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城墙为什么要用夯土?

在场的所有考生都见过京城城墙,可若是要他们按题目的要求,写出个优劣来,可真是一筹莫展。

即便是盛逻,也只能说出其中一两点,可看着试卷上的大片空白就知道,这岂是一两点就能得的分。

盛逻往后翻了翻,发现太子殿下还是手下留情的,往后的几页考核的还是规规矩矩的经史典籍。

不止是他,在场的其他考生也松了一口气,总归不会交个白卷出去,也不算是非常丢人。

这只是考试的第一天,一出考场,京城处处都是考生们的鬼哭狼嚎。

考试的地点在京城内城,连盛逻在从内城出去时,都忍不住停下来,仔仔细细端详着城墙。

和他一样的还有一帮考生,抚摸着城墙,三三两两讨论着。

“我就写了个夯实了会更结实,不容易倒,这会给分吗?”

“‘侧脚’?侧脚是什么东西?我怎么没见过。”还有学子在到处找侧脚。

“完了完了完了,我想着城墙多滑啊,不便于爬上去,这下也写错了。”有个学子摸着手下粗糙的墙面,一脸愁容。

第一场考试不止有“城墙怎么了”这种大家都认识,但是就是写不出答案的问题,还有些是我明明知道你在说什么,却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的题目。

譬如:为什么汉朝的代表性武器为“剑”,而唐朝为“刀”?

汉剑唐刀,是个读书人都知道!这分明就该是要填的答案,哪来的为什么!

与这些刁钻的问题相比,平日里难写的策论都显得格外亲切可爱。

第一天考试的学子们叫苦不迭,后两天考试的学子已经快疯了,报考其他两个学院的也胆战心惊。

一时间京城街头巷尾都是到处乱窜的学子,寻找着可能被拿来出考题的物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集体发疯。

已经在大学就读的官宦世家子弟和南诏学子们终于知道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他们中午就搞到了试卷的内容,看着那些题目,倒是有了些不同的感觉。

“这个......城墙,是之前学过的?”

“好像是?下宽上窄,横截面便是梯形,最为稳固。”

“夯土是为了加大重量?同样的占地,上面压得重量越多,就越结实,修大坝也是一个道理。”

“这个是因为冶铁吧?铜需要的温度更低,更容易被锻造。”

“但是铁更好用。”

“对,刀和剑也是不一样的。刀也分弯刀和直刀,都是锻造技术的区别。”

他们也不过才学了不到两个月的课,考虑问题的思维和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不过这些要是放在入学前,我也是答不出来的。”有个学子很实诚地摸了摸卷子,“都是新学的。”

“这个也不影响吧,毕竟殿下还留了不少科举题。再说了,取的是排名,要不会,那是大家都不会。”

第二天考场上的学子们也是这么安慰自己的。

他们犹犹豫豫地翻开卷子,果然在第一页看见了让他们眼前一黑的题目。

—要想烧制出一枚品质优良、高雅美观、光滑细腻的舍利子,高温(约与冶铁炉温度相当)与时间(约一个时辰)是重要条件。请以此线索为根据,以鸡骨为原料,设计出一套完整的烧制流程。

学子们扭曲这一张脸,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在试卷上瞎诌,烧舍利子也能作假?我又没烧过,也不是和尚,怎么知道!

第二天出考场的学子们精疲力尽,也挂上了同样的痛苦面具。

第三天的学子也是哭得出了考场。

等到第四天,就轮到了心惊胆颤的军事学院。

报考军事学院的人是最多的,这三天也是最热闹的。

可惜热闹的场面只会增加更多的泪水和哭声。

军事学院的考生也是哭着回家的。

因为他们考到的题目是“根据地理条件,分析汉时匈奴进犯常选择冬季的地理原因。”

以及“为什么沙场对战时要穿全副盔甲?”

很简略,简略到考生们觉得自己一句话就能把答案写完,连个瞎诌的机会都没有。

为什么要穿盔甲,因为不穿就会死啊!箭射中人是会死的!会死的!

不止是考生们,一直关注考试的文武百官们在看到这题都觉得奇怪。

这道题看起来毫无价值,和其他题卷比起来更像是来凑数的。

可若是真用来凑数,就不会放在第一题来考量了。

太子殿下把此题放在这,到底想得到什么答案?

“不要考生思维!要站在出题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太子殿下正在大放厥词。

“考官出题必然不会是瞎出的。与其在想着自己怎么答,为什么不想想,出题人想得到什么呢?”

思路的转变是很重要的。

“那考官说说,你想要什么?”皇帝放过手头的试卷,抬头问他。

“啧。”安弘察挑眉,“自然是解决问题,再给他们下套啊。”

说完就自顾自笑嘻嘻了起来。

疯了。

皇帝一脸无语地看着他这副张狂模样:“不是,你是下了什么套?”

先把自己乐成这副德行。

“哈哈哈。”安弘察笑得差点坐不住,“父皇,父皇,我与你打个赌。”

他伸手扒拉他爹。

“赌什么?”皇帝躲了一下,没让他碰到,“你确定你下套的对象,是那帮学子,不是朕?”

“怎么可能!”安弘察狡辩,“儿臣顶多坑了一点点朝中大臣们。”

“一点点?”

“对啊。亿点点。”安弘察理直气壮。

“父皇你想想,这帮学子可能此生此世,都不会忘记舍利子是鸡骨头烧的。”

安弘察想想都觉得高兴:“等他们七老八十躺在床上的时候,都得和自家儿孙说胡话‘这舍利子啊,到底是怎么用鸡骨头烧出来的’。”

鸡骨头也能烧出来舍利子!

这短短一句话在大安带来的动荡,或许比安弘察这场考试来得还要大。

京城作为这场考试的集中点,自然是最先感受到这股震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