘俊秀。

人群里,程江河看见了李一哲,李一哲是江南日报派出的首席记者。两个人点点头,没有说话。

这次陪同的江东市领导是市委副书记元聪,因为程江河与易木的关系,所以他对程江河并不陌生。

这一次汪飞跃率队视察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袁江林是十分的高兴,一则汪飞跃与袁江林的关系,汪飞跃来了就等于给袁江林壮了脸。

而且省里派这么大规模的视察团到西峰市视察,就是对西峰市脱贫成果的充分肯定,虽然看的只是虎山镇这一个典型,这一个典型就足以说明问题。

视察团一行人中,程江河印象最深的省领导,除了汪飞跃,还有副省长王大牛。

王副省长,大约一米八的个头,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很有领导范儿。

对于王副省长,程江河也早闻大名,坊间说他是”江北一号”,就是很能张扬的意思.他在北阳地区做一把手时,就是一个思想开放、敢说敢做的领导,在他任上,建了铁路枢纽,建了飞机场,建了号称亚洲最大的动物园。

同时在坊间,也听到他一些不好的议论。但既然做了副省长,应该传说的不属实,或问题不大吧。

站在国道旁,在听取程江河简要汇报全镇脱贫攻坚情况后,领导们沿着基地向下步行,小路虽然不窄,但起伏不平,像汪飞跃和王大牛以往在平原工作惯了的,走山路自然不利索,边听边看自然也不方便。

袁江林追上程江河,小声道:“江河书记,王书记有恙,走路时你要注意照应一下领导。”

程江河虽赶忙答应,但不知怎么照应领导法。

汪飞跃是个爽直人,对程江河道:“下山走路时,我衬着你的肩膀就行了。”说着,就把他的手架在程江河的肩膀上。

一边走,程江河不停地介绍着,汪飞跃也不停地问着,比如这些林果是什么品种、这里的土壤特性、施哪些肥料、打什么农药、价格行情,等等,问得很详细具体,也很专业。

大家都知道,汪飞跃在省级领导干部中,一直在“三农”战线深耕,称得上是中国“三农”问题专家型领导干部。

到了大湾村猕猴桃基地。站在高处,向山下放眼望去,山上的一条条旱地、山下的一垄垄耕田,全部是长条石和钢丝构建的支架。

猕猴桃树依偎着支架,沿着钢丝网恣意地生长、硕果累累。

望着数千亩的果园,王大牛大声感叹:“好大的果园。”

当汪飞跃听到仅猕猴桃这一项去年就让全镇农民平均增收超过三百元时,素来波澜不兴的他也不禁微微动容。

人均增收三百元,这可不是小数目,在贫困县农民收入还在千元之下徘徊的情况下,一下子增收三百元,也就意味着收入一下子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到四十,这个增幅怕是在全省都是数一数二了。

虽然虎山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数可能比较低。

汪飞跃一直关注“三农”以及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问题。

在他看来,要解决“三农”问题还是要让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得到出路,不管你是发展乡镇企业还是组织劳务输出,不管你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还是提高土地单位道出效益,归根结底还是一条,那就是要充分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价值。

像虎山镇这样纯山区乡镇,农业人口占全镇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一下子想要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来达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肯定是不现实的想法。

虎山镇是高寒山区乡镇,发展粮食生产条件也不算好,但是眼前这个年轻人通过返租倒包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引进江南农科院合作开发高山茭白,引进外资加工企业对果品的加工,仅此一点就很不简单了。

对这个年轻人娓娓道来的这一系列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让汪飞跃眼前一亮,更是觉得此人无论是发展思路还是行动上都很有一套。

“我记得我在地委书记任上,就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但是怎么调整大家心中都没数。

要么一拥而上发展大棚蔬菜或者搞什么粮油加工,要么就是一窝蜂地去发展生猪养殖,这样头脑发热一阵风式的运动,给农村经济带来的损失和教训都是惨痛的。

你们虎山镇能够利用当地优势条件,吸引和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来你们这里落户,然后形成加工的优势产业反过来反哺农产业,这种良性循环一旦形成,可以促进产业壮大,而且对周围的资源也可形成吸聚效应,的确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