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登高堂 > 第23章 出村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季家几个男娃都念过一段时间书、习过一段时间字,可到现在,也只有一个季三郎还算有些所得。

季大郎后头只在地里刨食,学的那些也都随之刨进泥土里;季二郎在镇上做活记账,比大郎要好些,也不过只识得一些术数字;至于季四郎,他入学不过两载,堪堪学到弟子规,更别提四书五经。

不同于陈氏讲酸话,季家其他人倒是挺惊喜。

“三郎媳妇也会写那大字?”

不仅是吴氏亲昵地走近她拉住她的手,就连季老爷子他们也向徐笙投过来殷切的目光,在他们老老实实种地的农村人眼中,会读书写字就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咧!

过分的关注让徐笙感到窘迫,她几不可见地点头,又似觉得不太尊重长辈,小小声地应了一句。

“那,三郎媳妇,你帮我们也给三郎写些字,一同捎给三郎可好?”

在徐家时,徐秀才也会教导她读书习字,可深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信念,再加上徐秀才和徐大宝二人都是能说会写,就连姜氏也能粗粗识得几个字。在这种环境下,徐笙并不觉得自己会写字是一件特别的事,自然也不值得她有什么自豪。

先头季以遥惊诧她也只当是增加夫妻间的情趣,可如今,徐笙才真正意识到识字写字能够真正帮到人。

吴氏提出的要求当然是没问题的!

徐笙毫不迟疑地点头,季四郎有眼力见儿地经由徐笙同意后,去把她屋里的纸笔搬了出来,又殷勤地替她磨墨。

徐笙让吴氏她们把要告诉三郎的话说出来,她在脑中加以润色才誊写在纸上。

穆氏转头出来瞧见的就是众人将徐笙围在中间、四郎在一旁半蹲着磨墨的场景,她好奇地凑去看,禁不住感慨句:“笙娘这手簪花小楷写得真是不错!”

“老二媳妇也看得懂?”吴氏捂着嘴惊讶地问。

“......没,媳妇是看过三郎写,我瞧着笙娘这字跟三郎差不多......”

吴氏哦了一声,不再揪着这事,又将注意力集中到要带给三郎的信里边。

徐笙偷偷打眼瞧着穆氏轻轻吐出一口气的样子,心底对她的疑惑更浓——娘的身上......好似有许多秘密呢!

陈氏瞧不惯徐笙这副众星捧月,立在远处,抱着手臂不屑地冷眼旁观,眼珠子骨碌碌地转着。良久,她眼睛一亮,趁着众人安静的一瞬间,她急忙插嘴进去。

“说起这写字,三郎去年不是说在抄书赚银子吗?不知到现在三郎又挣下多少?”

“老大媳妇!”

先回答她的不是徐笙或者穆氏,而是横眉怒目的吴氏。

“我早在三郎娶亲前就说过,他们孙辈有本事挣回来的银子家里一个子儿都不要!你少给我打那些上不的台面的主意!”

当着小辈的面被数落一顿,陈氏面子有些挂不住,仍旧嘴硬道:\\\"可三郎也说了,他成亲以后不需要家里再供养他!三郎是读书人,以后要考举人老爷的,可不能说话不算数。\\\"

成亲前,季以遥说那话是当着全家人的面,吴氏无可辩驳。

这边徐笙吹了吹写好字的纸,企图让它干得快一些。

“大婶娘放心,三郎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怎么会食言而肥呢,三郎以后进学,自是不会再花费家里一厘一毫的。”

吴氏脸上呈现出焦急,她们二人一个是读书人,一个是闺中妇人,谁能出去挣钱?

凭三郎抄书那三瓜两枣?

怕也不够他几次笔墨纸钱。

徐笙却很坚定。

她虽是第一次听到这言论,可她也并没有多惊讶,未出嫁时姜氏也在她面前提过一两次,无外乎是季以遥看重她,贴了自己的私房银子补贴她俩的婚礼。

如今摸清季家人的脾性,陈氏会以此发难也在徐笙意料之中。

她不知季以遥如今是否有存银,夫妻一体,他放出去的话也就算作是她们夫妻二人共同的决定。

陈氏这话倒给她一顿警醒,不论是为着生计,还是为着三郎进学,她得想些法子挣点银钱。

可是做什么呢?

深受多年的闺训教导,徐笙是不愿出去抛头露面的,若是让人帮忙卖的话,那她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这一手绣活儿了。

打定主意后,徐笙倒是不着急让季四郎将东西送去姜家,对着季家人道过几日正好有些事要去县里办,刚好随着姜家一起去看望下三郎,也许那时三郎已经通过入学试,正好还可以帮着他安置下去。

徐笙说的令季家人十分心动,姜家是姻亲,跟着他们一块儿去倒没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只是——

“笙娘,去县上就算是坐牛车也得要六七个时辰呢!你身子吃得消吗?不若让四郎去。”

“就是嫂嫂,让我去吧,我身子壮,能遭得住......”

让季四郎去她还怎么去谈生意?

徐笙当下否定:“你个半大小子能懂得啥?说不得还得让你三哥照顾你,而且女人家是要细心些,不去看看你三哥如何,我也放心不下。”

徐笙劝服了季家人,事情就这样定下。

然后还是叫四郎去姜家送出个口信后,徐笙就安心养着伤,准备后头跟着姜家出远门。

徐笙二舅舅,也就是姜家老二,年轻时跟家里赌气跑去从军,消失近十载后,拖着副伤残的身子回到村里,他是在战场为救某位将军丢了一条腿,朝廷给他发下五两安置费,就将他遣散回村,那位被他所救的将军过意不去,临行前私下又给他塞去五十两银。靠着这笔钱,姜老二在县里盘下一家杂货铺子,做起生意来。

他未成婚,自然也没有儿子。姜老大不忍心弟弟孤苦后半生,就时常叫着姜大郎去陪着,姜大郎也就跟在姜老二身边做活,如今已是半接手过那杂货铺子,牛车也是为了运货方便购置的,农忙时还能驾回村帮忙犁地,可谓实用之极。年后铺子要开业,姜大郎也要去镇上,正好就能捎带着徐笙一块儿。