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世祖,中兴大明 > 后记:一篇读罢头飞雪—③光荣时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后记:一篇读罢头飞雪—③光荣时刻

十二年的东夏独立战争,对于大明帝国而言,不仅仅只是一次失败,丢失一个海外殖民地这么简单。

它至少说明了三个严重问题

其一,大明帝国在经济危机之后,国力虽然还没有严重下滑,但比起昭宗时期的那个庞然大物,已经是两码事了。

其二,东夏共和国的成功,相当于告诉大明帝国所辖的全部殖民地人民。原来,那个看似令人胆寒的庞然大物,并非无懈可击。

最后,这场战争同样暴露出了大明军队,早已不是曾经那支战无可挡的王师了。

在昭宗时代以前,正面击溃大明陆军,几乎是一种天方夜谭,无论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

在庄宗时期,为争夺印度殖民地,英、西联军和明军在印度东海岸决战,最终的结果是,明军以一比七的可怕伤亡比,赢下了战争。

英国不得不吐出已经到手的东海岸殖民地,最后还是靠着海军的对峙,勉强守住西海岸。

而现在,所有国家都惊讶的发现,近一个世纪过去,明军的堕落早已超乎了人们想象。

世祖皇帝制定勋贵必须通过军功,才能维持爵位的制度,本意是鼓励勋贵勇于任事,不要过早堕落。

但任何制度都是有保质期的,到了景宗、昭宗时代,这一制度逐渐演变为勋贵们世袭掌握军队权力的工具。

他们将自家子弟送到殖民地任职,然后凭借所谓“剿匪”,甚至直接就是杀良冒功的手段,就能获得远比平民军官高得多的起点。

在后明时代,勋贵等军事贵族倒是不会像前明那样,被文官官僚挤兑。

只是他们自己就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而且通过和皇室联姻,勋贵家族往往都是外戚家族。

皇室与那些昔日奉烈阁文武功臣的后代们,一起组成了这个国家新的世家门阀,用密不可分的姻亲关系和封建宗法制度,把原本理应为全体公民开放的国家公器,变成了自己的私产。

比如军队,还有军工复合体、行政体制、媒体宣传、高等教育......

那些侥幸从科举和高等学府中,费尽全力,突出重围的青年俊杰,绝望的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

也不过就是这些昔日封建贵族们的家奴罢了!

在这样的国家里,人民或许可以为了混口饭吃而参加军队,但绝对不会为了少数人的私产私欲而卖命!

如果是像过去,如汉唐那样的封建时代,这种情况也没什么

但现在不一样了,工业时代到来了,制度化、纪律化、技术化的常备军,才是制胜的关键。

而在这种情况下,优秀的平民军官没有出头之日;随着经济危机带来的贫富分化,军队不过是贫民和殖民地民众混口饭吃的地方。

除了先进的武器,他们还有什么?武器,从来都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要素!

-------------------------------------

当大明军队灰溜溜,在付出数万伤亡后,乘着蒸汽船滚回了西面

这一幕震撼了全世界

尤其是目睹这一幕,来自其他民族的杰出人物们

历史证明,永远不要蔑视他人,任何傲慢自大,自诩高人一等的国家和民族,最后都会用惨痛的教训偿还。

就在东夏独立战争爆发的两年前,遥远的欧洲,一位年轻的国王,戴上王冠,俯视着自己内忧外患的祖国。

他满腔雄心壮志,注定要成就一番不朽的事业

人们称呼他为腓特烈二世,在普鲁士的历史上,以腓特烈为名的并不少

但腓特烈大帝,只有一位!

他继位后,效仿明世祖,展开激进的政治和军事改革

重新塑造了国家的常备军,并基于普鲁士传统的军国主义,将其发扬光大。

立誓要继承先祖未尽的事业,统一分裂的德意志大地!

短短十余年间,军事外交上,打败奥地利,兼并扩张多个行省,瓜分波兰,在英、法、俄诸国间纵横捭阖,取得德意志地区邦国的共主地位。

在内部,以强大的魄力大刀阔斧,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组建责任总理政府,解放农奴,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振兴基础教育,建立大学,分配土地,成立银行,鼓励企业发展,改良税务,投资军事工业。

作为新教徒的他,以极度宽容的态度,让普鲁士成为了欧洲第一个享有出版和信仰自由的国度。(但是大帝本人终生都对犹太人有偏见,hh)

在科学和文化上,他把自己的皇室经费与庄园,一大半贡献给了新成立的柏林科学院,并且本人成为其终身荣誉会员。

在司法上,效仿世祖皇帝,修订《普鲁士刑法》、《民法典》,规定“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在他执政十多年后,普鲁士政府,成为整个欧洲最廉洁和高效的政府,并以堪称神速的速度,迅速追赶上工业革命的末班车。

尤其是在军事上,腓特烈二世本人就是难得一见的军事天才,他大胆的改良了从大明传来的枢密院体制,成为更加高效的总参谋部和总司令部制度。根据自己的见解和经验,重组骑兵和炮兵编制,建立普鲁士自己的完备纪律和编制体系。

于是乎,直到那个宿命般的时刻到来

公元1769年,大明帝国的东非殖民地爆发起义

不同于东夏,这次叛乱很快就被平定,在东夏碰了一鼻子灰的愍宗皇帝,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胜利。他高调宣传平叛成果,仿佛那一刻自己就是英明神武的世祖再生。

与此同时,和大明一直保有友好关系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来求援信,希望大明能帮助盟友,对付奥地利的进攻。

为此,他们愿意用西亚地区的殖民地交换

愍宗皇帝,似乎看到了难得的,介入欧洲事务的机会

事实证明他猜对了一半

时隔一个半世纪,世祖皇帝那样的英雄人物又诞生了,甚至不止一个。

只是恰巧不是他

当奥地利的军队一溃千里,当数万大明远征军的兵锋直指中欧洲,就连沙俄都保持沉默,德意志地区更是鸡飞狗跳之时。

一支由国王亲自率领的普鲁士军队,迎了上去

他胜利了!

举世侧目,四万普鲁士将士,在阿尔卑斯山下,犹如昔日孤军深入罗马的汉尼拔,击败,甚至近乎全歼了明军足足三个满编师!

从此以后,一位被世人称为“欧洲的光烈大帝”的新星冉冉升起。

长达一个世纪的独极时代,结束了

同样在这一年,于法国科西嘉岛的某个没落贵族家庭里,一个瘦弱的小男孩出生了。

阿尔卑斯山下的失败,只是一个开头

因为这场意料之外的失败,原本明明已经平息的东非殖民地,再起风波。

还有南美洲的殖民地,也在东夏共和国成功的鼓励下,纷纷点起反抗的火焰。

甚至连距离大明不过一千里的印度东海岸,都不再稳定。

三年后,英国皇家海军,在非洲西海岸,再次击败了远征南美洲的大明海军舰队。

南美洲殖民地在英国介入下,正式独立

英国本来就是仅次于大明,第二个爆发工业革命的国家,相差只有几年。

他们的宪政和工商业、海军传统,相较于大明,更加深厚,只是碍于体量,无法与上升和鼎盛期的大明正面相抗。

而现在,当大明于此起彼伏的殖民地独立运动中无暇自顾,英国迅速开始扩张自己的资本市场。

他们率先一步,发现并殖民澳洲,并从奥斯曼和伊斯兰势力手中夺下中东部分地区。

虽然在大明所爆发的殖民地独立浪潮中,英国的美洲殖民地,也在东夏独立战争的感染下,独立为美利坚合众国。

但纵观整个形势,英国从昭宗末年开始,就不断扩张,等明军在欧洲失败后,量变最终引发质变。

英、德两国,相继登上历史主角的舞台

愍宗于外忧内患之下,威望受挫,提前退位

而后继位的懿宗时期,也无法解决问题。毕竟,这些帝国的危机,看似都是外部问题,但归根到底,病根在帝国的机体之内。

甚至不客气地说

病根就是腐化堕落的皇室、勋贵和世家大族等统治阶级本身!

就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大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了

从欧洲战略的失败和英、德相继崛起后,大明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就密切关注着欧洲的变化。

当法国国王人头落地,被宣布“叛国”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中外历史上,不是没有被弑杀的君主。

但法国人不是在弑君,他们是在审判自己的君主!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的人君,居然可以站在被告席,被法律审判!

国王叛国!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君王可以昏庸,可以无道,却不可能叛国。

为什么,因为从法理上,国家本来就是君王的私人财产。

哪怕如宋高宗赵构、明英宗朱祁镇那样,又有谁敢站出来,以叛国的罪名审判他们!

五年激荡的革命中,法国成为各种政治思潮的试验场,一名唤作拿破仑,波拿巴的年轻人走上历史舞台。

二十六岁的他,率军远征埃及,并以奇迹般的速度,为法兰西共和国开拓出偌大的北非殖民地。

1799年,回到法国,并以极高威望当选第一执政的拿破仑,颁布《法典》,继承和巩固了五年大革命的成果。

这是一位被人民选出来的皇帝,从来没有人想过

皇帝,居然可以被人民用选票选出来!

拿破仑用他的铁蹄,用刀剑和枪炮,把法国大革命结出的思想果实,传遍整个欧洲。

也震撼了万里之外,日薄西山的大明帝国

原本处于社会主流思潮之下的大同学派,在短短十多年里登上意识形态战场。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思索

帝国为什么会走到今天?

难道那些把持垄断国民经济的皇室贵族,以及他们世代簪缨的亲戚们,那些满脑肥肠,躺在奉烈阁功臣簿上的世家大族们,不正是罪魁祸首,不正是如波旁皇室一般民族蠹虫吗!

人们再次从故纸堆里,翻出了世祖皇帝的那句名言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

讽刺的是,皇室自己,却开始严令封杀那些宣传世祖及王夫之等早期启蒙思想的书籍。

就如同当年明太祖一死,不到一百年,《太祖大诰》就被后世统治者抛之脑后。

其实从昭宗时代开始,皇室和帝国朝廷,就开始有意淡化世祖的政治思想,而是一味将其本人神化,把世祖中兴和改革,都归功于其本人多么“英明神武”,而刻意忽略掉其背后,世祖本人“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

而民间的怒火,在于勋贵和世家拥戴下,新继位的厉宗,推出的《宪纲修订案》后,彻底爆发。

他们要在咨政院之上,还要设立一个只由贵族组成的议政院,议政院的权力远超咨政院。皇帝本人,还要把权力伸进咨政院选举,并有权随时改任内阁成员,在不经过内阁的情况下,对国民加税。

就连世祖皇帝本人,修改财政政策时,都会先征询内阁同意!

这简直就是在践踏《世祖宪纲》的尊严!

-------------------------------------

1801年八月,内阁拒绝皇帝要求,按照《世祖宪纲》赋予他们的权力,封驳圣旨。

皇帝宣布解散内阁,并自己提名所有内阁人选,咨政院否决

皇帝强行任命,咨政院三十六名议员集体辞职

1802年,肇庆

作为曾经大明帝国的龙兴之地,肇庆在后来成为了岭南两广地区的政治中心。

时隔近一百六十年,燎原星火再次于此处点燃

史称“二次靖难”,或者“护宪战争”

来自全国的一百多名代表齐聚此处,本来就是大同学派出身的广东都指挥副使,朱先浚,率先宣布起事,倒戈一击,占领肇庆。

是的,他是一名宗室,正儿八经的世祖之后,当然,与现今皇室已经隔了四五代人了,早非帝国统治集团成员。

最先接受改革的广东,本来就是革命派和大同学派最主要的思想策源地。

革命派迅速占领广东全境,召开会议,成立了临时国民代表大会。

选举大同学派的思想领袖孙启明为第一执政,朱先浚为护宪国民军临时大都督。

第二次北伐战争爆发,保皇军和护宪军于江西、湖广等地决战。

两年后,朱先浚指挥护宪军,在鄱阳湖和南昌会战中,击溃保皇军主力,正式向南京挺进。

1804年,南京兵学苑在校学生发起兵变,惊慌失措的厉宗皇帝带着一众贵族,逃亡城外的幕府山别苑。

同日,海军东海舰队第一支队易帜

军队基层的平民军官,本来就是最不满这帮蛀虫的团体之一,尤其是海军这种技术型和知识性极强的军种,天然就具有进步性。

1804年十一月二十日,夜

东海舰队旗舰,以世祖皇帝年号命名的甲级战列舰——光烈号

炮击幕府山!

通电全国,宣告起义

四日后,护宪军进入南京,十余万百姓夹道欢迎

进入紫禁城,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朱先浚,碰到几个惊慌失措,被俘虏的世族官员,他们畏惧惶然之下,当即大礼参拜,高呼万岁。

朱先浚抽出左轮手枪,对天鸣响

“站起来,不许跪!”

1805年,也是厉宗靖武六年,厉宗在紫禁城宣布退位

改元共和元年

革命者们倒是没有对皇室太过苛刻,毕竟是世祖皇帝子嗣,事实上,无论是帝国的大同学派,还是海对岸的东夏共和国,都自居为世祖的政治理想的追随者和事业继承人。

厉宗退位后,皇室权力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垄断地位被取缔,但依旧保有皇室称号,他的小儿子朱先涑继承了这个空有其名的皇帝称号。

作为即将成立的华夏联邦的名义领袖,作为一种文化图腾,凝聚各个已经独立的殖民地国家。(参考英联邦)

朱先涑这个皇帝是真的空有称号,因为对政治毫不感兴趣的他,皇帝根本就是个兼职,连工资都不发的那种。共和后,他的本业,是宁波海洋学院的副教授......

等到共和四十五年,已经稳定下和各个前殖民地国家关系后,朱先涑的继承者,朱猷樕,主动拒绝了继承皇帝名号,因为这会影响正在读研究生的他,成为地理学家的志向(皇帝不能随意出国)。

到这里,大明皇室的历史彻底结束

巧合的是,当初朱元璋为自己的儿子们排字辈,朱棣一脉为“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

前明用了前十个字,后明用了后十个字,到这里,刚好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